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坚持就是胜利励志小故事

坚持就是胜利励志小故事

励志的小故事推荐度:

励志小故事简短推荐度:

日常励志小故事及感悟推荐度:

晨会励志小故事推荐度:

正能量励志小故事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关于坚持就是胜利励志小故事(精选13篇)

不管做什么事,一定不能半途而废,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坚持,是一种胜利;坚持,是一种美德;坚持,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坚持,是迈向成功的基石,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坚持就是胜利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1983年的一天,在纽约帝国大厦下聚集了无数的记者与围观的人,人们的目光一动不动地聚焦在大厦外部墙面上一个年轻人的身上。他一个人徒手附在墙面上,头向上仰着,眼睛直盯着大厦的楼顶。艰难而缓慢地向上攀爬着。人们为他的举动而悬着一颗心,有几次他险些从墙上滑落,大厦下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呼,有的人甚至不敢再看,工作人员也过来劝阻他不要再继续这样危险的行为,他却摇摇头,稍做休整,然后又向上攀去。渐渐地,他的身影在人们的视线中变得越来越小。最终,年轻人以徒手攀壁的方式,征服了这幢素有“世界第一高楼”之称的纽约帝国大厦。他不仅成为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创造者,同时也赢得了“蜘蛛人”的美誉。这个人就是美国的伯森·汉姆。

纽约帝国大厦实际高度为381米,即使不以徒手的方式攀爬,常人都是无法企及的。更不要说是恐高症的患者了,这对于他们简直就是神话。伯森·汉姆的胆识、魄力和勇气,使他成为无数恐高症患者追逐的对象和心中崇拜的偶像。

当时在美国恐高症患者有八万多人,他们无时无刻不被这种疾病困扰着,有的人甚至想到以自杀来解除痛苦。那么,伯森·汉姆的壮举,无疑会给恐高症患者以战胜病魔的勇气。美国恐高症康复联席会得知这个消息后,急忙联络“蜘蛛人”汉姆,打算聘请他做康复协会的心理顾问,以帮助恐高症患者解除疾病的困扰。伯森·汉姆接到聘书后,却打电话给联席会主席诺曼斯先生,让他查查会员档案中第1042号会员的情况。会员信息很快被查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会员竟然就是伯森·汉姆。

诺曼斯对此非常惊讶,他无法想像以徒手方式攀上三百多米高摩天大楼的“蜘蛛人”竟然是个恐高症患者,这太不可思议了。诺曼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决定亲自去拜访伯森·汉姆。

诺曼斯来到费城郊外伯森的住处,刚好这儿正在为伯森94岁的曾祖母举行一个庆祝会,并且还有十几名记者在场。诺曼斯有些疑惑,他在与伯森·汉姆的交谈中才知道,原来伯森·汉姆的曾祖母听说汉姆创造了吉尼斯纪录,她想为伯森·汉姆的壮举添彩。特意从100公里外的葛拉斯堡罗徒步赶来。为了不耽误行程,汉姆的曾祖母在路上一步都没有停歇,经过老人不懈地努力与坚持,最终她竟奇迹般地及时赶到了伯森的住处。汉姆的曾祖母非常高兴,但令她更高兴的是她的这一异想天开的做法,竟也在无意间创造了一个耄耋老人徒步百公里的世界纪录。人们都觉得太不可想像了。

当诺曼斯问伯森·汉姆是以何种方式克服恐高症时,他笑着说:“打算一口气儿跑完100公里也许需要勇气,但是走一小步路是不需要太多勇气的。把自己的每一步都看作起点,坚持住每一步的勇气,接着第二步,第三步……最终就能像我和我的曾祖母那样创造奇迹!”

