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清华博士退学引争论

清华博士退学引争论

9月26日,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王垠在网上贴出了退学申请。继北大研究生出走和上海博士生跳楼之后,在网络和社会上掀起了新一轮轩然大波。让我们走进王垠退学事件,看看研究生培养制度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26日首次发文《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

26日晚,在清华大学“水木社区”网站上,这篇日期标明为9月22日的“万言书”仅回帖数量就达520多个。这封书信名为“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

这份“万言书”最突出的质疑集中在学校对论文的要求上,王垠说,学校有规定,博士生必须发4篇论文才能毕业。他认为,这些是对文章的篇数作要求,而对质量没有判断。并发问“学校没有能力评价学生的水平,就拿文章数来衡量,这样的毕业标准造就的是怎样的学生,怎样的实验室呢”?

王垠在信中写道,自己已经厌烦了国内所谓的“学术”,准备放弃清华的博士学位,出国找个好老师,进行真正的研究。文中说,9月22日下午3点,他与导师和副导师再次重申了退学的想法和准备10月份考托福的打算,导师对此予以劝阻。

文章观点:“有了论文就有了钱”,创造力正在消失

王垠是清华大学在读的硕博连读学生,计算机专业,已经攻读了4年,还有一年就博士毕业。在清华学习期间,他以《完全用Linux工作》而小有名气。

在退学申请中,王垠认为,博士教育就是“paper(论文)、论文,paper还是paper”,而他的成就是“我的自我培养”。

信中还披露,“清华博士生必须发4篇paper才能毕业,其中必须有一篇是SCI索引,或者两篇EI索引”。他并非不能写paper,他也有SCI文章,但他认为那些发表的文章并非是自己感兴趣的,也没多少价值,甚至是垃圾。

王垠说:“即使导师知道你的论文没什么价值,也会叫你发表。我发现paper数量的背后,是某些人的如意算盘。想一想是怎么回事吧。国家看什么来拨款研究?看paper。看什么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水平,也是paper。国家没有能力评价你的能力,当然只有看你有多少paper。所以有了paper就有了钱。”

他认为,博士是为了论文,而不是真正地做科学研究,自己的创造力正在逐渐消失,自己已经浪费了4年的时间。

27日再次发文《我写本文的目的》

26日晚,王垠的个人网页又新增一段内容。这段长2000多字的、题为“我写本文的目的”的文字谈到了自己决定退学的经历。“我不是一个中国教育操作系统下优良的程序,我在系统里运行了将近20年,快到最后的时候才喧闹地退出”,王垠在文中说,自己也想尽力改造环境,结果经过多次努力无效,“自认能力不够,终于放弃了”,一年前他就曾有退学的念头,并写信给他心目中的学术大师,后来无果。现在,他决定先换一个环境,到一个真正搞研究的地方去体会,去学习。最后他还写到,并不后悔进入川大,不后悔来到清华,珍惜一切的历史。王垠的导师洪教授和同实验室的同学证实:这是王垠前晚新添的文字。

阅读:

《新京报》:清华一博士生写公开信申请退学

《东方早报》:清华博士退学斥现行制度扼杀创造力

《新京报》:清华计算机系会商博士生王垠退学

提出退学不是第一次

与王垠及其老师相熟的清华大学微电子所贺教授说,王垠在学业进行过程中,曾有数次反复和放弃。

贺教授说,王垠曾在文中提到,喜欢计算几何,很能认同该科目的老师,他的导师洪教授为此还专门请该老师来给王垠辅导,结果没过几天,王垠就放弃了,后来选择了“数据挖掘”,最后也放弃了,此次提出退学至少应该是第3次了。〈〈〈

导师:未适应清华博士培养模式

王垠的导师洪教授称,王垠目前已经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了两篇论文,质量还不错。

洪教授评价说,王垠的科研能力还是可以的,如果能专心致志做下去,是会有所成就的,只是在考虑问题方面还不是太成熟,有些说法有点偏激。

洪教授认为,学校对博士生的培养,包括对论文数量的要求是应该的。他说,每所大学,包括国外的大学,都会对研究生的论文成果作出要求,衡量研究成果多少,科研水平高低,总有量的体现,只不过多少不同罢了,清华要求博士4篇论文也不算高,据他了解,现在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的论文量在七八篇左右,4篇并不算多。

