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風吹柳花滿店香’是哪首詩??

‘風吹柳花滿店香’是哪首詩??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唐)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1.金陵:今南京。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2.吴姬:吴地的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3.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4.欲行:要走的人,指李白自己。不行: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 5.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 【诗人背景】 李白(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又称为“诗仙”。 【诗文解释】 风吹柳絮满店都是香味,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金陵的年轻朋友们多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的人都频频举杯尽觞。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赏析】 这是李白离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是古体诗,虽然短,却情意深长。全诗热情洋溢,反映了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及其豪放性格。全诗流畅明快,自然天成。语虽明浅,却清新俊逸,情韵悠长。尤其结尾两句,兼用拟人、比喻、对比、设问等手法,构思新颖奇特,借滔滔不绝的大江流水来倾吐自己的真挚感情,亲切而且深情,有强烈的感染力。 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诗人满怀别绪酌饮,“当垆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图。 “风吹柳花满店香”时,店中简直就是柳花的世界。柳花本来无所谓香,这里何以用一个“香”字呢?一则“心清闻妙香”,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同时又暗暗勾出下文的酒香。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凭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实在也唯有酒店中的柳花才会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书肆,在情景的协调上,恐怕也还当不起“风吹柳花满店香”这七个字。所以这个“香 ”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的妥贴。 首句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当垆红粉遇到了酒客,场面上就出现人了,等到“金陵子弟”这批少年一涌而至时,酒店中就更热闹了。别离之际,本来未必有心饮酒,而吴姬一劝,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能舍此而去呢?可是偏偏要去,“来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热闹场面上泼了一盆冷水,点出了从来热闹繁华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李白要离开金陵了。但是,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不能跨开大步就走吧?于是又转为“欲行不行各尽觞”,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悠然无尽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 沈德潜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唐诗别裁》)。因为诗人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所以诗中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表现了诗人青壮年时代丰采华茂、风流潇洒的情怀。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告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1)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酒肆:酒店。(2)柳花:柳絮。满店香:柳花本来不香,但风吹柳花,纷纷扬扬,觉得它香,这是因花而联想到花是香的一种主观感觉。联系下句“吴姬压酒,“自然有酒飘香。还是酒香,很可能是借花写酒,语义双关。这既点明“留别”的时节是在暮春,地点是在金陵酒肆,又极为赞美了吴姬美酒,应该多喝几杯。金陵风物如此美好,而诗人留恋之情自是不言而喻了。(3)吴姬:吴地(金陵在古代属于吴国)的女子,这里指金陵酒店的侍女。压酒:新酒初孰,压糟取出酒汁。(4)子弟:年轻人。(5)欲行:将要出行,即将要离开金陵人,迷里是指诗人自己。不行:不离开的人,即相送的金陵子弟。尽觞(shang商):饮尽杯中的酒,即干杯的意思。(6)君:指金陵子弟。东流水:指在金陵北面向东奔流的长江。(7)别意:离别的情意。之:指东流水。

[简要评析]

这首赠别诗,约作于开元十四年诗人早年漫游时。诗中生动地描写了江南酒店的热闹送行场面,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诗的开头两句,就写得很欢畅、豪爽,形象生动,意境丰美。暮春三月,杨花飞舞,金陵酒肆,吴姬劝尝。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无论是“欲行”还是“不行”的人,都是兴奋的、愉快的。诗人先从季节与氛围写起,既描述出春光骀荡、柳花飘飞的情景,又点出春香与酒香的交融散溢。构思理炙巧妙,诗人就地取譬,触景生情,又寓情于景。以含蓄的语言,道出了绵绵不尽的情意。诗人既像在问送行的友人,又像在询问读者,更像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自我表白,语意甚丰,耐人寻味。为首诗,语言浅显易懂,词句精炼含蓄,形象鲜明生动,情意真切自然。尤其是结尾句寓抽象情感于具体意像之中,通过有情与无情的联结、抽象与具体的融合,使情感表达生动可感。恰到好处,它真诚地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所以接下去的两句,用叙述的语言,简洁、明了地总写一笔惜别的热烈场面。于是最后两句,以设问方式,用眼前景物,十分巾切而自然地抒发了这离情别意的深切。如此作结,不仅形象生动,构思巧妙,而且情真意切,余韵悠然。全诗语言清新流利,具有质朴的民歌风味,是李白诗中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