站在一旁的诺曼斯仔细揣摩伯森的话,最终悟出伯森·汉姆登上帝国大厦的奥秘,那就是时刻记住心中的目标,一直盯住前方,不要有半点的踌躇或犹豫,并以自己的每一步的攀爬为起点,坚持住每一步向上攀登的勇气,那么必将取得成功。

在这个世界上,创造出奇迹的人,凭借的都不是一时的勇气,而是把最初的那点勇气坚持到最后。

1998年10月,我第一次主持《幸运52》时,上了台就紧张,话不知道昨说,站不知道咋站,额头冒汗,外加说话前后颠倒,表情极不自然,最后大败而归。

晚上,我在外面独自一人喝酒喝到很晚才回家。回到家,哈文见我萎靡不振的模样,她走过来跟我说:“李咏,无论你做什么,我希望你能坚持自己的个性,永远,永远。”

哈文不是第一次对我说这样的话了。当初谈恋爱时,家里每月给我的生活费是100块钱,常常半个月就把钱花完了,然后我就直接对她说:“我的钱用完了,该用你的了。”放别人,早把我甩了,可她却说:“我就喜欢你这样的个性,希望你能坚持下去。”

我还能说什么呢?出了家门,那句话就使我浑身充满了力量。我去了台里,大家都奇怪地看着我,因为昨天节目失败的阴影完全没有在我身上显现。我照常说笑,照常登台,第二次录播,那种怯场的感觉居然一扫而光,我那种“老说大实话”的说话风格引来了台下的喝彩声。我成功了。

那时候从观众到台里,许多人看不惯我,我忍着,打掉的牙,我往肚里吞。我自己有时候都想改了,但马上,我就想到了哈文那句话。是的,改了就不是我了。对我来说,一个主持人,个性非常关键,从出现在屏幕上开始,就得有让别人随便去说东遵西的心理承受力。就这样,我的主持风格定了下来:不管我长什么样,穿什么样,我都始终保持着热情真诚的态度,不管遇上谁,有话咱直说,大家一起玩。

没想到后来,喜欢我的观众越来越多,个性竟成了我节目成功的一个法宝。自从《幸运52》开播以来,这么多年我的服装款式和发型基本没变过,有人说你为啥不变,我说这就是我——李咏!

所以,无论如何,请你坚持自己的个性,这句话不止是说给别人的,同时也是别人对我最大的要求。

凌晨四点半,连夜宵摊都开始刷锅子,熄炉子,将凳子翻到小推车上,关灯收摊。

仍有工作,还不能睡。

想到父亲尚插着双臂,等待我叫苦连天,等待可以得意洋洋幸灾乐祸地说:看,谁让你不听我安排去企业当个安安稳稳的会计。一想到此,就连抱怨也不敢出口半句。

但这对我而言并不是一道选择题。

有两个姑娘的故事。

一个姑娘叫王若卉,曾经是张学友的歌舞剧《雪狼湖》的女主角。

三年前,她得了甲亢,一种让她的心跳比别人快两倍的病。医生宣布:你不能唱歌,也不能跳舞。

不,她不相信。哪怕一天只能跳两个小时,哪怕只能跳一个小时,也要坚持下去。单亲的妈妈借了一间小屋子,布置成练功房,让她练习。

可是身体在变形,脸在变形。一个青春貌美的姑娘,眼见着镜子中的自己一点一点变丑陋,一点一点变臃肿。

放弃么?决不。她只是拉上了窗帘。从此她成了一名黑暗中的舞者。只有自己一个观众的舞者。

三年后她重新登台,高歌一曲《我用所有报答爱》。

从她唱的第一个音开始,我觉得我的心都要碎了。

冯曦妤,一个屋村长大的女孩子,最最普通的香港家庭,吵吵嚷嚷热热闹闹,弟弟妹妹一大堆的大家庭。她是长女,最常见的那种非常有礼貌,帮衬家里忙里忙外的长女——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正因为是好孩子,要懂事,不能提太无理的要求,所以中学毕业就出来做事贴补家用。

可是,她爱唱歌呢。

唱歌有什么用?唱歌能填饱肚子吗?唱歌要上音乐学院,要有老师教,要有包装——总之,唱歌是个很贵的事情。

没关系,就从录音室助理开始做起好了。就这样,她16岁的时候成了一名录音助理。

后来有一天,突然有人发现她会唱歌。“你要不要唱唱看?”“真的吗?好啊!”然后就有了《我在那一角落患过伤风》,以及《无间道》中的《警察再见》。

“可是香港竞争这么激烈,你形象又不够靓,这可是个问题诶?”

