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第一部词典

第一部词典

首先要纠正的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不是《尔雅》,而是《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尔雅》是辞书之祖,收集的是古代汉语词汇,而不是汉字。我们今天经常使用的词典,还有《辞源》,与此都是一路的。

《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是东汉时期的人,汝南召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堰城县人。

许慎的《说文解字》,至少有以下三件开创性的功德。

第一件,第一次把中国的汉字集中起来了,保存下来了,并且每一字都从本义上和造字的角度做了解构和注音。

《说文解字》全书所收单字9000多个,另外还有1000余个“重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异体字。可见,说文解字所收的汉字,已经与我们常用的《新华字典》相当了。

第二件,创制了偏旁部首,创造了检字法,就是把他所收集到的那些汉字,按照540个部首,进行了科学地系统地排列,以供人们按部首去查找汉字。

我们今天查字典辞书使用的偏旁部首,就是在许慎划分的540部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归并和划分的结果。

第三件,系统地提出了汉字造字法的六书理论,并且对所收的单字都一一做了六书标注。《说文解字》中所收的所有汉字,都属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6种造字法中的一种。当然啦,也有人提出假借和转注属于用字法。但是我认为,这两种用字的方法,也产生了造字的作用,因此,假借、转注也可以看作造字之法。

许慎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字学家,对文字研究的开创性和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历来都没有给予足够的评价。这是我们需要向这位伟大的文字学家致歉的。

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作者:许慎,东汉汝南召陵人(现河南郾城县人),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音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本文为头条号:第三只眼看历史所作,严禁转载)

《尔雅》。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书,也是最早的一本词典,位列儒家“十三经”,内容很丰富,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关于“尔雅”二字的解释,据刘熙《释名》载:“《尔雅》,尔,昵也,昵,近也;雅,义也,义,正也。五方之言不同,皆以近正为主也。”《经学通志》也载:“《尔雅》者,尔近;雅正也。正者,虞、夏、商、周建都之地之正言也。近正者,各国近于王都之正言也。”可见,“雅言”或“正言”,一般相当于如今我们的“标准语”,或“普通话”。

关于《尔雅》的作者,说法有很多种。第一种相传是周公最先作《尔雅》一篇,汉魏时期流传的《尔雅》三篇,是孔子在周公的基础上增加的;第二种说法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增加的,也有很多说法是其他人所增的。不管是谁增加的,以上两种说法都将该书的作者看成是周公。其实,到底是不是周公所作《尔雅》,今已难以考证了。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所提到:“大抵小学家缀辑旧文,递相增益,周公、孔子皆依托之辞”,该书载相当长的时间,经过历代文人的增补,成书于汉代,至于周公、孔子,应该是借名的。

汉代时期,《尔雅》分三卷,二十篇,至今遗存的是晋郭璞的注本,十九篇,序篇散失。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释诂》、《释言》、《释训》三篇为一类,诠释普通语词,包括上古汉语中的动词、形容词、名词,及虚词(少量)等。《释诂》是将很多同义词汇聚一起,同一个比较平常的说法加以解说、诠释。如:“豫、宁、缓、康、柔,安也。”等。《释言》是一对一地诠释单音词。如:“启,跪也”,“弥,终也”等。《释训》是诠释叠音词,如:“悠悠、洋洋,思也”;“肃肃、翼翼,恭也”等。尽管如此,三篇之间在内容上是有交叉的,没有严格的区分。如《释诂》里有很少的叠音词、非同义词;《释言》里也有少数同义词,只是它们基本均为两个一组,和《释诂》里一般五六个、十几个,乃至于几十个一组的,还是有所区别的;《释训》里也出现少量单音词、词组和句子。难怪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里说:“《尔雅》析‘故’、‘训’、‘言’为三,三而实一也。”

而从《释亲》以下十六篇为第二类。这一类都是诠释各种专科词语,包括天文、地理、动物、植物、器物等相关的名词、术语。实际上,十六篇是无法囊括所有的名词和术语的,就采取连类而及之法,将那些没有包括进十六篇里的名词和术语放在与之相关的篇目中去。如祭祀、田猎和族旗等,就是加进《释天》里进行诠释的。

