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肝囊肿,通俗点说就是肝脏中的“水泡”。
绝大多数的肝囊肿都是先天性的,即因先天发育的某些异常导致了肝囊肿形成。
后天性的因素少有,如在牧区,如人们染上了包囊虫病,在肝脏中便会产生寄生虫性囊肿。
外伤、炎症,甚至肿瘤也可以引起肝囊肿。
囊肿可以是单发的,就只一个,小至0. 2厘米;也可以多到十来个、几十个,甚至也可有一个是大至几十厘米的。
肝囊肿一般是没有症状的。当囊肿长大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压迫胃肠道而引起症状,如上腹不适饱胀;也有因囊肿继发细菌感染而有腹痛、发热的。
随着影象诊断学的发展及普及,尤其是B超已列为人群体格检查的常规之一,而B超对肝囊肿的检出率可达98%,所以发现本症的不少。
肝囊肿常见的并发症是破裂出血、细菌感染、瘘及穿透,而罕见癌变。
指导意见:
如果肝功能正常,不需服药,一般也不要手术切除。除非巨大囊肿,出现压迫症状者可以手术切除。如果一旦囊肿并发细菌感染,可先用抗生素治疗,如果还是不能控制炎症,可作所谓"开窗"术。即将囊壁切去一块,引流其中液体。这种手术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
近年来有人主张将95%酒精注入囊肿,达到闭塞囊肿的目的。比较常见的肝囊肿大多是非寄生性,单发和多发的孤立性肝囊肿,与先天性的多囊肝有所不同,后者常伴有肾或其他脏器的多囊症,约50%伴有多囊肾,多囊肝的囊肿可满布肝脏,有些病人常以上腹肿块为首发症状,终末期出现腹水,门脉高压等肝功能不全的症候。
随着B超等影像学诊断方法的广泛应用及其对肝囊肿的发现,肝囊肿由过去认为少见而一跃成为常见病。单发或多发孤立性肝囊肿多为良性疾病,预后良好。
囊肿大小不等,大者直径可达数十厘米,内含2000毫升以上囊液,小者只数毫米。多数病例囊肿发展缓慢,或发展至一定程度即停止。
大多数无甚临床症状,在体检做B超时偶然发现。如囊肿较大,或有合并症,如囊内出血,继发感染,可有肝区疼痛或上腹痛及发热等感染症状。因囊肿过大压迫邻近器官,也可有腹痛,呕吐,黄疸等症状。大多数肝囊肿无需治疗,如囊肿出现压迫症状,可采用B超指引下囊肿穿刺抽液,减压,缓解压迫症状,为了预防囊液再次发生,可在囊内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