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滑膛炮与线膛炮有哪些区别?

滑膛炮与线膛炮有哪些区别?

线膛炮和滑膛炮是根据炮管构造来划分的,炮管内有膛线的就是线膛炮,没有膛线的就是滑膛炮。

豹2坦克Rh-120滑膛炮内窥

早期火炮的炮弹都是从炮口装填的,弹丸被发射出去后的运动轨迹是一个抛物线。当时的炮管只是一个提供黑火药燃烧空间、容纳炮弹和指示方向的容器,因此都是滑膛炮,精度和射程比较差。随着铸造工艺的发展,线膛炮出现了。线膛炮的炮弹是从尾部装填,炮管内部刻有膛线,炮弹发射出去后会受到膛线的引导产生自旋,而当炮弹高速旋转时始终会以一定的轴线前进,射击的精度因此增加,再加上弹带和膛线密合,火药燃烧时产生的推力悉数作用于炮弹,射程也得以增加。种种优点使得线膛炮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火炮。

瑞典S主战坦克线膛炮内窥

线膛炮至今仍是许多现代火炮的主流,例如榴弹炮、加农炮等,不过坦克炮是个例外。曾经坦克炮大都采用线膛炮,二战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随着复合装甲和反应装甲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破甲弹对坦克威胁有限,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成为现代坦克的主要弹种,滑膛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以获得很高的初速(1800米/秒),这就使得炮弹拥有更强的破甲能力,而现代坦克的的主要任务就是反坦克。

坦克炮对射程的要求不是很高,125毫米的坦克炮有效射程不超过3公里,在这个范围内线膛炮的精度优势有限。由于膛线磨损的问题,线膛炮的寿命不及滑膛炮,而滑膛炮不仅造价低廉而且耐用。如此种种原因导致现代坦克主炮大都采用滑膛炮而非线膛炮了。

兔哥回答,所谓的线膛炮就是炮管内层带膛线的火炮,线膛炮的出现晚于滑膛炮,早期的火炮自诞生都是以滑膛炮的形式存在。随着对射击精度的要求,滑膛炮不在适合,人们根据陀螺旋转时始终沿中轴线运动,不会翻滚的原理,将火炮的炮管内按照一定的缠距做成了膛线。这样当火炮射击时,膛线就赋予弹丸一个导轨的作用,使弹丸在火药气体压力下沿膛线加速旋转前进,直至推出炮口。

弹丸在高速旋转飞行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果不旋转就会受空气阻力产生激波,并在尾部产生空气窝流,当遇到气流扰动或是物体的冲击就会改变气流,形成翻滚现象。我们知道弹头通常都是头尖尾粗,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利用头尖能突破空气阻力,而尾钝能够增加弹丸的速度存能。但这种弹丸有一个缺点,就是重量大的一侧会朝前运动,也就是屁股朝前形成翻跟斗的现象,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弹丸的阻力就会变大,而变生空气湍流就会使弹丸偏离原来的弹道,这样就打不准了。

膛线的作用就会为了克服以上的现象,让炮弹能够始终沿轴心线高速旋转运动,就不会出现翻滚,这就是膛线的作用和来历,人们把这种带膛线的火炮习惯性的定义为线膛炮。目前的火炮大多都是线膛炮,如,榴弹炮,加浓炮等等。滑膛炮就是没有膛线,这是两种火炮最大的区别。滑膛炮的由于没有膛线,因此,射程都不会太远,那么滑膛炮是怎样保持弹丸不翻滚呢?主要的手段就是弹尾的稳定器,例如,坦克用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利用尾部的稳定翼来稳定弹道,滑膛迫击炮利用尾翼来稳定炮弹的弹道等等。滑膛炮和线膛炮的另一个区别是性能上。

线膛炮由于有膛线,就有了两个口径,一个是内径(阳膛线),一个是外径(阴膛线),而要实现膛线导轨作用,弹丸就必须要大于阳膛线,而又要小于阴膛线,这样就在弹丸的周围有了很多的缝隙,炮弹发射时火药气体就会有一部分通过缝隙提前跑出去,压力就会减少,而火炮的射程和膛压成正比,膛压越高,射程越大。这是线膛炮的一个缺点,优点是打的准,落弹碰炸性能好,射程远。滑膛炮由于没有这样的膛线,整个炮管内壁光滑,开炮射击时,软弹带可以紧贴炮膛,这样就不会有气体压力的损失,膛压自然就高了很多,膛压高初速大,弹道就平直,所以滑膛炮通常是被用来做坦克炮。坦克炮的弹道是所有火炮最平直的,初速度也是所有火炮最高的,就是因为采用滑膛炮的原因。