后来,她来参加“声动亚洲”这个节目,在台上哭了。她哭着说:香港真的很少有机会能够登上舞台,可是,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唱歌。

我忍不住低低饮泣,捂着嘴不想让人发现。世界上的好孩子,就是那个帮助妈妈烤松饼,但妈妈却奖励给顽皮的弟弟吃的那个。世界上的好孩子,就是少了一份蛋糕,但妈妈会把唯一的蛋糕给比较会哭闹的妹妹的那个。

好孩子常常没有礼物,但是这一次,我看到她有了。这是她为了自己的梦想,得到的回报。

有个孩子问我:古越姐,你说,坚持梦想,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我想了想说:需要付出代价吗?

当一件事情,你觉得一定要做的时候,是不论如何都会去做的。不能直接干,也会迂回曲折地去做。

很多个夜里,难以入睡,焦虑像火一样灼烧着五脏:写得不够好,积累太薄弱,处事不够圆润,做事太过粗心……枕巾上尽是断发。然而尚有许多工作,失眠也有罪。

因为有人期盼着我能独当一面,因为有人抱着胸等着看我笑话,更因为有个最严苛的自己在身后鞭策着不能后退半步。所以咬着一口气,拼了命成长,要做得好一点,更好一点。

唯一困难的只是迈出第一步,然后,四面八方的力量都会推着你向前走下去。

但我仍不觉得这是代价,而更像是除了爱以外,能够证明我们真的活着的证据吧。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秋天到了,玉米地里一片金黄。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

可是收获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明天,明天她一定会把我摘走!”饱满的玉米这样自我安慰。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它一些玉米,可唯独没有摘这个玉米。明天,老婆婆一定会把我摘走!”它仍然自我安慰着。可是……从此以后,老婆婆再也没有来过。直到有一天,玉米绝望了,原来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

可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一边摘下它,一边说:“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种子,明年肯定能种出更棒的玉米!玉米姑娘终于等到了希望,明年它将儿女成群。

也许你一直都很相信自己,但接连的失败和挫折会让你泄气、信心动摇,甚至自暴自弃。在这种境地,就需要自己给自己鼓劲儿,也许再坚持一下,成功就会降临。

你是否有耐心在这种绝望的时候再等一下!偶尔的挫败乃是人之常情,健全而快乐的人洞悉世情,知道抱怨自己的际遇毫无用处。他们要做的,就是乐观地坚持自己的事业。

当别人都放弃的时候,你仍然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人活着就是等待,有等待就有奇迹,要创造奇迹,所以要等待,最稀缺的东西最值钱,要尝试,尝试,再尝试。

障碍是成功路上的弯路,迎接这项挑战,要像水手一样,乘风破浪,只抱定信念,在别人停滞不前时,继续拼搏,终有一天会丰收.不为昨天的成功而满足,因为这是失败的先兆.要忘却昨天的一切,是好是坏,都让它随风而去,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坚持到底,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不懈。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心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8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坚持了?”整个教室仅一人举起了了手。这个学生就是日后成名的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

世间最难的事是坚持。成功在于坚持。

在敌人的紧紧追赶之下,帖木儿皇帝慌不择路躲进了一间几乎马上要倒塌的破屋里。心灰意冷的帖木儿皇帝悲从心生,不禁黯然神伤起来。忽然他被一只蚂蚁吸引住了。这只蚂蚁背着一个比它大好几倍的米粒正在爬越一个小山包。但每到最高处总是连着玉米粒摔下来,蚂蚁不甘心,一次次冲锋,终于在第70次时成功了。帖木儿皇帝不禁被蚂蚁的这种精神所感动,重新振作了精神,对前途又充满了信心。

失败对意志的考验有两种结果:一种意志薄弱,被失败击得粉碎;一种意志顽强,失败被击得粉碎。

富兰克林·皮尔斯是个有韧性的人,如若不然他也不可能成功问鼎总统宝座。当他在律师界里崭露头角之际,遭受到了致命打击。虽然他也苦恼不已,但他却依然没有心灰意冷。他说如果999次尝试都失败了,他仍然要满怀信心进行第1000次冲击。有这样一种坚韧精神的人,世上几乎没有什么事可以难住他,这种强大意志力可以摧毁一切。

