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吃卯粮
成语发音:yín chī mǎo liáng
成语释义: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就是我们总爷也是寅吃卯粮,先缺后空。”
成语示例:自从有了孩子后,~,生活更加困难了。
近义词:寅支卯粮、入不敷出
吃子孙饭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寅吃卯粮: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寅和卯是十二地支中记录时间的符号,在这里表示年份,寅是卯的上一年。
寅 yín :
1、地支的第三位,属虎
2、用于计时:寅时(夜三点至五点)。
3、敬:寅钱(恭敬地送)。寅畏(敬畏)。
吃 chī:
1、 把东西送进口中咽下,或依靠某种事物生活:吃饭。吃药。吃斋。 消灭(多用于军事、棋奕):吃掉敌人一个连。
2、吸:吃烟。 感受:吃惊。吃紧。吃一堑,长一智。 挨:吃官司。
3、 承受,支持:吃不消。 船身入水的深度:吃水深浅。
4、被:吃那厮砍了一刀。 说话结巴:口吃。
卯 mǎo
1、地支的第四位,属兔。
2、用于记时:卯时(早晨五点至七点)。卯正(早晨六点)。点卯。画卯。
3、器物接榫的地方凹入的部分:卯眼。卯榫。
4、期限:比卯(中国清代催征钱粮,分期追比)。
粮 liáng
1、可吃的谷类、豆类等:粮食。粮仓。粮荒。弹尽粮绝。
2、作为农业税的粮食:公粮。钱粮。
扩展资料:
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
天干地支的起源,据现有的资料,最早出现于我国三千多年前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上。主要用作历法纪日,已经十分成熟,商朝很多帝王的名字里也用某一天干,比如报丁、武丁、祖甲等等 。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即西方的格里高利历,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此历法并不比我们祖先使用的阴阳合历先进。
老百姓说的阴历, 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一直使用的阴阳合历。干支纪日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两项重大发明与独特创造。
我国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的专家学者们,利用史书记录的天象和出土的金文干支历谱,准确推断出 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令人在不可思议之余赞叹不已。
寅虎卯兔,就是说虎年把兔年的粮食都给吃了,就是今年把明年的钱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