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澧县

澧县

历史地名

1913年改澧州置,属湖南武陵道。治所即今湖南澧县。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北邻湖北省。属常德市。面积2075平方千米。人口87.8万。辖14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澧阳镇。《太平寰宇记》澧州:“州在澧水之北,故取为名。”隋开皇九年(589年)析石门县置澧阳县,治所在澧阳县东南太和南村,即今县城东南7千米邢市村;为澧州治。唐大历十四年(779年)迁治所至今县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州、县治所寄寓陶家市山砦,寻复旧。元属澧州路,路、县同治。至正十六年(1356年)移治新城,即今津市市新洲镇。明洪武初迁回故治,属澧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降府为州,澧阳县省入,属常德府;三十年属岳州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澧州直隶州,属湖南布政使司。1913年废州,改称澧县,治今址。1914年属武陵道,1916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常澧专区。1950年属常德专区,析置县级津市市。1952年撤销津市市入澧县,县人民政府迁驻津市镇。1953年复置津市市。1954年县人民政府迁返县城。1963年复撤津市市入澧县。1968年属常德地区。1979年再置津市市。1988年属常德市。地处武陵山向洞庭湖盆地过渡地带。西北地势较高,多丘陵和山地。澧水及其支流涔、澹、道水和松滋河流贯全境,并有七里湖等湖泊。属北亚6*热带湿润气候。农业主产稻、棉花、油菜籽等,兼产小麦、大豆、薯类、麻类、茶叶、柑橘等,并产蜂蜜及鱼、虾。矿产有盐、煤、石膏、石灰石、铁、磷、硫黄、芒硝、重晶石、石英等。有机械、纺织、采矿、建材、化工、酿酒、食品加工等工业。焦柳铁路纵贯县境,设金罗站。207国道、澧松、澧津等公路为主干线,辅以县城为中心向各乡、镇辐射的公路网,县境乡、镇间互通公路。澧水常年通航,西溯石门、慈利,东航津市、长沙等地。纪念地有澧阳镇和平街蒋翊武诞生地。古建筑有县城文庙、车溪乡余家牌坊、宜万乡花瓦寺塔,古迹有仙眠洲李群玉《水竹居》遗址、梦溪镇三元宫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及西周城墙遗址。

澧的字典解释 澧 lǐ 〔澧水〕水名,在中国湖南省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村名。在山东省兖州市西北部。属新驿镇。人口 4009。周安王二年前400年为桑丘城,后称乘丘。乘丘亦称顿丘,故村名顿村;后分东西两村,此在东,称东顿村。主产小麦、玉米、大豆、甘薯。山东通志亦有“古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