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即腹泻,总是拉肚子说明存在慢性腹泻的情况,而慢性腹泻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渗透性腹泻、分泌性腹泻、炎症性腹泻等。
腹泻类型不同,其原因机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渗透性腹泻:由于肠腔内含有大量不能被吸收的溶质,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液体被动进入肠腔而引起腹泻。
可能是进食过不能吸收的溶质,包括部分药物,如乳果糖,或者是小肠对糖类吸收不良,见于各种疾病引起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渗透性腹泻在临床上的主要特点是禁食后腹泻停止或显著减轻;
2、分泌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是肠黏膜上皮细胞电解质转运机制障碍,导致胃肠道水和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吸收受抑制引起。
多见于胃泌素瘤、甲状腺髓样癌等患者,这类腹泻的临床特点是大量水样便,禁食后腹泻无法减轻;
3、炎症性腹泻:由于肠黏膜的炎症、糜烂和溃疡等病变,导致炎性渗出物进入肠腔。此时炎症渗出虽占重要地位,但因肠壁组织炎症导致肠分泌物增加,出现腹泻的情况。
炎症性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感染等,后者包括免疫因素、肿瘤、物理化学因素及血管性疾病等引起的肠道炎症病变,这类腹泻的特点是粪便含有渗出液和血液;
4、其他原因:由于肠蠕动加快,以致肠腔内水和电解质与肠黏膜接触时间缩短,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
某些全身性疾病通过神经体液的因素,也可引起肠功能紊乱性腹泻,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性神经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单纯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的特点是粪便不掺杂渗出物和血液,一般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而大便总量增加不明显。
出现总是拉肚子的情况,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配合医生进行肠镜检查,明确是否有肠黏膜的炎症、糜烂和溃疡等病变。
及时根据病因进行对因、对症处理,日常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寒凉以及油腻食物,并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