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可分为寻常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症状有一定差异,典型皮疹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
银屑病中寻常型银屑病初起皮损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逐渐扩展成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斑块,可呈多种形态(如点滴状、斑块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上覆厚层银白色鳞屑。
若刮除最上层的银白色鳞屑,可观察到鳞屑呈层状的特点,就像在刮蜡滴一样(蜡滴现象),刮去银白色鳞屑可见淡红色发光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去薄膜可见点状出血。
关节病型银屑病除上述皮损表现外,还可出现关节病变,后者与皮损可同时或先后出现,任何关节均可受累,包括肘、膝的大关节,指、趾小关节,脊椎及骶髂关节。
可表现为关节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呈进行性发展。
红皮病型银屑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其间可有片状正常皮肤(皮岛),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表浅淋巴结肿大等。
脓疱型银屑病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
泛发性的是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或无皮损的正常皮肤上迅速出现针尖至粟粒大小、淡黄色或黄白色的浅在性无菌性小脓疱,常密集分布,可融合形成片状脓湖,皮损可迅速发展至全身,伴有肿胀和疼痛感。
局限性的又称掌跖脓疱病,皮损常局限于手掌及足跖,对称分布,为成批发生在红斑基础上的小脓疱,1-2周后脓疱破裂、结痂、脱屑,新脓疱又可在鳞屑下出现,时轻时重,经久不愈。
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外伤、感染、药物、饮酒、吸烟、精神创伤等内外环境因素均可诱发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患者发生银屑病。
银屑病患者平时可运用保湿剂以加强对皮肤屏障的保护,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或软膏,以及如维A酸类药物、维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三醇)等。
必要时可系统用药,常用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环孢素,以及维A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此外,可采用物理治疗,如光化学疗法(PUV
A)、UVB光疗(特别是窄谱UV
B)、308nm准分子激光、浴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