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里含有大量看不见的水蒸气。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到高空后变冷,水蒸气就变成了小水滴或小冰晶。水滴和冰晶反射着太阳光,就是我们看到的朵朵白云。如果气流上升速度比较缓慢,就会形成一抹一抹的长条状云彩;如果气流上升速度较快,我们就会看到浓密蓬松的云朵。
云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出现在大气层的不同高度,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把它们分别叫做:
1?卷云——呈羽毛状,位于最高层。
2?积云——像棉花一样蓬松的块状云,位于中层。
3?层云——大片大片的厚云,它们离地面的距离最近。
云按照高度分类通常可分为四大类型;
即高云、中云、低云和直展云,高云的云层高度在六千米以上,通常又分为卷云、卷层云、卷积云;中云云底高度在二千五百米至六千米之间,一般分为高层云和高积云;低云云底高度低于二千五百米,又分为层积云、层云和雨层云;直展云云底高度低于二千五百米,有积云和积雨之分。
积雨云: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如耸立高山,顶部开始冻结,轮廓模糊,有的有毛丝般纤维结构,底部十分阴暗,常有雨幡、碎雨云
天空中的云就像魔术师,形状变来变去,它每变一种类型,就代表一种特定的天气,俗语 说,“看云识天气”,意思是只要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的云,便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几天的 天气情况了。例如: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更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但是,如果云体好象细小的鱼鳞,则是卷积云,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近期会刮风或下雨的,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是说早晨东南方向有黑云遮日,预示有雨。因为早晨吹暖湿的东南风,温度较本地空气为高,形成上冷下热,水汽易上升成云,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对流上升,更促使云层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从而可能使天气变为不风即雨的情况。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黄云多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多降阵雨与冰雹。
“山戴帽,大雨到”
山戴帽是说气压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顶形成云层。至于是否会降雨,一般要视情况而定,如云逐渐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云逐渐抬升变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见到雾之后来了云,可能低气压要来临,是要下雨的兆头。反之,如云消雾起,表示低气压已过,晴朗天气即将来临。
“风三风三,一刮三天”
是说在春季如有北方强冷空气移来时,便要刮大风。大风过去,其后面还有小股冷空气断续移来,一般还要刮两三天。
“回头风,特别大”
风朝着一定方向前进时,如突然转变方向,说明有锋面过境,将有风暴来临。
“伏里东风不下雨”
伏里的东风或东南风,系来自海上暖湿气流,但若无冷气流将它抬升,一般不能成云致雨。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在天气久晴的情况下,虽有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如不经冷空气抬升,也不易降雨;若此时有西北来冷空气,暖湿空气受抬升,便容易成云致雨。如果在久雨的情况下,有西北风吹来,将把本地暖湿空气赶出去,因之天气就会很快转晴。
“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
风是流动着的大气,因此它涉及的范围广、面积大。雹是水汽凝冻成的冰晶体,经反复升降数次,冰晶体越来越厚,重量越来越大,上升气流不胜其重量,因而才降到地面。由于云中扰动强度是不均匀的,而且能形成冰雹的强扰动云层宽度也不大,一般只有三、五公里,有的甚至更窄,但其移动路径却可延伸较远,使雹区成一带状。因此一般有雹打一条线的说法。
看云识天气是个系统性的知识,具体你可以查阅气象学,或者去
看看,下面提供一点知识:
如何正确使用看云识天谚语
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就积累了“出门看天气”、“鸡鸣早看天”的丰富经验。所谓“看天”,也可以说主要是“看云”,或称为看云识天气。关于云与天气变化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在河南挖掘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东云自南,雨”的卜辞。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云图,共有132幅。每一幅云图上都有说明,解释当日、月或北斗附近有所给云图时,将知道未来有什么样天气出现。
由于云的种类和外型特征比较繁杂,下面我们就根据云的出现时间、方向和位置、动态、形状,颜色、透明度等特点来分析怎样正确使用看云识天谚语。
一、 按云的出现时间划分
一年中间,气候上总的规律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冷以及冬半年潮湿。一天当中,存在着白天温度高,夜间温度低的日变化。这些差异,在云天变化上都会有相应的反映。例如,浓黑的积雨云总是出现在夏天,而冬天的云较平稳。所以说“二三月,看巧(细小块)云” 、“五六月,看恶云”、“七八月,看桥(拱型)云”。
