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的历史背景是:
公元前206年暴秦终于灭亡了,进入咸阳受降的不是率部与秦军主力血战的项羽,而是刘邦,愤怒的项羽攻破函谷关,与屯兵霸上的刘邦形成对峙,火并一触即发。
此时,刘邦的作战处长曹无伤叛变投敌,对项羽说,刘邦想称关中王,愤怒的项羽下令,第二天一早诸侯联军吃过早饭就对刘邦部发起总攻。
项羽的叔叔项伯与刘邦的参谋长张良是好朋友,他竟然偷偷跑到刘邦军中通知张良逃跑避难,张良把项伯引见给刘邦,刘邦为了拉拢项伯,和项伯订了姻亲。
然后和张良等人主动去项羽处赔罪,面对怒气冲天的项羽,刘邦先是叙战友之情,又说自己不过是捡来的功劳,不敢称王。
一直在等候项羽率领的诸侯联军,让项羽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刘邦带来劳军的100多名随从在军营里也大肆宣传这种论调,项羽下令摆宴席,算是庆祝灭秦的庆功宴和与刘邦和解。
在宴会上,亚父范增几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都假装没看见,范增让项庄起身舞剑借机刺杀刘邦,但刘邦的亲家项伯也起身舞剑,暗暗护住刘邦,犹豫不决的项羽也不阻止这场闹剧。
张良把宴席上的事告诉在帐外等候的樊哙,樊哙闯入宴席来保护刘邦,项羽问这是谁,张良说是刘邦的车夫,可能是饿了,进来要点吃的。
喜欢壮士的项羽赏给樊哙一个生肘子和一斛酒,樊哙也趁机用发牢骚的话来说明刘邦没有称王之意,但危险始终存在,刘邦借着上厕所的机会尿逃回了霸上。
扩展资料: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宴会,刘邦通过巧妙的周旋与众人的帮助,逃回了军营,为日后争夺天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鸿门宴是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一次宴会。
直到今天,鸿门宴的故事依旧为人们津津乐道。然而,人们长期探索却又迷惑不解的一件事情是:项羽为什么没有诛杀刘邦对于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
世人多认为是项羽缺乏雄才大略的表现。到项羽后来兵败垓下、拔剑自刎,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登基称帝的结局。
认为这是项羽妇人之仁的表现,项羽优柔寡断,坐失良机,有勇而无谋;头脑简单,刚愎而自用,不听从谋士的建议,更没有看清楚刘邦和自己争夺天下的野心,被他一席好话所蒙蔽。
项羽因为自己的好大喜功、骄矜自大,大意之下放走了对手,以致酿成大患,最终失去了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