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青海社火的意思?

青海社火的意思?

民间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群众称“社火”。“社”的词义较广,中国古代是指土地神和供奉土地神的地方,也有祭祀的意思。

随着这种祭祀活动日盛,便有了固定的日期。这一天也叫“社”,如“春社”和“秋社”。社日祭祀的对象主要是天、地和祖先。古代祭祀有“礼乐”,传到民间便形成了以民间歌舞、戏曲进行娱神活动的习俗,如各地的庙会和社日的“社戏”。

汉代流行的“百戏”已经是包括民间歌舞、杂耍、小戏曲等的一种综合表演,和以后的“花会”、“社火”已很接近。到了宋代,根据当时的文人诗文札记中的描述,社火在民间已经盛行,如范成大在《石湖集》中注释“颠狂社舞呈”时注为“民间鼓乐谓之社火”。

青海社火的演出俗称“耍社火”,是年节人们祈求神灵护佑、风调雨顺、人畜两旺、向往幸福吉祥的精神寄托,也是春耕之前一次广泛的自娱自乐的群众文娱活动,被视为“庄园众人”的一件大事,自然形成了一套定规。专管“耍社火”的组织叫“火神会”,由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火神会”的成员叫“会头”,负责当年社火的组织、演练和演出活动。扮演社火中各种角色的演员俗称“身子”,他们所用衣饰、道具、粮油等都由庄内群众“许愿”捐献,以求消灾祈福。

在“火神会”统一筹划下,一切制作、演练准备就绪后,便选择吉日,一般是在正月初七过后。届时,人们集中到村庙化妆敬神,由“会头”率众行祷告、敬神等仪式,随后由“灯官”率社火队出庙到村内主要街巷巡行,谓之“出灯宫”。此后便可按约定日程进行表演。到外村演出叫“送社火”,约请外村社火队到本庄演出叫“接社火”。事先皆由“报子”联络通报。到时由“东家”组织群众摆设香案,准备烟酒、茶饭接待。

如此活动一直进行到元宵节。其间晚上点亮龙灯和各式花灯进行演出,叫“花灯社火”。一般过了正月十七,全队又在“会头”带领下回村庙敬神,并将各家祈愿和会期中各人“功德”祷告一番,以祈求神灵明察降福,然后“卸妆”(俗称“卸身子”)。这天由全村人家根据自愿各备一盘馍馍、菜或火锅,送到庙前广场,大家欢聚一次;同时议定下年“火神会”成员,当众报清收入开销,进行接交。至此一年一度的社火便算圆满结束。

青海社火中的节目分外场和内场两大类。内场是社火的主体,有民间歌舞(龙灯、狮子、旱船、春牛、竹马等)、情节舞(打瞎熊、刘海戏金蟾等)、哑剧(大头罗汉戏柳翠、张公背老婆等)、小演唱(八仙、老秧歌等)、杂耍(火流星、二鬼打架等)、小戏曲(张连卖布、钉缸等)以及龙鼓、太平鼓、高抬等40多种,按序随鼓乐进场轮换表演。有些群舞如高跷、顶碗灯、竹马子等还有一定的走场程式,叫走四门、双圆场、双龙摆尾、蛇抱蛋、卷白菜等。

外场则是活跃在内场周围的辅助部分,有些是传说中有特殊身份的人物,如灯官(一说是春官)、胖婆娘(春梦婆、喜婆)、哑巴(传说中化妆躲灾的楚庄王)等;还有许多喜剧性角色,如货郎子、卖膏药的、碗儿匠等。社火主要是为增添节日气氛,客观上还有联络、维持秩序、化募财物等作用。所以一旦社火队进村,顿时全村欢腾雀跃,男女老少齐集庄外场院。大多数人各有执事,既是参与者,又是观赏者。

社火既是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又是一年初始人们向往幸福吉祥的精神寄托。这既是社火不同于其他娱乐形式的特征,也是社火在群众中长期流传的主要动力。除去迷信成分外,社火亦保留了许多纯朴的民风和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