“虽然说连瑞普雷、巴达维亚等老实人都认为西斯·格兰特是个极为普通的孩子,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哈姆林·加兰说,“无论如何,一个年仅13岁的孩子独自驾着马车成功穿过无人烟的地带都算个奇迹。他依靠自己在机械方面的超前领悟能力把人力无法挪动的木头装进马车;他尝试着解决遇到的所有数学问题,他不会为了少干点活而投机取巧或大发脾气;他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训练出了一匹让自己随心所欲使唤的马;他还做到了正直、友善、忠诚而远离欺骗。像这样的孩子表面上看来虽很平凡普通,甚至有些愚笨,但是他真正的价值是一般人难以看到的,他具备了必备的优秀品质、天生的聪明才智,以及好学上进的生活态度,再加上坚韧的意志力,这些注定了他生命中将铸造辉煌。”

格兰特在16岁时就意识到了退缩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而且是不可挽回的。因此他在着手制订计划或准备行动之前,都告诉自己,向前,向前,再向前。格兰特有一颗无畏无惧的心和一股勇往直前的锐气。他意志坚定,面对挫折谈笑自如。他从不空许诺言,从来都是说什么是什么。如果他告诉你:“我能做那件事”,那就意味着他对完成那件事有十足的把握。

艺术家弗兰克·卡本特在白宫创作《〈独立宣言〉的签署》时受到了格兰特的有益影响。原来,那段时期弗兰克非常焦躁,他突然想起了格兰特,就问一名工作人员:“你了解格兰特将军吗?他最大的特征是什么?”那个工作人员想了想,回答道:“格兰特将军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和强大意志力,一旦确定了目标,就会集中全部力量勇往直前,直至达到目标。”

林肯在年轻的时候就立志做一个有大众影响的人,为此,他积极汲取知识。为了练习演讲,他每天要徒步走上七、八里路去一个辩论俱乐部,林肯戏称这种训练为“实践辩论术”。

为了学习英语语法,林肯向校长蒙特·格雷厄姆征求意见。

格雷厄姆校长说:“要想学习语法,只有去一个学习班,可这个学习班距离这儿至少有6英里。”

林肯顾不得再听格雷厄姆校长说些什么,马上辞别了校长,径直朝那个学习班赶去。很快他借来了几本科克汉姆语法书。从此林肯专心致志投入到学习语法中,他把所有的休息时间都用上了。他还叫上格瑞尼帮他“学习”,格瑞尼拿着书,林肯照章背诵。在遇到理解不了的地方,林肯就会找格雷厄姆校长解释。

林肯高度的学习热情感动了很多人,格瑞尼无偿借书,格雷厄姆校长义务帮忙,就连村里的木匠也时常给林肯一些刨花,每天晚上,林肯就用木匠师傅送的刨花点火照明学习,很快林肯就掌握了全部语法,并能熟练应用。

林肯就是以这种态度学习他认为该掌握的“科学的东西”,在学习的过程中,林肯还认识到只要做到全力以赴,没有完成不了的事。

小时候的丹尼尔·韦伯斯特同别的孩子一样平凡普通,人们也并未多关注他。在进入新汉普郡的埃克塞特学院学习没几天,丹尼尔就哭着回来了。一个邻居问他为什么哭,丹尼尔说他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在他向全班申述了自己的伟大梦想后,遭到了全班同学的耻笑:“一个成绩最差的劣等生的白日梦。”韦伯斯特伤心极了,他决定弃学回家。这个邻居听后说:“韦伯斯特,做人不能没有意志力,更不要随意放弃,如果你现在放弃了学业,我敢保证你要后悔一辈子。听我的话,丹尼尔,回到学校去,努力学习。”韦伯斯特想了想,重新回到了学校。

不久以后,丹尼尔的成绩开始直线上升,很快名列前茅,并且一直保持了下去。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之所以经常遭受着失败的打击,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走得不够远,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应该掌握的东西,就急于尝试,所以遭受失败是完全正常的事。

美国国家专利局里经常堆满了一些马上要成功的.发明产品,只需要发明者再稍稍努一下力,情形就会大为改革,结果也会截然不同,但差就差在那一点点上。

王莲香是某军工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多年来一直在与蓄电池打交道。她看到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对环境有着巨大危害的产品,从此就有了消除铅酸污染的想法。

然而要解决世界化学界全力攻关都未见成效的难题,对于既无投资,又无场地,还缺乏专业知识的王莲香来说,谈何容易。

然而,生性刚毅的王莲香冷静地评估了自己的情况:虽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这么多年来对产品的了解,使她比许多研究人员更“专业”;虽然缺乏资金,但她认定自己的设想极富价值,就算遇到困难,自己也能克服,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

