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走近FinTech

走近FinTech

最近单位里发了个通知,要培养800个金融骨干英才,自愿报名加领导推荐。我仔细看了下文件之后就报了。报名材料里自然要写一些「自吹自擂」的文字,不知哪来的灵感,临时杜撰了个词儿「科技金融」,说自己一直关注和学习科技金融领域,脑子里想的确实也是大数据、智能合约、区块链之类与金融有交集的领域。

「牛」既然吹出去了,那就得充满,第一个就去得到搜了「科技金融」四个字。不查不知道,一查激动了。。。香帅老师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了科技金融,「科技金融为何如此炙手可热…」、「科技金融颠覆了什么…」,这感觉就像是…终于等到你,哈哈。

从字面看,我们很容易以为FinTech就是Fin+Tech,即以金融为核心,外加技术的辅助,从而提高金融从业者的决策效率、产生更大的价值。

然而实际已远远超过plus这么简单,因为Fin和Tech不再是彼此独立的存在,他们在一起摩擦出了史无前例的火花,成为了新的物种。

随着Fackbook,、Twitter、微信这些社交app的出现,还有苹果手机的面世,区块链的横空出世,三者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极强的化学效应。颠覆了传统金融模式的两大基本特征:

区块链让中心化的信用主体变成了分布式的信用主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让专业金融决策人员成了鸡肋,转变成了基于数据智能的决策。

这一切变化都对金融本质的认识产生了强大冲击。信用主体、金融产品、交易模式、组织形态、金融监管都会相应被颠覆、重构。

所以FinTech不是Fin和Tech的简单结合,而是彼此交融产生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混血儿”。我们要用全新的方式,不断学习,摸索前进。

另外,了解金融体系经济增长的历史,也能更好地理解FinTech炙手可热的原因。

我们首先来观察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把金融模式、经济增长阶段分为三个时代:

无论从经济还是物质上,均处以匮缺状态,所以需要集中资源发展工业化,资金均流向工业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解决物质匮乏,让物质的价格大幅降低,流向千家万户。

七十年代以后,全球进入信用货币时代,资金是可以通过信用创造的,只要大家对一家企业的未来增长有信心,那么资金支持就存在。另外,生产能力已经超过了社会的基本需求,「过剩」这个词语开始出现。

金融市场上,直接融资超过了传统银行的间接融资,硅谷和华尔街联手,造就了技术,让技术落地成为生产力。社会上出现的大量中产阶级推动了私募风投的发展,他们倾向于追踪有创造力的想法和模式。

制造业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所以服务业成为主要的发展领域。

作为个人,创造力和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因大环境的赋能,变得完全不同了。

资金如水,全球皆水量充沛。生产能力已经完全不是约束,物质极大过剩。所以已处于资金和物质双过剩的时代。

这是一个高度金融化的时代,投融资模式让人眼花缭乱。到处是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各种孵化器、孵化基金。好项目、好的产品团队像万人迷,不愁没钱。即使像搞个乐队、拍一部短视频、出版一本书,都可以用众筹、P2P这种新模式来实现,只要你的idea能吸引人。

更重要的是,全球开始进入一个在线社会的状态,数据快速积累,刺激了智能金融的出现。它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覆盖更多人群,作为这个时代下的一个普通人,想要创造点什么事儿,只要你的idea足够吸引人,模式足够好,融资不再是一个硬约束。

金融模式就像经济增长的发动机,FinTech在很多维度上对传统金融模式进行着结构重组,所以从这点上看,科技金融对未来社会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这么多人关注科技金融,更关注的是: 这种模式的改变,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的经济增长和财富?

嗯,先开个头,且待我日拱一卒地学习之,并为你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