一般说来,本地产生的云,是白天受阳光照晒,地面上的水受热而蒸发,有水汽跑到天空而形成的。这样形成的云,往往在上午10时左右开始出现,到下午成长壮大,发展旺盛。而一到晚上,地面热量散失,生成云的条件不具备,于是云便慢慢消散。若是后半夜还有云,则是由有利于云生成的天气系统,例如低气压、锋面等就地产生或由外地移来的。谚语“一更上云二更开,三更不开雨就来”、“上夜起云下夜消,下夜起云不开交”等就是这个意思。
二、 按云的方向和位置划分
在有云出现的低层空气里,低层气温比高层气温高,出现在高层的云多为冰晶云,低空的云多为水汽云,因此,云必须又低又厚,才容易形成大雨降落。所以有“天低有雨天高旱”、“天矮要下雨,天高就会晴”等谚语。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上的中纬度地带,高空盛行西北风,云天变化常是自西往东影响的。有谚语“乌云在东,有雨不凶”、“乌云集西、大雨凄凄”,反映的正是这样的状况。但在夏天,南方暖湿空气势力很强,也就经常有云从东、东南、南方把雨带到本地,因而又有“东南疙瘩云,午后大雨淋”、“乌云在东,有雨更凶”、“南边起云头,雨阵最风流”、“东南云上来,上来没锅台”。当北方有冷空气快速南下时,常带来狂风暴雨,甚至造成雷电、冰雹天气。所以有“西北恶云长,雹子在后晌”、“北方黑云起,刮风下大雨”等谚语。
三、 按云的动态划分
在云已经形成后,云体随着空气继续上升,就有利于云体内的水珠和冰晶长大,所以有“云上升,下大雨”、“云向上,大水涨”的谚语。空气上升运动的情形十分复杂。通常,并不是大片地区的整层空气全部在上升,而是一处上升,四周的空气却在下降,形成上下对流的状态,即空气的对流运动。谚语“黑云乱翻花,雹块要到家”、“云乱翻,淋倒山”、“云碰云,雨淋淋”等,都是反映空气对流的。对流越强,越有利于降水产生。
四、 按云的形状划分
识别各种不同形状的云,对认识天气很有益。
层状云。主要是由大范围的、系统的气流上升运动,因绝热冷却而凝结形成的。常发生在低压的气流辐合区、沿锋面的缓慢滑生区以及迎风山坡。其中,以暖锋上的层状云最为典型。它们的分布、排列顺序和演变都比较有规律:一般是卷云、卷层云、透光高层云、蔽光高积云、雨层云、碎雨云。因此,见到卷云或卷层云出现时,便知道不久要下雨。谚语“马尾云,雨必临。”、“钩钩云,雨淋淋”等就是这个意思。
波状云。这是水平范围较广,云内乱流较强,云顶常有逆温层,,成层或散片排列,但云体起伏明显的云层。它是因空气的波动和乱流使水汽绝热冷却而形成的,常发生在稳定的层结中,例如,有逆温层和风切变时。有时在山的背风坡也会生成。因此,当这种云出现时往往预示未来天气少变。谚语“瓦块云,晒死人”、“天上起了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等就是这种情况。
积状云。这是水平范围较小,云内不稳定,孤立,分散,垂直发展的云块,又称对流云。它们是由空气的对流上升运动把水汽带到空中,绝热冷却凝结而形成的。不同阶段的积状云所预示的未来天气也是不同的。谚语“馒头云,晒干塘”、“宝塔云,雨淋淋”等就是这种情况。
特殊云。是指一些形状特殊的云,包括堡状云、絮状云、悬球状云、荚状云等,因它们的成因各不相同,故所预示的天气也不同。对于堡状云有:“早上云成堡午后雨就到”、“猴头、城堡当日出现,聚雷聚雨即时见”等谚语。对于絮状云有“棉絮云,雷雨临”等谚语。对于悬球状云有“悬球云,大雨淋”等谚语。对于荚状云有“天上荚豆云,地上晒煞人”等谚语。
五、 按云的颜色划分
由于云体内部有水滴、冰宵的不同结构,还因为各种云的薄厚、高低每每差别很大,太阳或月亮的光射到不同结构、不同薄厚、不同高低的云层里,便会映出不同的颜色来。
高空很冷,高云内全是小冰宵、小冰粒,受到太阳照射就反射出亮晶的光泽,使整个云体呈现银白色。中空的云大多是小冰粒和小水珠混合组成,受到太阳照射时常映出捎深的颜色。有的洁白,有的浅蓝,有的略带灰白色。低空的云,多由大小不一的水珠构成,阳光照进在这样的云里,不能完全透过,便映出较深的颜色。如灰白、浅灰、深灰、灰黑等色。云越厚,云色越阴暗.要是云内有大雨滴和冰雹块,更会辉映出一乎寻常的色彩来。例如金黄色、蛋黄色、发红、发黄等。谚语“黄云翻,冰雹天”、“天黄有雨,天黑有雨”、“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黑云片片起,狂风就要生”、“满天布黑云,鱼大吓死人”、“浓云发红,雹子不轻”等。就是用云的颜色来测天的。
当出现霞的时刻,天顶和对面天空的云常被霞光染成各种颜色。大致说来有较大的水珠和雨滴的低空云,常被染成红色;有小水珠和雪花的中空云,多被染为橙色,茶黄色或蛋黄色;那些内部全是小冰粒的高空云,通常不受霞光的影响,保持它们特有的银白色。这方面的谚语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
六、 按云的明暗划分
当乌云布满天空时,假若四际天边,尤其是西北方的云层发白发亮,表明那部分云里有大雨滴,它一旦移过来就要降雨,“亮一亮,下一丈”、“一光一暗,大水上坎”,就是这种情况的谚语。倘若并不是云体发白发亮,而是云层开裂露出了蓝天,则是天气转好之兆,“西北方漏天,明晨必晴天”、“西北露了脚,明天大胆割”就是这种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看云识天谚语和所有的气象谚语都要经过验证。有些谚语还带有片面性、局限性,甚至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等等。我们必须通过对它验证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可以使用。
云知识,又称知识云。知识云是由互动百科研发出来的全新百科知识展示产品。知识云通过领先的 知识云flash技术,将看似毫无关系的各种百科知识,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图片之间网状的联系,全面诠释出各种百科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
用户可以直接在图片上添加自认为与之相关的词条,也可以通过点击展示出来的图片,深度探寻各种知识之间所蕴藏的逻辑联系。知识云的上线,更加丰富百科知识的内涵,同时也有利于百科用户对自身所熟悉的知识进行纵向深入,也有利于更多的百科网友扩展知识的广度。
知识云的出现,将很好地改变传统百科网站在知识编辑和展示上通过分类、标签等方式“堆积”知识的弊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展示的方式,变用户寻找知识为选择知识,集实用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有效提升了用户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