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客机的驾驶舱如果在高空巡航状态下玻璃脱落,会对飞机和乘客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在一万米的高空上,空中的温度会比地面上温度低很多,气压可能只有正常标准气压的十分之三而已,含氧量更是极低的,正常人在海拔三千多米不到四千米的高峰上就已经无法正常呼吸了,更加是不用说是近万米以上的高空中的含氧量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象过,要是在万米高空中,高速行驶中飞机的驾驶室的玻璃刹那间爆裂碎开,是一种怎样紧急危险的状况,在历史上英国曾有过此类事件 维修人员用来固定的螺栓用小了一号的,导致驾驶舱的玻璃脱落,机长上半身全部被吸出窗外,乘务长拼命拉住机长的双腿一直坚持到飞机安全落地 但最后机长还是不幸去世了。
民航客机的驾驶舱玻璃一般通常是,有三层特殊材质的玻璃,每层玻璃之间还会夹层。三层玻璃的材料都是用丙烯酸纤维制成的,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除剧烈撞击等情况,一般不会破裂发生危险状况的。来说一下玻璃脱落高空失去压力的危险,如果飞机是大概是在一万四千米左右的高度的话 如果失去客舱压力 人在15秒之内会失去知觉。
所以说失去压力不只是只有 冷 那么简单的事情。 高空中的温度是零下四五十度 的温度,确实非常的冷 但是真正危险的并不是只有冷还有就是失去压力和极度缺氧,如果驾驶舱玻璃破裂,驾驶人员若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戴上氧气面罩,不进行及时进行供氧的话,人只可能有短暂的几秒或者几十秒的清醒,脑缺氧就会使人陷入昏迷。若驾驶室机舱内人员陷入昏迷,那么整个飞机就会失去控制,那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民航客机如果在八千到一万的高度,高空行驶中,驾驶舱内遭到撞击或者出现驾驶室玻璃出现破裂脱落的危险情况,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操作,所有乘客和乘务人员必须第一时间戴上氧气面罩,驾驶人员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将飞机降速,下降到相对比较低的飞行高度,同时通过人工控制将机舱的压力差减至最小,会相对减少驾驶室内的玻璃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做提前的一个安全措施。
首先,现代所有的喷气式民航客机,其实在高空中都相当于一个罐头,这个罐头是加压的,并且不能有任何跑气或漏气,专业的说法应该叫做气密客舱。大家应该都知道,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压力会不断的减小。如果不采用气密客舱,飞行员和乘客都是无法维持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还会产生并同高原反应相似的生理不适。
如果飞机在飞行中出现了窗户破损,客舱就会产生失压现象。由于里面压强高,外面压强低。如果飞机窗户出现破裂,瞬间施压,里面的东西一定就会被吸出去。所以大家在乘坐飞机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系好安全带。这次的川航事件中,副驾驶就是由于系好系留带才不至于整个身子都被吸出去。
还有失去压力后。爆炸性减压对人的耳膜会造成很大的伤害,飞行员的耳朵会向外鼓。相信很多人坐飞机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说话根本就听不见。
再来,大家应该都知道,越到高空,空气就越稀薄。如果驾驶舱的玻璃破裂后,飞行员不迅速带好氧气面罩,就有可能很快窒息,逐渐失去意识。到时候无人操控飞机,乘客们也只能等死了。
还有一点,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6度。而一般客舱飞机的飞行高度都在海拔8000—9000米左右,这时候如果驾驶舱的玻璃破裂。那么气温将会骤降到零下20度左右。而且飞行员驾驶时一般都穿着短袖。时间一长,飞行员就有可能会出现被冻得手脚麻木,无法操作飞机的局面。
有个新闻就是驾驶员身体都跑出去了,差点死,不过有惊无险
如果客机是在高空飞行时,玻璃脱落,驾驶者是无法控制飞机的,那就惨了,可能导致机毁......。但愿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强风,低温,失压,缺氧,整架飞机急速下坠……今年5月,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的机长刘传健和他的同事们以出色的技术让客机安全迫降,他们后来获得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
据央视新闻,当时乘坐川航的乘客表示,
“突然间灯一黑,空姐和手推车飞到半空中,然后又跌落下来。听到砰的一声,飞机急速下降,所有的指示灯都熄灭了。每一排掉了氧气面罩下来。”
似曾相识的一幕又在昨天(11月4日)发生了。当天下午,一架由俄罗斯新西伯利亚飞往三亚的Y7515航班,因驾驶舱挡风玻璃破裂迫降,在空中盘旋数小时以后,终于成功降落。
客机安全迫降 无人员伤亡
当地时间4日下午,驾驶舱挡风玻璃出现裂缝的俄罗斯北方之星航空公司Y7515航班(机上载有166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已成功迫降西伯利亚地区克拉斯诺雅茨克机场,所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
这架俄罗斯北方之星航空公司(NordStar Flight )的飞机当日早些时候从新西伯利亚市起飞,原定飞往中国三亚。
起飞后,机上一指标发出“技术问题”信号,机组人员注意到驾驶舱挡风玻璃上有裂缝,随即决定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机场紧急降落。
报道称,这架飞机最终于当地时间4日下午5点24分安全着陆,此前已在机场上空绕行了数小时以便倾倒燃料。 降落时,消防车和救护车已在现场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