“论文的要求不是死的。”洪教授说,要求数量,并不是不要求质量,如果论文的质量非常高,或者科研成果显著,获得大奖,论文数量不足4篇也能毕业。

洪教授说,他目前还不知道王垠执意要退学的根本原因,他个人觉得可能是因为王垠对清华的博士培养环境和模式还不是很适应,希望有自我培养空间、希望出国学习也都可以理解。洪表示,据他的了解,王垠无意把退学的事情闹大,作为老师,他觉得“不管王垠最后做何选择,都希望他能成才,有所成就”。〈〈〈

清华同学回应王垠观点

◇王垠:对清华研究完全失望

◆清华同学回应:我想我们教研组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氛围,在国内应当能够算上领先之列,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是来自于973/863/自然科学基金/985或者跟国外大公司的实验室的横向合作课题,所以我想不存在很多人误解的,认为我们是一个逼着学生干活赚学生血汗钱的教研组。

◇王垠:导师招学生为了财源

◆清华同学回应:我觉得就退学这件事情来说,应该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个人行为。为什么要把导师和副导师说得如此不堪,老板的口碑,无论是学术还是人品,在系里面肯定是最好的。

对于博士生,老板是希望大家把心思放在研究上的,这恐怕更多是沟通上面的问题。我觉得某些时候,小垠真的很天真,所以把一些他认为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都看作是对他的极大束缚。

◇王垠:必须发多少论文才能毕业

◆清华同学回应:去年,他还一篇论文没有,导师催着他他还无动于衷。后来闹得不高兴了,他说要退学。于是老板请我们的党委书记来跟他谈谈,做做工作。结果还是谈不拢。

需要说明的是,在教研组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觉得老板是在逼着你发论文。举个例子,我当初为了硕士出国,两年研究生紧赶慢赶发了十多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后来觉得这样发一些中档次的文章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和写作水平没有任何帮助,之后两年,几乎没有一篇论文,结果老板没有说过什么,照样支持我做我的那几块东西。小垠自我考虑太多。〈〈〈

折射制度问题

王垠的困惑,反映出今天博士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根据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先生的统计,今年春天,中国在学博士生已达14.35万,培养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在美国大学中,每年博士学位授予数量超过700人的,只有2所,超过600人的也不过6所,但是中国已有多所高校博士生招生人数超过1000人,最多甚至达到了1400人。

数量上的优势,并不等同于质量上的优势。博士生培养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个能够独立从事研究和创新的学术人才,而不是一个只知道机械性重复实验过程的“机器”。但是,为了培养一名出色的博士生,不但要给他一定的学习任务,还要给他一个宽松的研究环境,以及一个完善的人格培养土壤。可是,这种培养环境,在我们这里却竟然常常成为稀缺资源。

在今天的中国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与理想目的相去甚远的弊端。一方面,今天的博士生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但要完成自己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还要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甚至承担与自己的研究并不相关的诸多导师自己的课题。这些课题有些来自国家科研部门,另一些则来自财源广阔的公司企业。

坦率地说,责任不全在王垠们的导师身上。因为在今天经济驱动力和学术功利主义的双重压迫下,摆在导师们面前的选项其实不太多,有时候他们也是极为无奈的。因为他们也不得不为了科研经费或者是论文发表数量,而四处奔忙。〈〈〈

曾经有人做过统计,把全国的学术刊物都拿来发表研究生的论文,也不能保证人人都发表一篇,能被SCI或EI采用的就更是难上加难,然而这样的毕业标准依然没有改变。而且,随着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导师们为完成科研和经济指标,研究生成了导师的“小工”,或者导师无暇指导研究生而只好“放羊”。由此导致学生对导师和教育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

在强大的教育制度面前选择退学来表达不满也许是弱者的无奈,但弱者的悲剧同样是作为强者的教育的悲剧,因为教育是应该让人充满希望和快乐的过程,没有希望和快乐的教育必然预示着悲剧的结果。

当然,再多的个人悲剧也不能说明教育就是一出彻底的悲剧,因为毕竟还有很多的学子们在沐浴着教育的希望和快乐。然而,当我们反复听到或看到学子们因不满教育而退学的消息,心底自然会生出一种本能的怀疑: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我们能从教育里获得多少希望和快乐?〈〈〈

个人存在问题

其实,任何一种教育体制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万能的,自学和社会实践中的教育同样重要。即便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学位,也只是为一个人的教育和能力提供一个参考,而不是处处管用的包票。真正的科研和工作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士学习也只是一场长达数年的能力演练,博士论文是由专家指导、最终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从事学术研究的入场券。

