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辽宁舰历史

辽宁舰历史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982年5月7日,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苏联共产 ... ... 会和 ... 会议做出了按照1143.5设计方案建造第三代载机巡洋舰的决定。

于当年9月开工后。 1983年苏联军方决定建造第二艘航母“定单106”,同样由当时乌克兰联盟共和国的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承建。

1985年12月4日,“定单106”在造船台安家落户。到了1988年,“定单106”船体建造成功,并于当年11月25日下水。

1990年7月, “定单106”被命名为瓦良格(Varyag)号,以纪念在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沉没的瓦良格号巡洋舰。截至1991年11月,瓦良格号的建造率已达68%。

1998年3月中旬,创律集团以两千万美元购入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准备将其进行改造。 1999年7月,创律集团雇用一艘拖船,拖着瓦良格号开始了漫长的航程。

2002年3月3日,瓦良格号航母终于抵达大连。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号被拖进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开始由中国人民 ... 更改安装及继续建造。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 扩展资料: 辽宁号航空母舰(代号:001型航空母舰,舷号:16,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 ... 海军隶下的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也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

2013年11月,辽宁舰从青岛赴中国南海展开为期47天的海上综合演练,期间中国海军以辽宁号航空母舰为主编组了大型远洋航空母舰战斗群,战斗群编列近20艘各类舰艇。 这是自冷战结束以来除美国海军外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单国海上兵力集结演练,亦标志着辽宁号航空母舰开始具备海上编队战斗群能力。

2018年4月12日,辽宁舰编队亮相南海大阅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辽宁舰。

1999年,中国购买了瓦良格号,于2003年3月4日抵达大连港。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号被拖进大连造船厂的干船坞,开始由中国军队更改安装及继续建造。 ... 的目标是对此艘未完成建造的航空母舰进行更改制造,及将其用于科学研究、实验及训练用途。

辽宁舰上的武器装备正在提升,在未来的航母编队很可能会以类似于美国航母编队中的佩里级与斯普鲁恩斯级的混合体,扮演中近程防空与反潜的角色。综合来看,以辽宁舰为核心的航母战斗群,综合作战能力将会出现质的飞跃。它的主要活动范围应该是处于第一至第二岛链之间,进可攻,退可守,将能对本国利益区进行有效保护,同时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一定程度的威慑作用。当辽宁号航母最终启航,它将提升 ... 海军在争议海域上空的巡逻能力。中国争议海域远离中国大陆,更重要的是,它似乎能很好的胜任这个任务。据报道,中国从乌克兰为辽宁号航母购买了涡轮发动机。尽管毫无疑问,这优于任何一款中国国产的军舰发动机。但从西方的标准衡量,乌克兰的发动机仍然不够可靠。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元帅”号也安装了乌克兰的涡轮发动机,但却一直饱受推进问题之苦,使得它30年来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维修。当它航行的时候,一艘大型拖船常常尾随,以防出现故障。如果,“辽宁”号也同其姊妹舰一样;那么,它的结果可能上演“波将金村”的海军版,涂有华丽的外表,但内部却不牢固。台湾省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丁树范指出:“由于中国的利益正在全球扩张,中国海军需要进一步向外走。”如果真的是这样,中国或许只能寄期望于辽宁号之后的航母。所以,辽宁舰虽然厉害,但是太弱(所以俄罗斯才会把它扫地出门),只是一个空靶子。不过国际形势在变化,天知道未来会发是什么呢。

一、建造 1982年5月7日,经过反复酝酿和讨论,苏联做出了按照1143.5设计方案建造第三代航母的决定。

9月,“定单105”(1143.5设计方案的工厂编号)第一艘航母首先在黑海造船厂造船台开始建造。第二年,决定建造“定单106”第二艘航母。

二、搁置 随着苏联解体和乌克兰独立,瓦良格号航母变成了乌克兰的财产,但依然在俄罗斯海军战斗编成之内。若要完成瓦良格号剩余的32%建造工作,至少需要2亿美元资金支持。

对于捉襟见肘的乌克兰来说,根本没有能力拿出这笔开支。 1995年,瓦良格号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的编成,并以偿还债务为由送给了乌克兰。

乌克兰迅速地找到了出售瓦良格的潜在对象——中国。但美国进行了粗 ... 涉:若向中国出售,必须将舰载武器装备全部拆除;否则,将采取经济制裁。

在美国的压力下,瓦良格的舰载武器装备被拆卸一空。除保留上层建筑外,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子。

三、落户 航空母舰本体初步定价在1,800万美元,当提出需要购买航空母舰的设计图纸用于改造时,乌克兰将价格提高到2,000万美元。双方初步同意后,在中方等候批复时乌克兰方面突然称需要通过拍卖会拍卖。

经过公开竞标,中方正式以2,000万美元投得航空母舰,并同时获得30多万张近20吨重的设计图纸。乌克兰方面的船厂人员及警卫在图纸交接完毕后敬礼送别,不少人为之落泪。

