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清明节的来历60字

清明节的来历60字

答:

清明节的来历:春秋时期,介子推在晋文公落难时,割自己的肉来给他解饥,在文公成为春秋五霸时,又隐居山林,不要封赏。文公寻他时放火烧山,他宁死也不出来,后在他死去的树上,发现一首诗。最后一句是:“清明复清明”。故此,把那天定为清明节,全国都吃冷食,不得生火。

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拓展与延伸: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