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
1、轻度语言功能受损;
2、日常生活中出现明显的记忆减退,特别是对近期事件记忆的丧失;
3、时间观念产生混淆;
4、在熟悉的地方迷失方向;
5、做事缺乏主动性及失去动机;
6、出现忧郁或攻击行为;
7、对日常活动及生活中的爱好丧失兴趣。
中度
1、变得更加健忘,特别常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及人名;
2、不能继续独立地生活;
3、不能独自从事煮饭、打扫卫生或购物等活动;
4、开始变得非常依赖;
5、个人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的协助,如上厕所、洗衣服及穿衣等;
6、说话越来越困难;
7、出现无目的的游荡和其他异常行为;
8、在居所及驻地这样熟悉的地方也会走失;
9、出现幻觉。
重度
1、不能独立进食;
2、不能辨认家人、朋友及熟悉的物品;
3、明显地语言理解和表达困难;
4、在居所内找不到路;
5、行走困难;
6、大、小便失禁;
7、在公共场合出现不适当的行为;
8、行动开始需要轮椅或卧床不起。
1、一旦患者有所特长或是处于康复期的患者,精神病护理是可安排较为复杂的工娱活动,如排练文艺节目、绘画、球类比赛、缝纫、编结、制作精细的工艺品等。
这些有利于患者智能的锻炼,工作能力的恢复,生活兴趣的提高,从而为其出院,重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患者在生活中可以结合病情与患者的体力,通过一些兴趣和观察,安排适宜的工娱活动,在活动中随时给予精神鼓励,热情辅导,以提高其兴趣。
对精神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医疗护理外,应该进行一些工娱护理,以引导改变患者的思维心境。
3、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安排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和简易的手工劳作供患者打发时间。
精神病的护理如观看电视、电影、文艺演出,散步、看画报、糊信封(药袋)、拆纱头、户外除草、清洁环境等,使患者转移病态思维和放松思想情绪,感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
4、对于精神上忧郁、情绪低沉的患者,可以把他们放在人多、气氛活跃的环境中,选择色彩鲜艳的品种进行工疗,并让他们参加热情奔放、欢乐愉快的娱疗活动。这也是精神病的护理措施之一。
精神病护理精神病人会给家庭的其他会员造成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由于精神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所以家属对病人易产生不良的态度和行为。
精神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家属需要逐步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增加关爱,使病人尽快康复或是痊愈。
一、消极的思维方式:心理正常的人有时也会,遭遇现实的挫折和矛盾,但是他们不会夸大问题的,消极后果,而是去积极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或用一些有益的活动去调整身心,这样就有利于他们从矛盾和,焦虑状态迅速走出来。
二、社会因素:处在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交往中,出现的不适应现象,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
学习紧张,同学关系、部分社会关系不和谐等,可使患者长期感到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症状的内容与患者面临的,心理社会因素内容有一定联系。
三、社会的偏见也是一个造成精神病的病因,曾经得过精神疾病的人,社会舆论的环境并不宽松,舆论的贬低会促使其旧病复发。
四、心理因素:从哲学上说,客观世界充满矛盾,这便是我们谁也不能免于,心理冲突的总根源。
健康人不是没有心理冲突,而是敢于正视它,想方设法去处理解决它,不是回避矛盾,而是迎着困难上,在痛苦中有所作为,在化解矛盾中前进。
一、适当体育锻炼及文娱活动,尽可能多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杜绝饮酒、控制吸烟、注意休息、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态平衡。
二、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社会发展水平虽然提高,但是对物质生活条件也有一定的限制,如果生活目标定的太高,没有实现,必然会对心理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三、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不要勉强自己去做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否则就会导致力不从心,对身心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超负荷的工作还隐藏着身体健康隐患。
预防精神病发作还需要患者了解预防精神病复发的方法,如下所示:
一、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消除思想顾虑和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适应及自我调节能力。
二、病人及家属要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和概念,提高自我防御能力,教病人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更好的适应社会、家庭生活和工作。
三、严格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减、停服药,最好与医生保持联系,由医生根据病情指导调整和减停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