没有场地,她家那间十三平方米的小屋便成了实验室,桌上、地下到处摆满了瓶瓶罐罐。

没有经费,她变卖了家产换取现金。王莲香本来家底还算丰厚,但不到几年时间便被她折腾完了。她不仅耗尽了家中的全部积蓄,还卖掉了丈夫从国外买来的高级摩托车、彩电、冰箱、收录机乃至心爱的衣物。当家里再也找不出一件比较值钱的东西时,她只好冒险向人借钱来搞试验。

她不分日夜地强化自己的化学知识,查阅凡是能搞到手的一切资料。本可在艺术上大显身手的大儿子也被她说服改学了化学,对蓄电池颇为精通的丈夫也成了她的技术顾问。

为了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王莲香常忘了洗脸,忘了吃饭,也几乎忘了做母亲的责任,两个儿子也常跟着她饿肚子。

为了解决胶体电解质的稳定性问题,王莲香不顾身体有病,四处奔波求索。国内哪儿有类似产品,她就跑到哪里去考察。几年内,她跑遍了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为了检测高能胶体电解质的低温性能,她在寒冬腊月到内蒙古通辽去做试验,晚上住的是没有取暖设备的房间,白天做耐寒检测,把王莲香冻得手脚生疮。

为了寻找蓄电池的最佳配方,她与家人一起测试了整整四十个月,每天要不间断地测二十四次,仅记录就写满了近百本。

王莲香最终获得了成功。一种高能、无污染、无腐蚀性、耐低温的胶体蓄电池问世了,该产品不仅能满足各种设备的大功率需要,而且寿命是铅酸蓄电池的三倍还要多。

曾经有人说,成大事者必经以下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我想说的是:事无大小,只要你还在坚持,成功的曙光终会毫不吝啬地照向你。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1987年,她14岁,在湖南益阳的一个小镇卖茶,1毛钱一杯。因为她的茶杯比别人大一号,所以卖得最快,那时,她总是快乐地忙碌着。

1990年,她17岁,她把卖茶的摊点搬到了益阳市,并且改卖当地特有的“擂茶”。擂茶制作比较麻烦,但能卖个好价钱,她也总是忙忙碌碌。

1993年,她20岁,仍在卖茶,不过卖茶的地点又变了,在省城长沙,店面也由摊点变成了小店。客人进门后,必能品尝到热乎乎的香茶,在尽情享用后,他们或多或少会掏钱再带上一两袋茶叶。

1997年,她24岁,长达十年的光阴,她始终在茶叶与茶水间滚打。这时,她已经拥有37家茶庄,遍布于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们一提起她的名字莫不竖起大拇指。

2003年,她30岁,她的最大梦想实现了。“在慢慢习惯于喝咖啡的潮流下,也有洋溢着茶叶清香的茶庄出现,那就是我开的……”说这句话时她已经把茶庄开到了香港和新加坡。

故事虽短,内涵颇深,一件事,只有始终坚韧不拔地去做,无谓任何艰难险阻,不左右摇摆,不顾左右而言它,才能披荆斩棘,在一千次的跌倒后又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事实上,我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放大困难,使得我们产生畏惧之心,没有了乘风破浪的豪情与气魄。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直面困难的勇气。面对着被自己放大了的困难,我们需要有的就是坚持的精神,或许只是一瞬间的坚持我们就挖掘了自身潜能,造就了一个全新的自己。有时做一件事就像是跑400米,当你已经跑过300米,面对着那已出现在眼前的终点线时,你实际上并不需要多想,要做的就是再加把劲,冲过去,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成绩。

坚持是一种信念,让你有不怕困难、奋勇向前的勇气;让你有乘风破浪、直击沧海的豪情;让你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所以我们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走下去,不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蹉跎无限的光阴。只有如此,到暮年之时,细细回想起来,才不会有年华虚度、韶华易逝的感慨。

