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儿童性传播疾病

儿童性传播疾病

儿童性传播疾病儿童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s)过去称性病(venerealdiseases,VD),我国曾于1964年消除。近20年来我国新发STDs有上升的趋势。

儿童由于与患性病的家人亲密接触,或在公共场所受污染,偶而也可发生STDs,例如:

1.淋病(gonorrhea):新生儿可引起化脓性结膜炎,可用环丙沙星滴眼液防治。

儿童患淋病主要有尿痛、尿频、发热;女孩外阴红肿,分泌物多,分泌物涂片可查到革兰阴性细胞内双球菌及培养阳性。

治疗儿童淋病用青霉素320万U/d,肌注,10d。耐药淋球菌(PPNG)者,采用头孢曲松0.25g肌注一次;或阿奇霉素口服(0.1g,,1/3,3d);或头孢克肟(Cefixime)5mg/(Kg.d)口服1d~2d。或大观霉素﹙奇霉素﹚,40mg/Kg,肌注一次。

2.梅毒(syphilis):父母梅毒可胎传小儿梅毒,有发热,全身皮疹,肝脾增大,口周放线纹,骨膜炎等。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TP-ELISA),TP-IgM,梅毒DNA阳性,荧光抗体吸附试验(FTA-ABS),或anti-Tp(ELISA),AYB,USR,RPR,TP-TRUST,TPHAtiter阳性可确诊。

可用苯星西林(benzathinepenicillin),60~120万U,肌注1次~2次。或普鲁卡因青霉素(procainpenicillin)80万U,肌注,1/d,10d。

或阿奇霉素口服(0.1g,3d)梅毒筛查的常用指标:梅毒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性,目前检验方法因抗原制备方法不同分两大类:

1、非螺旋体抗原试验,包括:(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这类试验的抗原分为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的混悬液,用来检测抗心磷脂抗体。

由于这些试验具有相同的标准化抗原,所以敏感性相似。

常用的有三种:

①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

②血清不加热的反应素玻片试验(USR);

③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可用作临床筛选,并可作定量,用于疗效观察。

2、螺旋体抗原试验,包括:

①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②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③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I)等。

这类试验特异性高,主要用于诊断试验。初筛试验中VDRL因操作麻烦在大多数医院没有开展,USR、RPR是在VDRL基础上经过改良后的实验方法,操作简单且可以肉眼判定结果,有同样的特异与敏感性,因而被广泛应用。确认试验中由于TPHA、TPPA操作简单且特异性、敏感性优于FTA-ABS而被广泛开展。一般来讲,排除假阳性原因,确认试验所作为抗-IgG螺旋体抗体,即使足够规范的治疗,结果仍可为阳性,因此不作为疗效观察、复发、再治疗的依据。假阳性假阴性都很“常见”因技术原因所限,两类梅毒血清学试验都存在生物学假阳性以及假阴性问题。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肝硬化、结肠癌、静脉吸毒、妊娠、糖尿病、风疹、丝虫病、结核病等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均可以导致假阳性。这类假阳性结果,通过倍比稀释后滴度都很低,一般在1:8以下,两类试验结合来看即可明确。由于试验敏感性、前带现象(血清梅毒螺旋体抗体浓度过高而抑制抗原抗体凝集)、梅毒感染时间长短等原因可以导致试验结果的假阴性,如:RPR在一期、三期梅毒阳性率分别为85%、80%。假阳性和假阴性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复检,一般情况下可以排除。如何看待检查结果我们在看梅毒化验的检验结果时,应该结合初筛试验、确认试验和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综合来分析。一般初筛试验RPR、USR试验阳性的患者,确认试验阴性则排除感染。确认试验TPI或TPHA阳性,而初筛试验阴性,则认为是假阳性或梅毒感染已愈(少数患者不治疗可自愈)。要求梅毒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随访2年,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非梅毒螺旋体试验,第2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结果持续阳性,滴度较低(1:8以下)不再上升,可认为是血清固定,临床已经治愈。如随访复查滴度上升,则认为是复发或再感染,需要到专科医生那里进行咨询或治疗。

3.非淋菌性尿道炎:阿奇霉素口服(0.1g-0.25g,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