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背叶的简介
二、白背叶的功效与作用
三、白背叶的市场信息1. 白背叶的价格
2. 白背叶的选购方法
3. 白背叶的保存方法
白背叶,中药名。又名:白背娘、白背桐、白朴树、白泡树、白面简、白鹤树、白匏仔、白背木、白面虎、白吊栗、野桐、白面戟、木梗天青地白、白毛树、野芙蓉、白林树、橡皮柴、谷皮柴、白桃叶、白面风。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的根或叶。
分布于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根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湿,收敛固脱之功效,常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子宫脱垂,脱肛,白带,妊娠水肿。叶具有消炎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中耳炎,疖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1、富含物质
含酚类、氨基酸、鞣质、糖类。
2、功效作用
清热,利湿,固脱,消瘀。
治肠炎,脱肛,淋浊,疝气,肝炎,脾肿,子宫下垂,产后风瘫,白带,赤眼,喉蛾,耳内流脓。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浸汁滴耳。
3、临床应用
3.1、《岭南草药志》:收涩固脱。
3.2、《广西药植名录》:祛风湿,治刀伤。
3.3、治淋浊:白背叶根五钱,茯神四钱,茯苓三钱。
煎水空腹服。
(《岭南草药志》)。
3.4、治子宫下垂:白背叶根十二两,米醋二斤,煎至半斤,夜间置于露天打露一宵,翌晨一次顿服,连服三剂,并卧床休息一星期,愈后炖黄头龟连服数天。
(《岭南草药志》)。
3.5、治眼雾,赤眼红热,怕光流泪:鲜野桐根一至二两(洗净,切碎),猪肝二至四两。水适量炖服。
(《闽南民间草药》)。
3.6、治双单喉蛾:白背叶根,蜂糖浸透,去渣,取汁液内服。
(《岭南草药志》)。
3.7、治中耳流脓:白背叶根研末,酒适量,浸出浓液滴耳内,并外搽。
(《岭南草药志》)。
3.8、治腰骨闪伤:鲜野桐根一两,洗净切碎,水、酒各半和猪赤肉二至四两炖服。
(《闽南民间草药》)。
3.9、治慢性肝炎,脾脏肿大,肠炎腹胃,脱肛,子宫下垂:白背叶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白背叶的价格约为0.5元/50克。
叶:本品皱缩,边缘多内卷,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圆卵形,长7-14cm,宽4-14cm,上表面绿色或黄绿色,下表面灰白色或白色,顶端渐尖,基部略呈心形或近平截,具2腺点,全缘或顶部微3裂,有钝齿,上表面无毛,下表面被星状毛;基出脉3条,叶脉于下表面隆起。
叶基具2斑状腺体。叶柄长5-15cm,质脆。气微香,味微苦、辛。
白背叶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