坦克炮中也有例外,英国在坦克炮上就特立独行,采用线膛炮,这并不是说线膛炮更适合坦克炮,而是英国人的使用思想,或者说是一种情结。我们知道反坦克装甲的手段有穿甲弹,这属于动能。还有破甲弹,这是利用化学能,锥形装药。还有就是碎甲弹,这个有点意思,简单说一下,就是类似于塑胶装药,粘到装甲上,然后爆炸,震碎内装甲。这种技术对付钢装甲好使,但要对付复合装甲就差劲了,英国主要还是120毫米线膛炮的远距离精度高于滑膛炮,另外就是坦克并没有换代,钱也不多,也没什么仗打,先用着吧。总之,两种火炮两种性能,目的都是追求所需要的,乐享所拥有的,能用,管用就行。

以上是兔哥个人的看法,欢迎探讨指正。欢迎关注兔哥。图片来源网络,记得点赞哦!

线膛炮和滑膛炮区别就在于火炮的内膛有没有弹膛线。炮弹在空气中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其动能会不断减小,而如果炮弹在炮膛内通过弹性的作用进行自旋,空气的阻力对炮弹的动能削减就更小。也就是说在同倍径、同样大小的膛压下,线膛炮发射的炮弹初速更高、穿深数据更为优良。不过现在一般只有坦克炮才考虑用滑膛炮取代线膛炮,因为现在坦克的装甲防护越来越厚,膛线提供的动能已经不足以穿透现代坦克装甲,而如何提高炮弹的动能就成为军工人员该考虑的问题了。

左边线膛炮、右边滑膛炮的对比

炮弹在膛线中自旋是赋予了它更高的速度,但是它的膛线摩擦也会损耗一定的动能,在二战时期的火炮设计人员就发现,当炮弹的着力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穿甲效能越高,所以早在二战的时候就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次口径穿甲弹慢慢发展成为今天的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这种穿甲弹弹芯直径也就只有20-30毫米,而火炮的内膛口径至少有105毫米以上,所以为了方便炮弹发射,会在弹芯上面加个弹托,弹托在出到口的时候脱离弹芯,而为了弹芯的稳定飞行会在尾部加个尾翼,这就是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名字的由来。

线膛炮需要清洗火炮内膛,看兵哥哥的样子应该也是个力气活

而在现代为提高火炮的的初速,在增大膛压外就是要减少火炮内膛对炮弹能力的磨损与损耗。不过这种也仅仅是在坦克炮上而已,其他火炮基本上都是依靠膛线,因为滑膛炮精度也就是在5公里以内,要是超过5公里的,还是膛线靠谱,无论是精度还是威力都是膛线炮性能远超于滑膛炮,毕竟不是谁都有反坦克需求。像目前除了坦克的滑膛炮属于高膛压外,其他类型的滑膛炮(迫击炮、迫榴炮、无坐力炮)都是属于低膛压火炮。

T-54用线膛炮开火的时候必须要停车才能打的,是不能行进间开炮的

线膛炮与滑膛炮线膛炮 身管具有膛线的火炮叫线膛炮。膛线是指在火炮身管内表面上制成的与身管轴线成一定倾角的若干条沿圆周均匀分布的平行螺旋糟膛线的作用是赋予弹丸飞行稳定所要求的旋转速度。膛线一般为右旋,其深度约为0.9~1.8mm。发射前,弹丸的弹带外形是完整的,弹带直径比炮膛阴线直径略大叶点;发射时,弊丸在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切入膛线,使弹丸在作直线运动的同时,也沿膛线作旋转运动。发射前后弹丸弹带滑膛炮 原苏联T-62坦克用115mm口径滑膛炮后,显示了滑膛炮的优点。世界各国在第三代坦克上几乎都安装了滑膛炮,只有英国仍使用线膛炮。滑膛炮的特点是:①火炮身管内表面无膛线。弹丸在滑膛炮的饱膛内不旋转或微旋,弹丸飞行中的稳定是靠尾翼来实现的,和一般迫击炮弹相同。所以滑膛炮可发射超速尾翼稳定长杆脱;壳穿甲弹。滑膛炮也可降低破甲弹的射流因高速旋转而偏散问题,因此,它比线膛炮更适合发射破甲弹。②可提高弹丸的初速。滑膛炮所用的弹丸,其弹带直径略大于内膛直径,弹丸在膛内运动初期也有挤压,但比线膛炮要小。因此,同样膛压,可使弹丸获得较高的炮口速度。如豹Ⅱ坦克滑膛炮比“奇伏坦”;坦克线膛炮(同为120mm口径)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初速要高30%。③制造工艺简单。身管内表面加工及化学处理均比较简单,生产成本得以降低。滑膛炮没有线膛炮因膛线根部应力集中而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其炮管寿命比线膛炮也有提高。