在小泽征尔舞动着魔幻动感双手的瞬间,音乐的灵魂已经站在了我们面前。

1994年,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回到出生地沈阳,他决定指挥辽宁交响乐团上演《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乐团团长后来回忆说:“第一天,在排练完第四乐章快板后,小泽的脸色骤然沉了下来,紧皱眉头,低沉地自语道:怎么会这样?这样的乐团怎么去演出?忽然,他将指挥棒重重地敲了一下乐谱架后说:从明天起,我们进行个人演奏过关训练。我当即懵了。这等于在说,每个人需要从基本功训练起。这绝不是大师级指挥家做的事。这时,等候在演练厅的地方官员要与他商量安排接见和宴请事宜,小泽一一谢绝。他说,我这次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送给沈阳市人民一台满意的交响乐。我不想见任何与音乐会无关的人。”

“此后,每天训练6个钟头。到了第三天下午,小泽实在太疲劳了。他先是蹲在地板上指挥,后来,干脆就跪在地板上指挥,脸上的汗水挥洒在乐谱和地板上,他一次次地纠正第一小提琴手,可还是难以过关。望着大师被汗水浸透了的头发,一脸的疲惫,第一小提琴手心中难受极了,先是流泪、抽泣,后是失声哭了起来。‘大师,对不起,您另选他人吧,我不行。’在场的人都以为大师会发火。不料他却十分平静和悦地说:你行,只差一点点。请再来一次。当她拉完一遍,大师捋起头发:谢谢,请再来一次好吗?就这样,当第一小提琴手过关时,她已经泣不成声。大师大口喘息着接过毛巾笑着说:你们都行,谁也没有理由泄气……”

除了天分,小泽拥有更多的是勤奋。日本作曲家武满彻曾经在小泽寓所住过一段时间。目睹了大师的勤奋,他说:“每天清晨四点钟,小泽屋里就亮起了灯,他开始读总谱。真没想到,他是如此用功。”原来,小泽从青年时代就养成晨读的习惯,一直坚持到今天。

“我是世界上起床最早的人之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常常已经读了至少两个小时的总谱或书。”小泽说。

克尔曾经是一家报社的职员。他刚到报社当广告业务员时,对自己很有信心,他给经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广告费抽取佣金。经理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他列出一份名单,准备去拜访一些很特别的客户。公司里的业务员都认为那些客户是不可能与他们合作的。

在去拜访这些客户前,克尔把自己关在屋里,站在镜子前,把名单上的客户念了10遍,然后对自己说:在本月之前,你们将向我购买广告版面。

他怀着坚定的信心去拜访客户,第一天,他和20个不可能的客户中的3个谈成了交易;在第一个星期的另外几天,他又成交了两笔交易;到第一个月的月底,20个客户只有一个还不买他的广告。

在第二个月里,克尔没有去拜访新客户,每天早晨,那拒绝买他的广告的客户的商店一开门,他就进去请这个商人作广告,而每天早晨,这位商人却回答说:不!每一次,当这位商人说不时,克尔就假装没听到,然后继续前去拜访。到那个月的最后一天,对麦克已经连着说了30天不的商人说:你已经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请求我买你的广告,我现在想知道的是,你为何要坚持这样做。

克尔说:我并没浪费时间,我等于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我一直在训练自己在逆境中的坚持精神。那位商人点点头,接着克尔的话说:我也要向你承认,我也等于在上学,而你就是我的老师。你已经教会了我坚持到底这一课,对我来说,这比金钱更有价值,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买你的一个广告版面,当作我付给你的学费。

人生哲理:

面对失败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才有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其实我们每个人需要的就是,在困难面前在坚持一下而已。

当亨利·沃德·比彻还是个小男孩时,他从学校的一堂课上获得了一个一生受用不尽的教训。

这天,老师把小比彻叫到讲台前,要求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彻是个勤奋的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比彻信心满怀地开始了。可刚背了个开头,比彻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字—不。比彻停顿了几秒,犹豫着继续往下背。可几分钟后,比彻的背诵又被老师一连几声“不”给打断了。比彻慌神了,他变得结结巴巴,背诵再也进行不下去了。比彻耷拉着脑袋,回到座位上,羞得抬不起头。

另外一个同学被老师点名背诵课文。老师故伎重演,不时地用“不”打断他的背诵,但他依然坚持着,不紧不慢,直到背完课文。当这位同学回到座位,老师高兴地为他鼓起了掌,并表扬他说:“你做得很好!”

小比彻再也坐不住了,他站起来,愤怒地向老师抗议:“我刚才背诵的和他一样好,我并没有出错。”老师微笑地注视着他,问道:“那你为什么不坚持下去?”

