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察言观色
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译文:所谓达,就是品质正直,遇事讲礼,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谦恭地对待他人。
二、调兵遣将
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三、粉身碎骨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译文:生平的愿望,今天得以实现,即使粉身碎骨,我发誓绝不丢开你。
四、旁敲侧击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
五、道听途说
道、途:路。 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类似摇头晃脑的词语有:
一、挤眉弄眼 [ jǐ méi nòng yǎn ]
1. 【解释】:用眼睛、眉毛示意。
2. 【出自】: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一折:“挤眉弄眼,伶齿俐牙,攀高接贵,顺水推船。”
3. 【示例】:不料偏又有几个滑贼看出形景来,都背后~,或是咳嗽扬声。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二、龇牙咧嘴 [ zī yá liě zuǐ ]
1. 【解释】: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2.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3. 【示例】:糜两岸上的狗,吃死尸都吃红了眼,见了生人就~。 ◎峻青《秋色赋·故乡杂忆》
三、指手划脚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1.【解释】: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
2.【出自】:出自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划脚,剖说那事。”
3.【语法】: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四、评头品足 [ píng tóu pǐn zú ]
1. 【解释】: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2. 【出自】:清·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太度,评头品足,少不免要乱哦几句诗出来了。”
3. 【示例】:你应该多干点实事,不要总~。
五、龇牙裂嘴 [ zī yá liè zuǐ ]
1. 【解释】:露出牙,张开嘴。形容凶狠难看的样子。
2.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七回:“杨雄、石秀都跟出前厅来看时,只见杜兴下了马,入得庄门,见他模样,气得紫涨了面皮,龇牙露嘴,半晌说不的话。”
3. 【示例】:吃饭一拿起饭碗,就~装鬼脸说:“怎么净吃小米,还不敌猪食。人家那边一天两顿面,我还嫌不合口味。” ◎杨朔《熔炉》
交头接耳
[jiāo
tóu
jiē
ěr]
[释义]
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东倒西歪、披头散发、赴汤蹈火 、摇头摆尾、指手画脚
花言巧语、甜言蜜语、张牙舞爪,承上启下,承前继后,
打情骂俏,煽风点火,举手投足,杀鸡儆猴,吹胡瞪眼,
欺上瞒下,载歌载舞,摇头晃脑,开天辟地,劳民伤财,
惊天动地
东倒西歪、披头散发、赴汤蹈火 、摇头摆尾、指手画脚
花言巧语、甜言蜜语、张牙舞爪,承上启下,承前继后,
打情骂俏,煽风点火,举手投足,杀鸡儆猴,吹胡瞪眼,
欺上瞒下,载歌载舞,摇头晃脑,开天辟地,劳民伤财,
惊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