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组词有:飘泊,飘带,飘荡,飘动,飘浮,飘零等等。
一:飘泊[ piāo bó ]
1. 指船只飘流停泊。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 煇 顷在 泰州 ,偶 倭国 有一舟飘泊在境上。”
2. 比喻东奔西走,行止无定。
《魏书·袁式传》:“虽羁旅飘泊,而清贫守度,不失士节。”
3. 飘落。
唐 韩愈 《杏花》诗:“今旦胡为忽惆怅,万片飘泊随西东。”
二:飘带[ piāo dài ]
旗帜、衣帽等物上做装饰用的带子。
杨朔 《三千里江山》头:“爷爷足有七十岁,胡子雪白,穿着件对襟白袍子,迎面结着飘带。”
三:飘荡[ piāo dàng ]
1. 亦作“ 飘汤 ”。在空中随风摆动。
南朝 梁 吴均 《梅花落》诗:“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
2. 在水面上随波浮动。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
3. 指被水冲走。
《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 智伯 ﹞回视本营,波涛滚滚,营垒俱陷,军粮器械,飘荡一空。”
4. 飘泊无定;流浪。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一:“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5. 形容感情不平静或欲念冲动。
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非将 吴会 远,飘荡帝乡情。”
6. 见“ 飘荡 ”。
四:飘动[ piāo dòng ]
飘荡流动。
张志民 《大庆的青纱帐》诗:“说是梦境吧,麦浪在眼前奔腾,仔细闻一闻哟,油香在麦海的浪尖上飘动。”
五:飘浮[ piāo fú ]
1. 飘飞;飞翔。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若将言之未发兮,又气变而飘浮。”
2. 指水漂流或物体在水面上漂流浮动。
唐 韩愈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控带 荆门 远,飘浮 汉水 长。”
3. 浮现。
徐迟 《牡丹》:“男人脸上,飘浮着一丝看不见的微笑。”
4. 飘泊。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
六:飘零[ piāo líng ]
1. 指轻柔物随风自空中降落。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流风惨冽,素雪飘零。”
2. 飘泊流落。
唐 杜甫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赴广州》诗:“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3. 散失。
《北史·儒林传下·刘炫》:“故友飘零,门徒雨散。” 唐 孟郊 《老恨》诗:“无子抄文字,老吟多飘零。”
4. 凋谢;凋零。
唐 卢照邻 《曲池荷》诗:“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5. 衰败貌;破败貌。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争奈家业飘零,无升合之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