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临沂市柳编起源于哪里?

临沂市柳编起源于哪里?

柳编的起源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在从事采集作物的过程中制作各种容器和包装物,采用有韧性的植物,借助初步掌握的编织方法,制作出不同类型的柳编产品,逐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从奴隶社会到战国时期,柳编制品在人们生活中普遍使用。成书于战国初的《左传》中已有“箧”的记载。据考证,用柳条编织的箧,是采用柳、线混编,将麻线所具有的强拉力与柳条的韧性、弹性结合于一体,使柳编工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值得一提的是,见于史籍的柳编工艺品,最有名的是“杯”。“杯”是先用柳条编成各种杯、盘等日用器皿,再用油漆加工成成品。这种柳编制品不但耐用,而且美观。当时著名思想家孟子对于“杯”有记叙。

南北朝时期,柳编使用的“柳罐”,因其编织紧密,坚实耐用,可以用来打水灌溉农田、盛放农产品和挑运谷物等。后魏贾思勰在他的名著《齐民要术》作了详述。

唐代出现的“栲栲”,又称笆斗,是农家扛运粮食、盛放农产品的主要用具之一,也是人们在粮食交易中常用的量具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栲栲已不再作为量具,但是作为一种农村家庭日用器具,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宋代以后,柳编制品已比较广泛用于各个方面,现农村使用的各种柳编器具,那时基本上都已经流行使用了。北宋画家张择端在其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上,画了当时平民常用的许多柳编制品,主要有挑篮、挑筐、车筐等,其形态和编织纹路与现今我国北方常用的同类柳编制品基本相似。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对柳编制品也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介绍。

明清时期柳编技术在沂蒙大地一带传播开。清初,民间编织的有柳箱、筐、篮、升、斗、簸箕、筐萝等。其编织技术精巧,产品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产品远销京、津、苏、浙等大商埠。清末以后,柳编遍布全县市,编制人员达4000余人。民国时期,柳编业已遍布全市各乡镇,有15000余人从事柳编生产。

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临沂柳编业走上了产业化、规模化、供销一体的良性轨道,产品在日本、香港、荷兰、西德、美国、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法国、挪威、丹麦、西班牙、芬兰、英国、瑞士、奥地利、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供不应求,成为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

临沂柳编是简单的工具与高超技艺的结合,是实用性与审美的结合,并通过编织技艺的革新,在编织结构上和制品形式上创造出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产品,满足了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柳编工艺品是柳编技艺的载体,以人工种植柳条为原材料,采用多种编织手法编制的居家日用的各种工艺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西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异国友人喜爱,年出口创汇额达8000万美元。临沂市早在1996年就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民间草柳编艺术之乡,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柳编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