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
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为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中英美三国在埃及开罗召开开罗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基于“中国成为一个对美友好的大国”的概念,罗斯福总统在美国参战后便多有提到,要提名中国为四大国之一。
一、美国的作用
在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的道路上,美国发挥了独特作用。
1943年10月,在美国坚持下,苏联放弃了反对中国参加《四国宣言》的立场,最终,中国成为《莫斯科四国宣言》的正式的最早签署国之一。
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在德黑兰会议中,在11月29日的一次私人会晤中,罗斯福向斯大林谈起了维护未来世界和平的计划。在计划中,罗斯福特别提到,新的联合国组织应有一个处理军事问题的执行委员会,而这个委员会应有中美苏英组成,同时应当由这四个国家组成“四警察”机构,防止或遏制侵略。
就开罗会议本身而言,它是标志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其突出意义在于《开罗宣言》重申了卡萨布兰卡要求,同时向中国庄严保证,它将得以收复自1895年以来被日本侵占的所有领土。
二、蒋公亲美
当时背景下蒋公、宋美龄和美国有多亲?
中国民国一直都是美国小弟的存在,一个美国大使都可以参与中国民国总统的废立的国家,美国能不喜欢吗?
三、抗战贡献
同盟国赢了,要重新制定国际规则,美、苏是没有争议的两个大哥,英国坐第三把交椅没问题,第四,除了拖住200万敌人陆军力量的中国,还有谁?
打得不好,并不能否认中国在二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四大国的地位,是中国抗战打出来的。
而且,二战与一战不同,在欧洲主战场之外太平洋战场显得很重要,太平洋东部是美国后花园,西部是亚太。
然后,我们发现当时盟军朋友圈里面,在亚太除了美英俄国以外,就只有中国有实力。
中国当时虽然比较颓废,但毕竟架子在那戳着,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国家,加上当时执政者和苏联的关系并不稳定,可以培养起来用于压制苏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开罗会议(英语:Cairo Conference),代号“六分仪”会议,亦称第一次开罗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4次高峰会议之一,会期为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由中华民国、英国、美国在埃及开罗召开,三国领袖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出席,商讨反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会后公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塑造战后东亚的新局势。开罗会议确立中国成为世界四强的地位,对中国政治上意义重大;战略方面,虽然会上决议和承诺许多未予实行,行动计划一再延期和更改,最终仍达成立中、英、美三国联手反攻日本的目的。
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在战争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
筹备
在《普遍安全宣言》签署前后,已在太平洋战场上夺取了战略进攻主动权的美国又积极酝酿美、英、苏、中首脑会议,以便商讨尽快结束战争和决定战后世界的政治安排。
1943年6月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中华民国政府表达了拟约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会谈的意愿。7日,蒋介石致电宋子文面告罗斯福,指出在苏、日未公开决裂以前,蒋参加会晤是否将使斯大林感觉不便?建议美、英、苏三国领袖可先行会谈,若有机会,他本人愿随时与罗斯福晤面。7月4日,罗斯福建议蒋介石相见于重庆与华盛顿间之中途地点。8日,蒋介石复电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相晤时间以9月以后最为适宜。8月18日,美方又提出能否邀请蒋介石飞华盛顿与罗斯福晤商。中方以蒋“军政羁身,似难远行”为由婉言谢绝。
10月28日,在莫斯科3国外长会议期间,罗斯福再次致电蒋介石:“莫斯科会议至今进行甚速,极望其结果得有裨于各方,余正促成中、英、苏、美同盟之团结。余尚不知斯大林能否与我会晤,但在任何情况下,余极望与阁下及丘吉尔能及早会晤于某处。时间定为11月20日至25日,余思亚历山大(埃及海岸)当为一良好地点。”罗斯福强调:“余知阁下不欲久离贵国,但现时远行,对余甚为适宜。余正期望与阁下相见,因余信有多数问题,惟有吾人面觌,方能得圆满之解决。”
11月2日,蒋介石致电罗斯福表示当如前往埃及与罗斯福、丘吉尔会晤。9日,罗斯福正式电邀蒋介石于21日抵达开罗。丘吉尔也致电蒋介石,表示将“藉此良机,不仅得以相互承认,并得以共同商讨如何早日克服共同之敌人,获得完全之胜利,以及相互保证同盟国间将来各方面之工作,以促进其安全和繁荣。”由于斯大林不同意与蒋介石会面,4巨头会议先后由美、英、中和美、英、苏分别在开罗和德黑兰举行。
1943年11月,宋美龄陪同蒋介石出席了开罗会议,担任蒋介石的翻译。蒋介石与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会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战后,日本必须将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
国民政府各部门为参加开罗会议作了充分的准备。军事委员会参事室提出了《关于开罗会议中我方应提出之问题草案》,分为对日反攻战略及讨论远东各问题之机构、日本无条件投降时应接受之条款、战后重要问题3大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拟具了《关于未来会议军事方面之建议》,内容包括发动缅甸战役、分3批装备中国军队90个师、维持美国第14航空队作战能力、援助中国空军建设、美军派步兵10个师来华作战等。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厅拟定了《战时军事合作方案》、《战时政治合作方案》及《战时中美经济合作方案》3种具体方案。
主要议题
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
关于对日作战计划
罗斯福为扩大美国对中国的影响与控制,主张从印度经缅甸向中国方向进攻,将日军逐出缅甸,恢复与中国的陆上交通;蒋介石也希望在缅北发动战役,以促使美英增加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巩固其实力地位。但是,丘吉尔不愿美国在东南亚和远东的地位得到加强,不愿美中军队参与解放英国前殖民地缅甸的作战,因而予以反对。三方最后作出在滇缅路对日作战的决定。
关于远东战后安排
三方对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在太平洋地区夺取或占领的所有岛屿并将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但在战后如何处置原为欧洲国家和日本属地或势力范围的某些殖民地附属国问题上未达成一致意见。罗斯福主张给这些国家以形式上的独立权,以便日后美国扩大自由贸易市场;丘吉尔则拒绝讨论任何有关远东英国殖民地的前途问题,拒绝交还中国的香港与九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宣言主要内容:三国军事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一致意见;对日作战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使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三国将坚持长期作战,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此宣言的公布,对加速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起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