老师站回讲台,用坚定的声音对全班同学说:“我希望你们在这一节课上能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当世界在向你说‘不’的时候,你要做的是相信自己,对自己坚定地说‘是’,并用行动证明给世界看。”

老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小比彻的心,凭着自信和努力,长大后的比彻成了一名备受尊敬的牧师,后来他成为了19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人物之一。

我们置身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用各种各样的声音对我们重复着说“不”。“不,你办不到”、“不,你错了”、“不,你太年轻了”、“不,你的教育背景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不,你的想法很不现实”……这一声声的否定,毫不留情地吞噬了许多人的雄心壮志,也浇灭了无数热情和自信。可是,当你的耳畔再响起类似的声音,当世界向你说“不”的时候,请记住那位老师的话—你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

她出生在一个较为偏远的山村,在那里,村民依旧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家也不例外。作为几个孩子中最大的她,从小就要承担起帮爸爸妈妈料理家务、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虽然生在简单的山村,但是她并没有重走先辈们简单的人生之路,只因她有一位思想开明的父亲和一位默默支持她的母亲。他们并没有因为她是女儿而轻视她,而是一直鼓励着她。在那个盛行“重男轻女”的年代,即使每天粗茶淡饭,她也是幸福的。

六岁,是儿童背起书包上学的年龄,她自然是很想去的。然而,家里却连个新书包都买不起,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的小朋友背著书包去上学。此时的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个书包,然后和其他孩子一起去上学。但她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好妈妈,用几件破旧的衣服拆拆补补,竟连夜赶制出了一个花布书包。第二天,她亦如愿以偿地背上了“新书包”走进了学校。在那个只有几间简陋的砖瓦房的学校里,她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从此更加努力刻苦了。

光阴似箭一般过得飞快,转眼便到了升学的年龄。而她却不幸以两分之差与市重点中学擦肩而过。但她并没有气馁,反而比小学时更加努力。因为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无论在哪都能考上好大学。也正是因为这样,她遇到了人生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人。最初,她学的不是很好,偶尔也会气馁,甚至想过放弃。就在这时,老师如天使般降临在她的身边,一直鼓励她、支持她。慢慢地,她的学习步上了正轨、成绩也越来越好,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名。学习上的成功使她摆脱了家庭背景带来的自卑,取而代之的是那满满的自信,变得阳光开朗。

若将人生比作航海,那么自身的努力就是推舟的前进的动力,而他人的教导就是那茫茫黑夜中指引方向的明灯。那位老师便是她人生中的指向灯。老师曾经给她讲过一个“游向太阳的金鱼”的故事,故事中的金鱼因为天寒地冻担心会死亡,所以一直游向太阳。即使在黑夜,它也没有放弃心中的太阳,最终迎来了温暖的黎明。

故事虽简短,其寓意却精炼而深刻:不放弃希望,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能成功。

在老师的帮助下,她进步很快,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她的心中也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考上大学,实现鲤鱼跳“农”门的梦想,于是便不断努力并朝着它前进。连复习资料都没钱买的她就经常借同学的抄,即使手疼的握不紧笔也不曾放弃。

皇天不负苦心人,她以300分的好成绩被重点高中录取,成了村里第一个考上省重点的女孩子。同村人终于不再挖苦她的父母,反而投来羡慕而又微带着些许的敬佩的目光。她的父母从此更加拼命去赚钱,并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经过多年的努力,她已不再是那个带着空瓶子走在路上的人了,她的瓶子已然装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如知识,信念。

她的认真与努力使她很快在学校创办的实验班里站稳了脚跟。每天重复着三点一式的生活,埋头写作业,然后循环往复地,做题,考试,再做题,再考试,就这样过了两年。终于,那段最紧张而又最珍贵的岁月到来了,每天在题山题海中奋战的她经常废寝忘食。漫天飞舞的试卷,铺天盖地的练习让她目不暇接。于是她成了班上第一个进教室自习和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人,风雨无阻。

曾经有许多同学问她:“是什么让你有那么大的毅力坚持下来?”她说:“放弃与坚持只不过一念之间,而忍得了寂寞,才能看见繁华。”她深深地相信,多年之后的那个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努力的自己。

