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的来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
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
不过,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据《周礼》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
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因此,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
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了“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蔚然成风。
明清时期,中秋始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
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明清以来,中秋节日益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全国各地,甚至在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和东南亚等地逐渐传播开来。
在赏月、吃月饼等活动的基础上,各地还逐渐发展出“卖兔儿爷”、“树中秋”、“舞火龙”、“走月亮”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使得中秋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更加迷人。
中秋节的由来传说
传说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逄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逄蒙看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逄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逄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逄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传说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传说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传说四玉兔捣药
月亮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人们称为“玉兔”据说玉兔跪地捣药,制成蛤蟆丸,常人若服用蛤蟆丸,便可长生不老。
关于玉兔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3位神仙,化身为3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
狐狸及猴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的食物接济他们,但兔子没有食物,它却告诉老人说:“你们饿了,就来吃我吧。”说完,纵身跳入烈火之中。
3位神仙深为感动,于是把兔子的魂灵送到了广寒宫,便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为百姓捣制长生不老药。
还有一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得道成仙的兔子,它们有4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有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它踏着祥云飞到天宫。当它进入南天门时,突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兵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嫦娥无辜受罪,雄兔深表同情。他想,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一定非常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她就好了,于是想到自己的4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雄兔回到家中,把嫦娥的不幸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女儿陪伴嫦娥。雌兔舍不得宝贝女儿,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被孤独地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忍心她常年寂寞孤独吗?孩子们,我们可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女儿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商量,就让最小的女儿送去到月宫陪伴嫦娥去了!
潮汕中秋习俗
一、赏月拜月吃月饼
中秋节各地都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关于中秋吃月饼相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传说唐太宗在征边胜利后将月饼分给百官品尝的故事。另一是说在元朝末期,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但朝廷官兵戒备森严,消息传递十分困难,他们便把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于月饼中,各路义军见字即揭竿起义。潮汕的中秋吃月饼主要是源于此说。
不过,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还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有俗谚说:“男不圆月,女不祭灶”,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约上几位好友,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潮汕地区的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之俗,还有相互馈赠月饼之举,这就促进了潮汕朥饼制作工艺的发展,由最初的家庭制作发展到专门作坊制作,潮汕朥饼更被称为潮式月饼而著称于世;而意溪朥饼、苏南朥饼和贵屿朥饼等早已闻名遐迩,与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津式月饼并列,成为五种全国闻名的月饼之一。
中秋节自古就有拜月的习俗。《礼记》中载的“秋暮夕月”,即是拜月神,潮汕人称为“拜月娘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虽未得宠,但在某年的八月十五赏月时,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便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潮汕地区的拜月则源于“嫦娥奔月”和月中有“破柴翁”的传说。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待字闺中的女子拜月则企盼能嫁得个好夫婿;特别是过去的
潮汕华侨众多,有不少妇人与丈夫远隔重洋,多年难见一面,思念之情更切,于是借拜月寄意。
在中秋节将到来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主妇便忙着用糯米碾成粉末儿, 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馍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部分里面。压结实了,磕出来,便成了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 “月糕”花纹漂亮洁白如雪,一些动物形壮的月糕更令孩子们爱不释手。还有用洁白的糯米粿或是加了“艳米”的红艳艳的粿加花生再做成镰刀,饭勺,收稻桶,稻穗,等模样的粿品,都是寓意着丰收的美味。此外,还有一种用花生炒熟了加麦芽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无比。
当三五之夜到来、玉兔东升时,人们就将大方桌摆在庭院、埕口或阳台,然后, 拿两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个拱门,称为月宫门。祭月时,常让小孩供上新 买的文具——笔、课本和书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读书聪明,成绩优秀, 将来出人头地。并撮一点香灰,慎重地包在红纸上,然后用“井心水”(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打水时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说这是“月娘”恩赐的“仙丹” ,喝了能使人变得聪明、健康。年轻小姑娘们也会把自己做的手工艺品摆来拜月,以祈求自己心灵手巧。妇女们还会把新买的化妆品摆上来拜月娘,祈望自己能像“月娘”一样美貌出众。就在女人们张罗祭拜时,男人们则约三五好友,登高望月,在阳台上 摆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炉火,品茗茗赏月,乐哉悠哉。《澄海县志》载:中秋这一天,一切人家都相赠月饼。赏月的宴会必吃熟芋,剥去芋皮,叫做“ 剥鬼皮”。人们还以这晚天气晴朗或阴暗来预卜上元节的阴晴。谚语说:“云掩中秋月,雨洒元宵灯。”
二、芋头祭祖,吃芋头
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三、烧瓦塔
中秋夜烧瓦窑(即“烧瓦塔”)是潮汕的另一习俗。瓦窑高1至3米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瓦窑要用砖块砌到一定的高度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瓦窑的下方要留一个窑门口,以供投放燃料。近年来,一些地方砌的瓦窑,则全部用砖条砌成,瓦窑的高也超出了3米,有两三层楼之高,更是吸引了四方的人前来观看。砌瓦窑和烧瓦窑,主要是男人和小孩的事,女人一般是不会参加的。烧瓦窑一般都在中秋节的晚上,燃料有柴、竹、稻草、谷壳等;当瓦窑燃烧到火旺时,便可泼入松香粉、盐等引焰助威。
中秋前几天,青少年们就忙碌起来,四处捡拾残破瓦片,积聚枯树枝、废木片木块,于中秋下午就开始砌瓦塔。塔的大小高低,依据积聚瓦片的多寡及参与者的年龄层次而定,10岁左右的孩子砌的是小瓦塔,一般只有两三尺高。青年
砌的规模较大,因为他们年龄大些,会从四方八面搬来瓦片,故砌的瓦塔往往有五六尺到一丈多高。瓦塔累砌也有讲究,大瓦塔的塔基要铺上红砖条或灰砖块,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构建。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和造型美观,大的瓦塔常是两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才目对的两个门,一个用于投放燃料,另一个掏出木灰。塔的上端留出空口,供吐火舌、火炯之用。砌建瓦塔地方,大都在旷埕与广场,在同一场地中,有时砌上几个瓦塔。月亮升至半空以后瓦塔开始燃烧起来,至燃烧猛烈时,瓦片被烧得通红透亮,塔口的火焰直冲云天,就在这个时候,人们把粗粒的海盐,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向塔里,瓦塔发出像鞭炮一样的噼啪响声,再撒上硫磺,燃放出蓝色光焰,十分壮观,招引广大群众围观欣赏。有的地方,还把烧塔作为竞赛项目,塔建得高、烧得美和旺的,经群众评议后给予奖。
传说烧瓦窑始于元朝末年,当时中原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于是相约中秋夜燃烟堆作为起义信号。此后,中秋节烧瓦窑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有些地方还保留着烧烟堆的习俗。又因“瓦”与“蚁”在潮语里同音,又有“烧瓦窑”可以把各家各户的蚂蚁烧死,来年不再有蚂蚁为患之苦的说法。
此外,潮汕地区的中秋节,还有“游月娘”、“落阿姑”等习俗。现在,有些习俗已被淘汰,有些习俗也没旧时那么盛行,但设案赏月,把酒问月,遥祝远方亲人,共庆美好生活等习俗仍然流行。潮汕中秋习俗潮汕地区人民向往美好生活。举办各种具有特色习俗活动、饱蘸地区风情、赋予浓郁民俗特色活动,对于激发人们爱家乡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