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戴梓是什么意思

戴梓是什么意思

戴梓对推动清初火器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但也正是戴梓不遗余力的改进和研发火器才导致了他日后悲惨的命运。因为火器的发展实则是在动摇清朝的统治根基。

这里首先要纠正一点:由戴梓改进的28发连珠铳虽然说是一种构思巧妙的新式燧发火器,但其实际价值却非常有限。因为就实用性与可靠性来说,它还远远不如单纯的燧发枪。

戴梓在少年时代就迷上了火器制造,曾自己制造出多种火器。康熙十三年(1674年),已经25岁的戴梓随康亲王杰书平定三藩。由于戴梓对军事形势的分析与判断都很准确,因此康亲王对戴梓十分赏识。

康熙十九年,康亲王杰书班师回朝,立即就向康熙推荐了戴梓。康熙与戴梓交谈后,发现他确实是个人才,因而大力提拔。这一时期的戴梓仍然醉心于火器的改进与研发,因此清初的火器发展获得了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追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机会。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戴梓努力获得的成果仅仅只是成为了康熙皇帝维持天朝上国体面的工具而已。

康熙二十五年,有荷兰使者进贡‘蟠肠鸟枪’。在将这种火器呈递给康熙皇帝时,荷兰使者曾不无得意的说‘俺们大荷兰的造枪技术就是中,不是给恁喷哩,这样先进的火器只有俺哪能造!’康熙皇帝闻言大怒‘你跟谁俩呢?一群井底之蛙,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就这物件,我天朝早已有之,一会儿我就赏你们一些,让你们也开开眼’!

于是戴梓奉命仿制这种鸟枪,结果很快就制造出十支,并且性能还强于荷兰使者的进贡之物。然后康熙皇帝将这些仿制的火器回赠给荷兰使者,此举让荷兰使者十分的汗颜于自己的狂妄自大。

又一次,南怀仁向康熙帝夸口:‘有一种冲天炮十分先进,只有比利时人能制造。自己曾经花费一年时间,都没有能仿造成功。’没想到康熙帝却说‘此事不难,交给戴梓,他肯定有办法。’结果戴梓仅用了八天时间就将这种火炮给仿造了出来。由戴梓仿造成功的这种火炮被康熙帝命名为‘威远大将军炮’。大量装备这种火炮的清军,即使是日后面对大量装备俄国火器的准噶尔部也丝毫不落下风。

戴梓出色的表现虽然得到了康熙帝的青睐,但是也引起了其它同僚的猜忌。康熙三十年,南怀仁勾结陈鸿勋诬陷戴梓‘私通东洋’,随后康熙将戴梓发配至盛京。

戴梓这样的结果表面上看是因为遭人诬陷,但以康熙帝对朝政的掌控能力,他不可能不知道戴梓是遭人诬陷。那么他为什么还会顺水推舟将戴梓发配?战歌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戴梓对火器发展的推动动摇到了清朝的统治根基。

清朝皇帝历来强调‘骑射乃旗人之根本’。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就是:处于数量劣势的八旗军队,要充分的保证武力上的优势,以此来维护统治的稳定。那么怎么保持?就是鼓励骑射,遏制火器。当然这个遏制火器并不是不用,而是火器的发展不能动摇到骑射的地位。

据此你就会发现,随着清朝实力的衰弱,它对火器发展的限制就会越来越严。因为当再好的盔甲、再精的骑射也抵挡不了一支装备了燧发枪的军队时,清朝的统治也将随之开始解体。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戴梓改进的28发连珠铳。由于这种武器本身存在的种种缺点,导致它基本上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但是从这种武器的出现我们也可以知道,戴梓肯定对于燧发枪的结构与制造流程十分熟悉。那么让戴梓设立制造一种能大规模装备,并且性能出色的燧发枪也不是一件难事。而随着燧发枪的大规模普及应用,八旗军队所保持的骑射优势必定荡然无存,这是康熙帝及历代清朝统治者所无法容忍的。因此戴梓研发的火器越先进,他的结局就会越悲惨。(幸亏戴梓是处在清初国力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