区别就是一个有膛线一个没有膛线。

这里李晓伟为大家分析,滑膛炮,是一种内壁光滑的炮,优点是初速高,缺点是弹道不稳定。

线膛炮,是一种内壁有膛线的炮,当炮弹发射,弹头会沿着膛线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有稳定性,所以优点是弹道稳定,缺点是由于要和膛线产生摩擦,出膛速度会降低。

所以追求极致穿甲的,一般都采用滑膛炮,因为穿甲弹靠动能侵蚀装甲,所以初速越高动能越大,侵蚀能力就越强。

而线膛炮初速上不去,所以使用穿甲弹的时候,与同口径滑膛炮比,穿甲能力不如滑膛。但是使用破甲弹时,双方破甲能力几乎没有区别。

滑膛炮和线膛炮的区别就是在于有没有膛线。

当然这是直观的区别。

效果上来说 由于有膛线,弹丸的稳定性会更高,射击精度会有所提高。

一般人是这样认为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滑膛枪和来复枪的认知。然而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大口径火炮基本上都是滑膛炮了。这就要从膛线说起,也正所谓成也膛线败也膛线。

这里主要说坦克炮吧,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火炮系统。由于膛线的作用可以在发射炮弹的过程中使弹头自旋依靠陀螺效应使弹头在飞行过程中稳定。——教科书上都这么说。

但线膛炮的缺点是由于起旋过程中的能量损毁导致弹头出膛速度降低,同等距离弹头飞行时间要远远大于滑膛炮射出的炮弹。对于打击移动目标命中概率反而低于高初速的滑膛炮。

另外就是线膛炮的弹药适应性不如滑膛炮,滑膛炮简单但是口径ok的东西塞进去就可以打,例如炮射导弹、次口径弹、尾翼稳定穿甲弹等。而线膛炮就只可以打规定的几种弹药。

大体上就是这样

线膛炮:在炮身管內有膛线,使弹头在出膛之后

,由于向心力的作用依然能保持既定的

方向,以提高准确率。

线膛炮炮弹的轨迹是一个

较高的抛物线,膛压低,炮弹初速快,

对炮身管磨损率高,保养难度大,寿命

短。

在大口径榴弹炮上,线膛炮的炮弹

不用装炮弹的尾翼,所以线膛炮有此

低的发射成本。

线膛炮射程远,精度高,发射弹种多

,还可以装制退器,〔大口径舰炮虽

然是线膛炮但不能装制退器,〕 线膛

炮应用很广,如航炮,舰炮,防空炮,野

站炮等等。

滑膛炮:滑膛炮的身管內无膛线,炮弹轨迹低平

,膛压高,炮弹初速快,射程短,保养要

求低,没有膛线磨损的问题,寿命长,

可以直接进行光学瞄准目标,不需要对

炮弹轨迹进行计算。

滑膛炮 因为没有膛线,为了提高准确度,

所以采用带有尾翼的炮弹,也能达到理

想的效果,因此无法装制退器,因为制

退器会影响稳定翼的炮弹脱壳,而且弹

种也较少。

比较典型的迫击炮就采用这

种方法,在有坦克大都也采用滑膛炮,炮

弹初速高,水平稳定,采用尾翼稳定脱壳

穿甲弹的新式滑膛炮,在对现在的坦克

装甲上具有明显的超越线膛炮的优势。

滑膛炮在大口径问题上必须采用。昂贵的

材料来制造炮弹尾翼,这就大大提高了

成本。

滑膛炮和线膛炮最直接的区别就在于滑膛炮没有膛线,而线膛炮有膛线。

最早出现的火炮是滑膛炮。早期的滑膛炮,由于技术的原因,使用的炮弹不是霰弹就是圆球形炮弹。圆球形炮弹出膛后出现的翻滚几乎不会影响弹道性能,但是球形弹射程近,降速快。而且相同的口径下,圆球弹的装药量较小,威力有限。