朝着心中那个目标不懈努力的她终于梦想成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成为了全村的第一个大学生的她是父母的骄傲,那张滚烫镶金的录取通知书是对她多年努力的肯定。她终于做到了,终于成了自己人生的导演。由此可见,人虽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成功。

世上成功的路有千千万,不同的人亦或有不同的道路。成功与否,不在于选择了什么道路,而在于一旦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就该风雨兼程,不要彷徨,不要犹豫。只有坚定地走下去才能成功,才能书写自己的辉煌人生。

来到深圳打工,几经周折,我到了一家大公司当保安,职场坚持不懈的小故事。公司规定,由于停车位有限,只有公司的管理层才可以把车开进内部停车场,而每天早上,在大门值勤的4名保安,在车辆驶入时,要向这些管理人员敬礼。

我们几个新来的保安在接受培训时,练习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敬礼礼仪。

我们一遍遍地对着训练场上的树木敬礼,想象那就是我们致敬的对象。在接受训练的人中,我的姿势最标准,态度也最认真,教官好几次称赞说,只有我敬礼最用心,是带着感情在做。训练结束后,我被选定在新保安中值第一班岗第一哨位,教官满怀期待地对我说,十几个人一个月的训练成果,就靠我来展示了。

这句话让我紧张了很久,上岗第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整理好了服装器械,把皮鞋擦得锃亮,可谁知道天公不作美,我刚一上岗就下起了雨。雨点打脏了我的皮鞋,也打湿了我的心情。站在太阳伞下,我十分沮丧,正在暗想为什么自己事事都这么倒霉时,一辆银灰色的轿车向大门驶来,我忙挺胸、收下颚,敬了一个非常标准的举手礼。开车的是个戴眼镜的小伙,年龄和我差不多大,他面无表情地开着车,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目光。当他的车子从我面前经过时,溅起了一些雨水,我的裤腿被打湿了而他毫无知觉,径直把车开进了地下停车常

我的心情一下子糟到了极点,一种冲动在胸中翻滚,好几次我想脱下那身保安服,一走了之。可我还是忍住了,虽然我和那个戴眼镜的是同龄人,但是此时此地,我们毕竟是不平等的。

忍住了第一口怨气,以后的心态,就慢慢地变得可以调控。安保部长的话,开始在耳边洪钟般回响:在公司,一切都是平等的,只有你自己觉得不平等时,不平等才会产生。也是,相对于为公司创造的价值,我肯定不如“眼镜”,既然如此,我就没必要在他开车从我身边经过时,因为他的忽视而愤愤不平。

从那以后,“眼镜”成了我职场生涯中的第一块磨刀石,每当看到他的银色小车出现时,我就会不自觉地感到紧张和压抑,我恨那种感觉,可又竭力克制着那种感觉,向他敬礼。而每次我顺利地完成我的职责后,我的心情又会舒畅起来,感觉我又努力应付了一件不好应付的事情,我虽然比不上他,可我至少战胜了自我。

久而久之,这种由妒忌、自卑、敏感交织而成的复杂心理,渐渐地消失了。我开始很坦然地面对“眼镜”,甚至在他有时向我投来很鄙夷的眼光时,我都会心态平静、表情自然地向他敬礼。因为工作认真负责,我很快被加了薪,部长在祝贺我劳有所获时,他并不知道,其实我内心深处真正满意和自豪的收获是: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别人的成功。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公司,到别的地方继续漂泊。15年后的一天,我坐上一列北上的火车,去跑一笔很麻烦的业务。在软卧包厢,我意外地遇到了“眼镜”,当我兴奋地向他打招呼时,他竟然没有认出我。看着他茫然尴尬的表情,我提醒他:我就是以前那个瘦保安呀,在公司门口向你敬礼的那个,那时你从我跟前经过时,经常鄙视的那个!

他的脸一下子红了: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了,不过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从没有鄙视过任何人呀,如果你觉得我的目光不友好的话,可能是我看人的习惯有些不好吧!

我和他聊了起来,人生、事业、价值,还有理想。

他突然问我:你那时在公司当保安,主要工作是做什么呀?

我笑了:那时我的工作,就是向你的工作致敬!

他听后愕然了:这,这真的可以算做一种工作吗?我告诉他说:算,因为我确确实实那样工作了一年,并且从中得到益处:我知道了自己的低微,但这种低微并不是妒忌别人的发达,而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收获,已足以让我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