四、回家 1999年7月,在拖船的牵引下,“瓦良格”号驶离黑海造船厂,踏上前往中国的漫长航程。2002年3月3日,抵达航行的终点——中国大连港。

此时的“瓦良格”号已经被严重破坏,原有动力系统、电子系统、侦察系统被全部拆除。 五、改建 2005年4月26日,“瓦良格”号在大批拖轮的护航下,被拖进大连造船厂第一工场30万吨的船坞内。

2005年8月初,以标准的PLA海军灰的新鲜涂装出现在30万吨船坞泊船码头。 2009年4月27日,在多艘拖轮的推动下离开了原来的泊位,进入了刚刚落成的大连船舶重工在香炉礁新建的第三工场30万吨级船坞。

2009年5月底,前苏联海军航空兵徽章开始拆除,舷侧的俄文舰名“瓦良格”也被铲去。 2009年8月21日,舰桥改造等一系列作业正式开始。

2009年10月,相控阵雷达安装基座出现在舰岛上。 2010年5月30日,汽轮机组锅炉点火吹管。

2010年9月,滑跃甲板前端和飞行甲板尾部,人员防坠网支架安装完毕。 2010年10月,左舷中部和尾部的近防武器平台,安装舰载干扰弹火箭发射炮。

2010年12月24日,制冷机和动力舱蒸汽发电机组启动运转成功,低频段雷达信号干扰机安装完毕。 2011年2月,舰岛一前一后安装了两座364雷达,舰岛侧面安装了多套电子战系统天线。

2011年5月11日,舰岛后方相控阵雷达安装完毕。 2011年7月3日,“88”大型辅助船现身大连,停靠在“瓦良格”边上。

2011年7月19日,两艘工作艇到位,“瓦良格”改装进入收尾阶段。 2011年7月22日,飞行甲板开始多处同时涂装。

六、试航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首次出海航行试验。 2011年11月29日,第二次出海试验,该次出海航母甲板上已经标注了飞机起降区域和起飞标志线。

航母舰载机歼15也飞赴航母测试海域,进行适应性训练。 2011年12月20日下午,出海进行第三次海试。

2012年1月8日,第四次出海试验。 2012年4月20日,出海进行第五次海试。

2012年5月6日,从大连港泊位启航,开始第六次海试。 2012年7月30日,完成第九次海试。

2012年8月27日,开始第十次海试。

航空母舰是一种离奇的庞然大物,它具有最强大的威力,但又不堪一击。

过去,它曾驰骋疆场,风靡一时。1940 年以前,航空母舰还被海军里的许多人看作是附属于战列舰的舰只,然而仅仅过了 5 年,它就取而代之,淘汰了战列舰。

如今 60 多年过去了,人们对航空母舰的前途众说纷纷,有许多人认为,这种庞然大物注定要衰亡。常常有人说,战列舰耗资太大。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最末一代航空母舰,耗资同样惊人,配备的舰员更多。现在,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造价平均大约 40 亿美元,舰员超过 6,000 人。

回答上述种种疑问决非三言两语,这困于一个简单事实:不论是最原始还是最先进的航空母舰都具有双重用途,即能使人们同时征服海洋和天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 2/3,在人类试图控制海洋时,具有有效控制海洋手段的人们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同样,征服天空的权力,是属于那些实力强大的人。但是,大海是难以驾驭的,它浩瀚无垠,早期的飞机无法跨越。

还有,即使在今天,超音速远程飞机一旦离开陆地,在海上进行任何距离的飞行,也会遇到麻烦。天空是没有界限的,但地球上的海空却是许多岸基航空部队无法逾越的一道屏障,这种情形还要继续下去。

初期航空母舰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它使人们很快认识到了航空母舰的潜在价值。1908 年,美国海军曾准备让一架飞机从一艘战列舰上起飞,由于它没有购买任何飞机,结果两年来一事无成。

倒是一篇报道引起了强烈反响:航行在汉堡-美国航线上的一艘德国邮船准备让一架携带邮件的飞机从它的前甲板平台起飞,来加快向纽约投递邮件。这是在空中发生战争的第一个信号。

人们当即怀疑,德国军事当局以邮政为掩护,正在试验一项攻击美国的新技术。这篇报道,使不久前负责与飞行事务保持联系的海军物资局局长助理华盛顿·欧文·钱伯斯海军上校受益不浅。

他迅速获准负责飞机在军舰上起飞的试验,并于 1910 年 1 月 9 日,在新型巡洋舰“伯明翰”号的前甲板上安装了一个起飞平台。华盛顿·欧文·钱伯斯海军上校钱伯斯物色飞行员比物色军舰还难。

但是,在探询了包括威尔伯·莱特在内的好几位飞行家后,他遇到了与另一位大名鼎鼎的飞行先驱格伦·柯蒂斯一道工作的表演飞行员尤金·B·伊利。伊利表示愿意为海军干这件事。

为了敲打一下美国海军,《世界报》决定支持另一位柯蒂斯飞行员 J·麦克迪从航行在汉堡-美国航线上“宾夕法尼亚”号邮船上起飞的尝试,这就增加了这一计划的戏剧性。麦克迪在 11 月 12 日试飞,但他起动引擎时,螺旋桨打到加油用的一个油壶,破坏了桨叶。