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出现了线膛炮。由于线膛炮的炮弹和炮管的配合紧密度高,相对球型弹的初速更高。线膛炮弹可以使用流线型炮弹,减小炮弹的飞行阻力。由于陀螺效应,线膛炮的炮弹指向性非常好,不但空气阻力小,飞行稳定性高,而且更方便各种引信的工作。使得线膛炮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在设计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时候,人们发现如果使用现代的火药气体封闭技术,滑膛炮的炮弹可以获得比线膛炮更高的初速。这对于急需提高炮弹初速的动能弹来说,滑膛炮有着更大的优势。尤其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出现,可分离式弹带解决次口径弹芯的闭气问题,使用尾翼解决弹芯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问题。使得火炮可以得到更大的直射距离和更大的穿甲能力。而且滑膛炮在使用破甲弹的时候,由于炮弹在起爆的时候没有进行高速旋转,不会破坏金属射流的行程,威力会更有保证。由于滑膛炮弹飞行稳定性不如线膛炮弹,在使用榴弹攻击远距离目标时,精度没有线膛炮高。但是在直射距离内,和中近距离上,滑膛炮的精度下降不明显,但是带来的初速提高却更重要,所以滑膛炮大多应用在坦克炮和反坦克炮上。

滑膛炮还有一个优势是炮膛的烧蚀比线膛炮小,炮管寿命比线膛炮好很多。这也是为何现代大多数坦克炮采用滑膛炮的原因。

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膛线,膛线的作用是让出膛的炮弹自转,而自转的炮弹比较容易维持弹头方面,进而提高射击精度。

线膛缺点在于无法承受超高的膛压,因为要密合膛线的纹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法直接发射破甲弹和炮射导弹,注意,是无法直接发射,因为破甲弹一旦自转,喷出的金属射流就会在离心作用下发散,破甲能力就会大大降低;而导弹需要维持平稳的飞行姿态,自转会让导航系统无法正确的引导弹头飞行。

英国人弄出了一套特殊的轴承让线膛炮也能发射破甲弹和导弹。但炮弹的结构必然复杂化了。还搞出了碎甲弹,由于有自转的存在,弹丸中的塑性炸药能更均匀的覆盖装甲表现,造成更好的碎甲效果。在均质装甲的时代,破甲弹和碎甲弹可谓战车的恶梦!几乎取代了穿甲弹成为反装甲战场上的绝对主力。

但复合装甲(乔巴姆、凯夫拉)、反应装甲出现了,这两种弹丸无法对这两种装甲造成有效的伤害,于是穿甲弹回到了反装甲战场。为了能击穿防御更好的主战坦克,穿甲弹需要更高的穿深,意味着提高初速,意味着需要更高的膛压!于是滑膛炮重新被提了出来(没错,滑膛炮老早就存在了,而且比线膛炮更古老),当然线膛炮也没闲着,也在寻找着支持高膛压的方案。

滑膛炮是光溜的炮膛,炮弹飞行的稳定性则问题通过给次口径弹丸装尾翼来解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由于炮膛光滑整洁,弹体和炮膛更容易密合,膛压比起线膛炮有了极大的提高,可以发射初速更快的炮弹,非常利于反装甲作战。可发射的弹种也多了不少,包括破甲弹、导弹。

保养上的不同:炮膛的保养问题是相当头痛的,特别是线膛炮。想像一下:要把每一条膛线都清理干净!如果留下杂物,下次射击时主炮就完蛋了~而滑膛炮则要轻松一些。

使用寿命不同:滑膛炮寿命更长,能撸更多炮弹。线膛炮这个磨损比较快。

只想起这些了~

线膛炮射程远,滑膛炮近。

线膛炮精度高,滑膛炮随着距离增加精度会急剧降低。

线膛炮有弹道,滑膛炮是直射武器,全程几乎没有弹道。

滑膛炮初速很高,2000米内精度,威力都是有保障的。

线膛炮成本高,膛线在射击使用时损耗也很大,整体成本要大大高于滑膛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