《尔雅》不但是一部词典,还是秦汉时期完善的百科全书,实用性与趣味性并举。

《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条理、有系统、有例证的说形、释义、辨音的字典。

该书作者为东汉人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河南郾城)人,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他经过二十一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编写成《说文解字》,成为汉字学的开山之作。后世学者在阐释经书时,基本均要引用《说文解字》。唐朝甚至规定《说文解字》为科举考试必考科目。当然,该书在流传过程中,也经过历朝历代文人学者进行增添修改。北宋初年,徐铉奉诏校定《说文解字》,对原书进行重新的整理和修订,传本至今。

该书是对截止当时为止所有汉字的本原加以阐释,原书十四篇、叙目一篇,主要以小篆为研究对象,兼收古文、籀文等异体。收录9353字,又古文、籀文等异体重文1163字,解说133441字。

该书的成就,除了其收录之功,还在于它的开创性。首先,从汉字的基本构造出发,创造540部首,将所收9353个单字分别归属这些部首,使部首和部首、字和字之间意义相连,使得原本杂乱无章的汉文字,形成有序的系统。

其次,从造字法的角度,总结和发展了战国以来流行的分析文字的理论,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之说。

再次,围绕汉字的形、音、义,由形而义,由音而义,对每字进行深入分析,穷究溯源

《方言》。该书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据《华阳国志》载,周代、秦代统治者都于秋收之后,派出很多人乘车到全国各地去,寻访辑录当地的童谣民歌,以此来了解各地的民情。輶轩,就是使者所乘的车子,故采风使者又被称为輶轩使者。扬雄可能就是在这些寻访者收集整理的资料基础上,编撰《方言》的。这是一部方言词典,仿造《尔雅》体例编撰,辑录汉代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的语言,今本《方言》共计十三卷。

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也有写成杨熊,西汉蜀郡成都郫县友爱镇人,官吏、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他曾筛选当时通行的文字编撰《训纂篇》,並仿《易经》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

据说汉代大儒刘歆,阅读扬雄所作之《太玄》《法言》,与扬雄开玩笑道:“你真是自讨苦吃,现在有成就的学者尚难以通晓《易经》,何况是你写的《太玄》?只怕你的书只能被拿来盖酱坛。”可见扬雄真的博学强识。

阅历有限,这个真不知道,可问元芳!

中国最早的字典应是十三经中的《尔雅》,尔雅成书于汉代,作者不祥,有人认为班固所著,尔雅用来帮助训释儒家经籍,识别鸟兽草木之名。现今的尔雅有十卷,第一,二卷为释诂,第三卷为释言,第四卷为释训,释亲,第五卷为释宫,释器,释乐。第六卷为释天。第七卷为释地,释丘,释山,释水,第八卷为释草。第九卷释木,虫,鱼。第十卷识鸟,兽,畜。一般认为尔为近,雅为正,意为可近而取正。在编排上,尔雅把字意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一起注释,便于记忆和查找。尔雅是古时一部非实用的工具书。

难道不是《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许慎,最近刚好想了解中国的文字,才对这本字典有所了解,这是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汉语字典,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来源,原文以小篆书写,同时收录了不少异体字,对想了解古文字的人来说,是必读的科目。

《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条理、有系统、有例证的说形、释义、辨音的字典。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只要在手机上安装APP就可以使用了,新编学生字典就是这么方便、好用。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中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中文字典.汉朝许慎编著。原作写於100年到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者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原文以小篆书写,逐字解释字体来源.许慎写完之后,献给汉安帝。全书共分540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说文解字》的书名许慎这样解释: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结实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列是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排列的。《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清朝的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历代对于《说文解字》都有许多学者研究。清朝时研究最为兴盛,尤以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更具价值,此四人也被称为说文四大家。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尔雅》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或作“迩”是“接近”、“走近”的意思;“雅”字从牙从隹,“牙”指前排上下齿,用于咬文嚼字;“隹”原指尖嘴鸟,在此表示“锥形”;“牙”与“隹”联合起来表示“锥形牙”,即“犬齿”。古人视犬齿为“基准牙”,故“雅”有“基准”、“标准”的意思,通“正”。“雅言”是古代的官方语言, 即标准语、规范语。“尔雅”就是“使人们的语言接近标准”之意。《尔雅》是后代考证古代词语的一部著作。

应该是《康熙字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