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郑州金街街头有一个摆摊客火了,一名女子将自己打扮成孟婆的模样,将摊位装扮成奈何桥,就连喝汤的碗都是“原滋原味”,再免费赠送孟婆汤。这一举动为“孟婆”吸引了不少眼球,郑州二七万达金街一景每天晚上可谓是人山人海,大家来这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亲自看“孟婆”熬汤,并且品尝一口。
什么是地摊经济?有很多人疑惑了,为什么她免费送汤就火了,成“网红”了。是不是我也可以支起个小摊免费送点啥也可以火一把?有人摆地摊不赚钱不是因为地摊经济不靠谱,是压根就不懂得什么是地摊经济。摆地摊和地摊经济根本就是两码事。为什么“孟婆汤”可以火起来?因为人家送的是汤,销售的是创意。她的盈利途径并不在地摊上,所以地摊经济压根就不是摆地摊。实体店现在都纷纷倒闭,摆地摊想从中获利不想出点创意,可能吗?全民摆地摊,消费者从哪里来?全民摆地摊你如何从众多的地摊客中脱颖而出?现在哪一个游乐场的门口,没有几家甚至十几家摆摊卖玩具的?所以要发展地摊经济就得有创意,虽然是线下,但如果无法跟线上取得关联,那还是只能是摆地摊,这种摆法,除了偶尔吆喝两声,跟守株待兔其实没什么区别,区别只是在于你能寻找一个“兔子”出现几率比较高的地方而已。
销售创意孟婆之所以能火,存在必然性。首先,全民摆摊的普及为“孟婆汤”打开了一扇门,这扇门对所有人打开,如果想从万千摆摊客中脱颖而出,成为网红,就需要自己来打开那扇窗。在街上或者网上每看到一个网红火了,都会有这样一种声音,“我当时想到了,就是没敢做。”没错,你不敢做,人家敢做。他敢把大家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来,恭喜这扇窗就已经打开了。这是某些网红、吃播、行为艺术能火的根本原因,别人敢想不敢做,他敢想敢做,甚至压根就不是他想的,但是他敢做。“孟婆汤”能火起来,就是敢想敢做,除了敢想敢做,卖什么汤不重要,重要的是“孟婆汤”,谁会在意这汤好不好喝。很多人喝碗汤只是为了一个“爆款的朋友圈”,而人家卖“孟婆汤”的则是“全网爆款”,这就是有些人啃了个螃蟹腿还在沾沾自喜,其实已经有人啃完了一整只螃蟹。而卖孟婆汤“直播”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送汤的成本,摆的是摊,送的是“汤”,销售的是创意。至于为什么大家都爱跟风,简单说就是大家为其创意付费、为其表演付费、为其敢做而自己不敢做而付费。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好多人都打着“卖创意”的噱头赚钱的原因,这年头创意在某些人的运作下真的很值钱。
什么样的思路容易火?既然聊到这个份上了,那就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吧,也欢迎各路大神补充。先说我心目中的地摊经济,地摊经济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人无我有的创意,且不易被复制的。就像孟婆的隔壁再出一个摊,牛头马面卖牛肉,就很难再火起来,还会被人说是“东施效颦”。选秀节目第一批火的人,很多靠卖惨,自己有多不容易,从而博取同情,成功了。赵本山的小品中,也讽刺了这一点,有一年上春晚的一个小品,还带火了一个徒弟,大家应该都知道,就不打广告了。后来,这种模式不吃香了,为啥?见得太多了,继续卖惨博不到同情了,那就必须换思路。没多久,又涌现出一批草根明星,有些是真草根,有些是通过包装的假草根。不得不佩服这些人的脑洞,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没有受过系统学习的农村娃,在音乐上既然能达到如此造诣,值得观众点个赞。可是当更多的草根艺人走上舞台,这件事就不新鲜了,不博眼球了,让人感觉有炒现饭的感觉。
跟风永远存在风险,而且时效性不好控制。所以,想火起来,想创造价值,还是先想创意吧,实体店都想办法出各种活动、促销打折、摆地摊不想点招咋生存。一定要来点不一样的,别人想做不敢做的就是创意,谁先运用起来付诸实施,谁就离成功更进一步。当然,我觉得摆地摊很好,但要考虑好初衷是什么,全职、兼职还是生活的调剂,出发点不一样,对收获的期待也是不一样的。再就是既然决定摆地摊同样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一定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