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使用银铸币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中叶。秦统一六国后,中断了我国银铸币史的发展。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统一时期,用银量又大大增加,并在一定范围内被用作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元代时,白银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流通货币。元朝将银铤改称为银锭。元代曾铸造五十两银锭,背凿“元宝”二字,由此银锭又有了“元宝”的称谓。宋代以来,银两作为政府财政收支最重要的货币单位,一直用“两”作为重量和计算单位,久而久之,便成为白银货币的名称。
白银的铸造防伪
清光绪伍拾两银锭:白银铸币一般熔铸成锭状投入市场流通。清代银锭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标准银锭的重量一般为五十两、十两、五两和一两,有马蹄形、圆形、方形和牌坊形等。
银锭铸成后,由公估局鉴定并用墨笔批明重量和成色。明清银锭的成色一般在95到98之间,外表具有银的特殊光泽和温润。因浇铸时范中残留有气体,银锭底部都有不规则的气体空洞,俗称蜂窝。
蜂窝是鉴定真伪和成色的重要参考条件。蜂窝较深、洞圆润光亮、神气十足、有彩色光泽者,成色必好。如果蜂窝中灰黑一片,银锭则很有可能是低成色或赝品。银表面容易氧化,所以常有一层黑色和灰白色的氧化银,但整体看真银锭还是十分珠光宝气的。
现代仿铸的银锭及工具
如今在银锭价格高涨的面前,银锭造假也就如雨后春竹般出现了。虽然银锭造假现象在明清时期就已出现,只不过当时作伪者主要是减低银锭的成色和重量,冒充足额货币使用的真银锭。
民国初年伪造的假银锭,有冒充足额货币使用的,也有伪造少见的款式卖给钱币收藏爱好者的。而现在造假的银锭主要是针对收藏家的,造假的银锭可以说是不择手段,防不胜防。根据笔者多年收藏银锭的经验,银锭造假历来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一、内嵌法,浇铸时将铜块凝固在银锭内部,外表裹银,外型与真银锭无异,只是铜与银比重不同,手感明显轻了许多。
二、灌铅法,在真银锭底部挖出一个小洞,取出银后灌入铅,再封焊洞口,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洞口留有封焊痕迹。
三、用铅锡铸造假银锭,其表面呈青黑色,当今旅游地摊上遍地都是,比较容易辨认。
四、用新白银仿铸的银锭,这种银锭包浆、蜂窝、款识都没有当时的风韵,属工艺品性质。
五、用新白银完全以传统手法仿铸老银锭,其银锭的包浆、蜂窝、边上的麻布纹、铸文款识都与老银锭一致,此类作假银锭,随着制作者的造假工艺不断提高,一般收藏者已是很难分辨了。
六、在老银锭上加盖印戳或在无字的老银锭上加刻铭文,将极普通的银锭包装成珍贵的出谱品,以提高银锭的价值。这一类真锭假字,甚至连有些收藏高手都极难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