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
武德,专指以武的行为特征、以仁义为准则的修习武术之人的言行举止操守准则,武者,止戈也,中国古代师父传艺前都会指着武字对弟子讲解,武也止戈也,也就是说学武之人拿起兵器之前应该先学会放下兵器。
弟子应先通过打杂来锻炼心性,心性稳定后才能正式习武,中国古代只有兵器这个词并没有武器这个词,一般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准则、规则或规范,德即得,内得与己,外施于人,便称为德。
扩展资料:
武德,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过去,大多以“尊师重道,孝悌正义,扶危济贫,除暴安良”
武术的各拳种流派,也都订有自己的“门规”、“戒律”、“戒约”,并有“三不传”、“五不传”、“十不传”以及“八戒律”、“十要诀”等作为武德的标准,今天,也有不少学者对武德进行概括,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尚武崇德的精神”。
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一种美德”,也有的学者认为武德是“武者体现的道德”,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武德进行了概括,我们应该从伦理学的角度去定义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