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英,现在带大家来了解一下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1921年首先发现于河南省绳池县仰韶村,由此得名,它主要分布于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境内,并延及汉水以及内蒙的南部地区。
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密集。目前调查发现的遗址达一二千处。大的遗址面积达百万平方米以上,小的也有几万平方米,其中,有的遗址作了规模较大的发掘。比较重要的遗址,陕西有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泉护村、横阵村,渭南史家村。山西有东庄村与西王村。河南有仰韶,陕西庙底沟,洛阳王湾。郑州大河村,浙川下王岗,安阳后岗、大司空村。河北有磁县下潘汪、界段营等遗址。
仰韶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相当丰富。文化堆积层很厚。遗址包含有较多房屋、窖穴、灰坑、陶窑遗迹.遗物有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以及家畜遗骨等。墓地的规模也比较大,大的墓地有几百座墓。属于发达的新石器文化。
仰韶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石器以磨制为主,加工比较精细,多通体磨光。器物种类有农业生产工具斧、锄、铲、刀、磨盘等。手工业工具有锛、凿、纺轮等。石斧比较厚重,石铲体薄而宽,石刀则以两侧带缺口的长条形为最有特色。
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少量的灰陶。器物的制法早期以手制为主,晚期出现了慢轮加工修整口沿。器物规整,火候较高,质好而精美,多有彩绘花纹。纹饰也多种多样。器物种类也较多,有炊煮饮食器皿和储容器。代表性的器物主要有圜底钵、平底碗、小口尖瓶底、卷沿曲腹盆、细颈壶、夹砂深腹罐、瓮、釜、灶等。彩陶的色彩有黑、红两色,图案有人面纹、动物纹、植物花纹和几何形花纹等。纹饰有拍印的绳纹、编织纹、指甲纹、锥刺纹等十余种。
仰韶文化虽然有基本的特征,但各地的仰韶遗存,文化面貌上也有差异,尤其是陶器特征的差异表现比较突出。根据各地仰韶文化面貌和特征上的差异,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文化区和不同的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的分区一般把关中、豫西和晋南、陇东划为一区,郑州、洛阳为一区,豫西南为一区,豫北、冀南为一区。文化类型的划分较多,其中主要的,并为大家所公认的有如下几个类型。
半坡类型这是以西安半坡遗址的下层遗存为代表。半坡遗址文化遗存分四期,以第一期遗存为代表,这一类陶器群,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有直口圜底钵、直口矮胖的尖底瓶、蒜头形细颈壶、侈口鼓腹平底罐。彩陶以黑彩为主,图案有人面纹、鱼纹、鹿纹、各种几何形纹和红色宽带纹为最有特色。拍印纹饰主要有绳纹、锥刺纹、指甲纹等。
半坡类型文化,主要分布在关中及其邻近地区。含有半坡类型文化的遗址还有姜寨、北首岭、元君庙、史家村、横阵村,以及甘肃的大地湾、山西芮城的东庄村等遗址。文化年代较早,距今约6000年以上。
庙底沟类型,这一类型以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的仰韶遗存为代表。陶器特征与半坡类型有所不同,以曲腹盆、双唇小口尖底瓶、折肩釜、灶以及釜形鼎为典型器物。彩陶多红地或白衣的黑花,图案主要以圆点、钩叶、弧线三角及曲线组成的花瓣、带状、豆荚、网格等花纹,还有鸟纹、蛙纹图案,几何形花纹较少,不见鱼纹和人面纹。花纹繁缛,拍印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
这一类型文化分布较广。在关中、晋南、陇东、郑、洛等地仰韶遗址,都可以见到这类型文化的特征。比较典型的遗址除庙底沟外,还有陕西华县的泉护村、华阴西关堡。文化年代比西安半坡类型晚,距今5500年左右。
史家类型,以渭南史家村墓地遗存为代表。典型器物有圜底或平地钵、溜肩尖底瓶、葫芦形瓶、细颈壶、平底镶等,其中以葫芦形瓶和带盖夹砂罐最有代表性。彩陶花纹与半坡类型接近,增加了鸟鱼合璧花纹,总的特征与半坡类型较接近,稍有区别,因此也有人把它归入半坡类型。分布范围和半坡类型相同,年代略晚于半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西王村类型,以山西茜城西王村遗址上层遗存为代表。它与西安半坡遗址的上层遗存有共性,故也有人称半坡晚期类型。
这一类型的陶器,典型器物有宽沿浅腹盆、圈足碗、镂孔豆、长颈凹腰尖底瓶、带流罐、大口深腹瓮等。彩陶较少,花纹也简单,多红地红彩或白彩。分布范围与半坡类型相当,年代比庙底沟类型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