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肿即水肿,导致小腿水肿的原因较多,可能是非疾病因素,主要包括体位性水肿、妊娠期、月经期、药物性水肿等,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如肾源性水肿、心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内分泌水肿、外伤、下肢静脉血栓、淋巴水肿,应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再结合临床症状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
一、 非疾病因素:
1、 体位性水肿:长时间站立、行走、半蹲等体位,容易导致腿部血液循环不佳,而出现小腿部位水肿,此时可以适当进行腿部活动或按摩帮助缓解;
2、 妊娠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导致水钠潴留,妊娠晚期子宫变大压迫静脉,各个器官代谢负荷增加,都会导致出现局部水肿,且按压有凹陷,无需特殊处理,在分娩后可自行消退;
3、 月经期:一般是由于激素水平升高而导致小腿水肿,随着月经期结束,小腿部位水肿的情况可消退;
4、 药物性水肿:如服用睾丸酮、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造成水、盐或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小腿浮肿,一般停药以后会慢慢好转,但不能随意停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
此外,处于高温作业的人群受到高温影响,皮肤血管扩张,体液渗透,在皮下组织积聚,会发生腿部水肿。
此外,体重增加、运动不足、饮水较多,也会出现此情况,纠正相应情况后症状会逐渐缓解。
二、 疾病因素:
1、 肾源性水肿:可见于各种类型的肾炎或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等,会影响肾脏正常功能,造成水钠潴留,从而形成肾性水肿,多发生在人体松弛部位,如颜面、眼睑、足踝、小腿等,严重时会累及全身。
可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并适当应用利尿剂控制水肿,常见药物包括氢氯噻嗪、托拉塞米等,还可使用卡托普利、氨氯地平等非特异性药物降低尿蛋白,或延缓疾病发展。
此外,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泼尼松等进行抗炎治疗;
2、 心源性水肿:常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由于心功能不全,不能有效射血和接收回流的血液,造成血液潴留在体循环中,由于重力作用,身体低垂部位潴留较严重,因此导致小腿部位浮肿,一般从下肢逐渐波及全身,呈对称性、凹陷性水肿,症状通常在夜间较严重,晨起消失或减轻。
此时需及时就医,遵医嘱通过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促进水钠排泄,同时可以应用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增强心脏功能;
3、 肝源性水肿:临床上常见于肝硬化、重症肝炎、肝癌等,肝脏是产生白蛋白的器官,肝功能障碍会造成体内渗透压降低以及循环障碍,可导致腿部水肿,一般还可能会有腹水。
此时需到医院明确具体原因,再针对性治疗,若出现肝硬化,可遵医嘱服用熊去氧胆酸等进行治疗,以及对症利尿消肿治疗,必要时需行肝移植手术,以改善症状;
4、 营养不良性水肿:可能是由于消耗性疾病、长时间营养缺乏、重度烧伤等造成低蛋白血症,皮下脂肪减少而造成组织松弛,加重水钠潴留,出现小腿部位浮肿。
此时应去除诱因并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以及改善电解质紊乱等;
5、 内分泌性水肿:常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性等疾病,由于激素分泌异常而造成组织间隙蛋白沉积,常表现为非凹陷性水肿。
通常在治疗上需积极治疗原发病,补充碘剂,或口服优甲乐等甲状腺药物;
6、 外伤:若小腿存在外伤史,也会造成肌肉、骨骼、软组织等损伤而导致局部浮肿。
此时应及时就医,可在外伤48小时内进行冷敷,48小时后再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或消除水肿状态,如果存在开放性创伤,一般需要清创消毒处理,并口服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
7、下肢静脉血栓:多发生在单侧小腿,由于静脉栓塞造成小腿血液回流受阻,出现血液淤积,导致小腿局部水肿,常伴有疼痛,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剧。
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肝素、达比加群等治疗,以及使用静脉溶血栓疗法,降低肺栓塞并发率,必要时需进行静脉血栓摘除术等;
8、淋巴水肿:可见于丝虫病或手术、感染等,会导致患者的淋巴液回流受阻,局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肤增厚而出现小腿局部浮肿,少数患者会发生皮肤裂开、溃疡等。
通常需遵医嘱短期内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必要时采取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此外,部分中年女性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小腿出现水肿的情况,伴有头昏、焦虑、失眠等神经衰弱的状况,一般症状会随着活动而慢慢减轻或消退。
因此小腿水肿的原因较多,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再进行处理,不能不重视或盲目用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