把博士学习和对导师的要求理想化,用过度苛刻的标准看待论文发表和质量,同样会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王垠在专业领域内做出过一些崭露头角的工作,这有可能成为他将来在科研上发展的良好基础。但如果因此而把国内外同行包括导师们的绝大部分工作都看得一钱不值,不屑一顾,那就属于狂妄自大。即便是国外的导师们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也需要靠论文挣得科研经费和基金,让研究生给自己打工,一起联名发表论文。只是制度上的约束和监督使得导师们不至于随意干涉研究生的发明权、发表权和自由选择权。

从王垠个人自述来看,其个性也许并不善于与人沟通妥协,有点恃才傲物。这也许是造成他最终选择退学的因素之一。当然,就他目前的能力而言,没有清华博士学位也不会成为找到较好工作、发挥自身才能的障碍。但无论如何,他都需要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情商,学会团队合作,如实肯定他人的贡献,接受正常的学术批评,听得进不同意见。而这些恰恰是今天的青年才俊们常常缺乏的素质。〈〈〈

评论阅读:

王垠为什么想做清华园的匆匆过客

清华博士退学折射教育之悲

理性认识清华博士生退学事件

相熟同学:感觉王垠不成熟

这位与王垠认识4年的学生说,王垠是个很肯吃苦钻研的人,从他进入清华开始,就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希望自己踏踏实实搞研究,能做出点东西来。5天以前,他从同学口中得知道王垠要退学的事情后,感觉非常吃惊。

“平时也听他发牢骚,但没想过他真要退学。”该同学说,根据王垠目前的状况和水平,如果不选择退学,他如期毕业没有问题。但是周围不少人只关心论文,探究发表论文的技巧和诀窍,王垠很难适应。

这位同学举例说,一次学校的布告栏上张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演讲通知,在对该诺贝尔奖得主的介绍中,仅仅提到四十篇SCA论文。王垠对朋友说,他感到很滑稽,衡量一个人的水平难道只能看他发表多少篇论文吗?

王垠同实验室的一名同学说,王垠很少到实验室,和大家交流都不多,他认为王垠这样决定一定有自身原因,“但如果我和他相熟,我一定会劝他、开导他,感觉他不是很成熟。”〈〈〈

网络讨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清华大学水木站点上关于王垠申请退学的讨论成了热门话题,有学生表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称“王同学的做法是一种精神上的跳楼”,也有学生建议,王垠应该沉下来做点事,不应该眼高手低。

一名同学对王垠的这种做法表示赞扬,说王垠做了很多清华学生想做而没有勇气做的事情。一名网友说,学校和老师应该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应该一味追求文章数,急功近利。

有网友说,王垠有些太过于理想化,对供自己上学的父母和培养自己的学校不负责任。有网友建议王垠,不要老想着成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一网友说,王垠退学是他自己的选择,功过是非且不论,但是他的行为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改进中国的科研和培养体制。

清华计算机系一名王姓研究生说,在清华读硕士博士,因为实验室和导师的不同会有一些差别,但决不至于让一个学生到了退学的地步。通过阅读王垠发表的退学申请,他感觉王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是有些极端。其一,学术界有一定的规则,搞科研就要遵循这些规则,显然王垠做不到。其二,做科研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积累,想一下子取得巨大的发现是不太可能的,也许有人真的成功了,他也是站在整个领域的研究的基础上的。〈〈〈

现场调查:半数学生反对王垠退学

昨天,记者在清华大学研究生宿舍附近进行了随机调查。对于王垠选择退学,有30%的学生赞成;50%的学生反对;20%认为无所谓。

10名被访者中有三人赞同王垠的退学决定。一名持赞同意见的同学认为,是现行一些制度存在问题,比如对论文数量的要求才导致王垠做出退学的决定。

5名被访者不赞同王垠这一做法,他们多对此表示惋惜。一名电机系研究生分析说,从王垠发表的照片和文字来看,他是一个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和沟通的人,又没有找到排解压力和苦闷的方法。〈〈〈

学生从博士乞丐、北大研究生出走、中科院博士生跳楼,到现在的要退学的清华博士。教师方面先有陈丹青出走,后有贺卫方罢招。社会不禁疑惑,怎么负面新闻总是找上研究生群体。

与本科生扩招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研究生培养制度也正经历着扩招以及一系列改革带来的问题。既然问题存在,就应该正视并且解决。且研究生培养是比本科生培养更加重要的阶段,能读到研究生的人不多,而这些人都是要成为各个学科栋梁的人。

面对短短时间内出现的这么多与研究生有关的事件,不是一句“个人行为”就可以解释的。高校本科生阶段的改革已经出现问题重重,研究生阶段改革应引以为戒,不能用掩耳盗铃的态度顺其自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事,耽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