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对于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硕研三、专硕研二的师兄师姐们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而对于我们前来学习借鉴经验、一睹专家学者风采的2018级研究生而言,更是收获颇丰的一个周末。接下来,谈一下参加2019届毕业生论文答辩大会的收获与感想。
答辩 一般是几位相关专业专家根据答辩者的论文对你提一些问题,同时听取答辩者的个人阐述,以了解答辩者对论文的熟悉性,由答辩者对论文的演示与讲解和答辩者对专家所提问题的回答与辩解两个部分组成,每位答辩者答辩时间应控制在20-30分钟内。
从 答辩技巧 来看,作为旁观者,能更清晰的看出答辩者的问题与不足,为自己提供经验借鉴。首先,答辩者普遍存在过度紧张的问题,如甄志平老师所说,大家脑门上都写着“我叫不紧张”。对于答辩我们理应重视与敬畏,但无需过度紧张,紧张源于不够自信,对自己的论文与演示稿不熟悉。其次,如冯老师预答辩时所说,答辩应当尽量做到脱稿,以讲述的方式介绍自己的论文研究成果。在大会总结时,甄志平老师也提到,我们的答辩“缺乏严谨,无法脱稿完成”,这一点我非常认同。答辩,本应当是答辩者对自己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如数家珍般的侃侃而谈,而实际情况则是,大多数答辩者带着过度紧张的情绪,如“作检讨”般在台上毫无感情的念着PPT。最后,就是PPT的呈现要做到规范与清晰,图、表、文字有机结合,应以图、表为主,文字辅之。此外,对答辩时间的把控能力也格外重要,应当做到时间安排详略得当,对研究重点一定要充分展示。
说完答辩技巧,再来梳理一下专家学者对于 答辩者论文 所提出的宝贵建议。(1)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是一篇文章的 “脸面”,应当反复推敲提炼,同时必须明确体现你所研究的问题与对象,一个论文题目最多出现2-3个变量。(2) 论文立论: 立论是文章的逻辑起点,起到“抓手”作用,必须充分把握自己论文的立论,并与主体相融合,打好“地基”,后面的大楼才能起的稳、盖的高。(3)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一篇论文研究的“工具”,研究方法应当选择准确、阐述详尽,研究方法的选择不能“随大流”,要根据关注的问题选择最理想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选择可适当拓宽、丰富。(4) 研究论据: 论据是否严谨,影响着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论据引用需精准,以一手文献为主,尽量避免二手文献引用。假设的提出与结论的阐述要有依有据,要“因为……,所以……”而不是“我认为……”(5) 结论与建议: 这一部分是研究的精华所在,也是专家重点关注的部分,对于结论与建议的阐述,要分点阐述,精准提炼,紧扣研究主题,2-4点最为适宜。(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应当立足“新”“核”“外”,追踪最前沿研究成果、读高质量核心期刊、广泛阅读涉猎外文文献。同时应当注意,避免大规模使用博硕论文,这样会引起专家对你研究内容创新性的质疑。(7) 问题导向与创新意识: 这一点虽然写在了最后,但却是最重要的,几位答辩专家在最后总结时,不约而同的都提到了问题导向与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也是答辩者论文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问题导向引导论文的研究方向,在论文设计之初,充分思考“论文拟解决什么问题?”“论文的研究价值”“如何做到论文的创新性”。只有把握问题导向,拥有创新意识,才能提高论文的整体质量,达到质的飞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是漫长而枯燥的,但好奇心是知识的萌芽。很庆幸,在求知路上我一直拥有着对学术的好奇与探索,引领着我一路前行!这历时近10小时的答辩过程对我来说是不断摄取养分与满足好奇心的过程,充实而有意义。祝贺各位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答辩顺利,感想各位专家老师在炎炎夏日下不辞辛苦的悉心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