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腹痛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腹痛便血的原因有哪些

腹痛、便血的原因有很多,非病理因素一般包括饮食结构不当、药物使用有误等;病理因素则包括消化性溃疡、胆道出血、细菌性痢疾、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具体如下:

一、非病理因素

1、饮食结构不当

日常饮食过于辛辣刺激、坚硬、不易消化,或者是长期大量饮酒等,患者可因为胃肠道蠕动变慢、胃肠黏膜受损而有腹痛、便血、恶心、呕吐等症状,通常调整饮食后,症状可以恢复。

2、药物使用有误

如果长期滥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以及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泼尼松等,可能会引起消化性溃疡、出血,进而导致腹胀、腹痛、胃部灼烧感、便血等症状,通常在调整或停止用药后,症状可以恢复。

二、病理因素

1、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引起的腹痛常见于上腹中部,多为隐痛感、胀痛感、灼痛感等,当上消化道血管被溃疡侵蚀后,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进而导致便血。出血量较少时,便血以便隐血、黑便症状为主;出血量较多时,排便可发现鲜血,同时患者还会有呕血、贫血、消瘦等现象。

2、胆道出血

胆道创伤、结石、肿瘤等均会引起胆道出血,由于胃肠道出血,患者可有呕血、便血症状。胆道出血时,由于胆道压力增加,可引起胆绞痛,所以患者也会有明显的腹痛感,同时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黄疸等相关症状。

3、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腹痛以左下腹部疼痛为主,除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外,患者还会有阶段性的腹泻症状。腹泻起初为稀水样便,持续1~2天后可变为黏液脓血便,排便量虽然少,但每日多则可达到排便数十次,主要是志贺菌感染导致肠黏膜炎症、坏死及溃疡所引起。

4、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能与肠道缺血、产生B毒素的产气荚膜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腹痛起初以脐周局部阵发性绞痛为主,之后可转为整个腹部的持续性疼痛。发生腹痛后可伴有腹泻症状,粪便可发现鲜血或者是暗红色血块,同时伴有恶臭味。

5、肠套叠

肠套叠以婴幼儿群体为主,腹痛可呈间隔期发作,发病初期排便正常,多数患儿会在发病后6~12小时左右排出果酱样黏液血便,同时可伴有腹部包块、呕吐、高热、脱水等症状。

6、其他

患有直肠相关的良恶性疾病,如直肠息肉、直肠癌,以及溃疡性结肠炎、肠系膜血栓、肠系膜栓塞等疾病,均可能会发生腹痛、便血等症状,应注意加以鉴别。

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表现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普外科等科室就诊,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胃镜检查、结肠镜检查、腹部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等,明确具体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