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孩子从上幼儿园起就开始了长时间的学习生活,学写字、背诗、画画。
在这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不注重鼓励孩子享受学习的过程,将学习与快乐、成就感建立连接,而是将学习与痛苦、压迫建立连接,久而久之,由于长期学习的疲劳产生了厌学。
其次,孩子的生活方式单一,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孩子的心智得不到发展,孩子自身的兴趣得不到开发,因此,伴随学习出现的是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最后值得关注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习功利化、目标化。
应试教育只追求结果,对孩子的评判只有唯一的标准那就是学习成绩,这无形之间给了孩子一些压力。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家长首先是要调整自己的状态,不能因着急、恐慌而出极端的应对方式。其次,让孩子暂时放下学习,让身体和大脑彻底休息、恢复。在此期间,老师和家长可培养孩子的其他兴趣,彻底消除学习疲劳。
期间,可安排专人陪伴一起学习,带他学会享受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经常鼓励引导,让孩子将学习与快乐、自信产生连接。
最后,家长要用心去观察孩子,和孩子一起去挖掘他独特的天赋和才能,在此基础上,和他一起选择、制定目标,此时,再用目标导向去激励他,激发孩子最大的潜能。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厌学问题已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
厌学情绪和逃学行为是一对孪生兄弟。厌学情绪是逃学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学行为则是厌学情绪的极端表现。人们常把逃学和厌学联系起来。
厌学可表现为很多种形式,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看不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而逃学作为厌学的极端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不去上学。
(1)情绪和情感消极。
有些同学由于学习失败,学习成绩跟不上,受到来至老师、家长的批评训斥和同学的压力和鄙视,会产生消极情绪体验,这种消极情绪不断积累,会严重妨碍学习,导学无动力,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
有部分同学由于害怕学习,惟恐失败构成对自尊心的威胁,于是对学习产生过度焦虑,从而害怕、讨厌学习。
(2)与人际关系差有关。
有的学生在家中因受到过分的宠爱,不能正确对待别人,有一种“我即中心”的优越感,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对老师不尊敬,对同学不友好,甚至出口骂人,出手打人,因而,师生关系不融洽,同学关系紧张。
有的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自己估计过高,目中无人,在学习上大胆激烈有余而理智毅力不足,情绪波动极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对自己产生怀疑,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产生了厌学心理。
(3)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还以为是为父母而学。
当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他们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自然而然就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
(4)学业负担过重,产生逆反心理。
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学校,老师家长拼命给学生施加压力和学习任务,以致学生完全不能承受,他们很反感老师和家长这样“无理”地对待自已,于是越来越对学习感到厌倦。
(1)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实现角色转换
这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
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加他们的成功体验,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渐承担其学习任务。
在此期间可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
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社会性强化。
惩罚包括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和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
(2)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厌学的学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
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3)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
厌学的学生往往容易把自己同学习优良学生比较,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如果将其改变为用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比,就能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自信心。
因此,在对其的个别辅导中,要帮助他们制订个人的目标与计划,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使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进步,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4)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
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
因此,老师和家长,尤其是家长及时想办法,辅导学生的学习,工作忙和有条件的可请家教,只有学生学习提高了,才会使他们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5)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
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学生施压,还嫌不够,家长在家也要孩子开夜车,甚至恐吓学生,考不上大学,你就会完蛋,就别来见我。
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有的干脆离家出走。
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富教于乐,劳逸结合。
(6)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
学生人际关系差,也是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函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
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
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他们,帮助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