在这一竞争的推动下,诺福克海军船厂第二天(星期天)大干了一整天,在“伯明翰”号的前甲板上方装了起飞平台。这是一个长 25.3 米、宽 7.3 米的木质跑道,从巡洋舰的舰桥开始平缓地向前甲板倾斜。

11 月 14 月晨,伊利的柯蒂斯推进式双翼机被吊上军舰,飞机经过改装,装了两个气囊,以便失去高度撞到水面时减少飞机的冲力。“伯明翰”号按时驶出汉普顿水道,进入切萨皮克湾,沿途有 4 艘驱逐舰在固定地点为它保驾,下午 3 时左右,天气好转,可以进行试飞。

当巡洋舰平稳地以 10 节航速耕波犁浪时,伊利发动了他的 50 马力引擎,开始从跑道上下滑。双翼机离开跑道,眼看着它一个劲地往下跌,机轮、气囊和螺旋桨的叶梢碰到了水面,观看这次起飞的人都为伊利捏把冷汗。

但是,尽管螺旋桨受了些损伤,它仍然在旋转,使飞机开始爬高。飞机离开了军舰,渐渐消失在蒙蒙细雨中。

世界上飞机第一次从军舰上起飞获得了成功。1910 年 11 月 14 月,伊利从“伯明翰”号起飞天空灰沉沉的,伊利很快无影无踪。

他在离军舰大约 2.5 海里的地方安全降落。这件事立刻轰动了美国海军。

钱伯斯提出,所有的巡洋舰都应装上这种平台。同时,还有人提出了把起飞平台装在战列舰炮塔上面的设想,以及一些奇特的见解。

幸运的是,这股热情没有就此完结,“伯明翰”号试飞的主要结果是,美国海军在 12 月里选派了第一个飞行学员西奥多·G·埃利森海军上尉,去接受格伦·柯蒂斯的训练。下一步计划更加雄心勃勃。

钱伯斯获准让尤金·伊利在重巡洋舰“宾夕法尼亚”号上降落。这次飞行难度更大,对军舰本身也有相当危险。

在巡洋舰舰尾上方安装了一长近 30 米、宽 9.6 米的平合,平台从主桅底部开始一直伸向舰尾之外,外伸板是倾斜的。这次飞行做了这样的安排:伊利在军舰航行时降落,以便能利用逆风的风速,比较容易地控制飞机。

他的飞机没有制动装置,舰上的降落阻拦装置也很原始,是由 22 根两端系有沙袋的拦阻索组成的。1911 年 1 月 18 日这天,旧金山湾的天气不好。

更糟糕的是,“宾夕法尼亚”号舰长认为该舰所处的水域太小,无法进行机动,于是决定抛锚,让舰尾迎风。对任何飞行员来说,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这样的配合实在是糟糕造项。

也许伊利对这种情况下难以克服的危险全然无知,他驾驶飞机飞向“宾夕法尼亚”号,降低高度冲向舰尾。当飞机贴近平台的倾斜尾板时,他拉起飞机,然后关闭引擎。

由 ... 机的冲力和顺风,轮架下面的挂钩只挂住了后 11 根拦阻索,飞。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简称“航母”,前苏联称之为“载机巡洋舰”,是一种可以提供 ... 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

中文“航空母舰”一词来自日文汉字。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

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中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

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它提供保护和供给。启蒙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从停泊的船只上起飞第一个从停泊的船只上起飞的飞行员是美国人尤金·伊利(Eugene Ely),他于1910年11月14日驾驶一驾“柯蒂斯”双翼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轻巡洋舰(USS Birmingham CS-2)上起飞。

1911年1月18日,他成功地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USS Pennsylvania ACR-4)上长31公尺、宽10公尺的木制改装滑行台上,成为第一个在一艘停泊的船只——“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上降落的飞行员。 英国人查尔斯·萨姆森是第一个从一艘航行的船只上起飞的飞行员。

1912年5月2日他从一艘行驶的战舰上起飞。 第一艘为飞机同时进行起降作业提供跑道的船只是英国“暴怒”号巡洋舰,它的改造1918年4月完成。

在舰体中部上层建筑前半部铺设70米长的飞行甲板用 ... 机起飞。后部加装了87米长的飞行甲板,安装简单的降落拦阻装置用 ... 机降落。

第一艘安装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是由一艘客轮改建的英国的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它的改造1918年9月完成。飞行甲板长168米。

甲板下是机库,有多部升降机可将飞机升至甲板上。 1918年7月19日七架飞机从暴怒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攻击德国停泊在同德恩的飞艇基地,这是第一次从母舰上起飞进行的攻击。

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又译作“赫尔姆斯”号),第一次使用了舰桥、桅杆、烟囱等在飞行甲板右舷的岛状上层建筑。第一艘服役的从一开始就作为航空母舰设计的船只是日本的凤翔号航空母舰,它1922年12月开始服役。

从此,全通式飞行甲板、上层建筑岛式结构的航空母舰,成为各国航空母舰的样版。 美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是1922年3月22日正式启用的兰利号(USS Langley CV-1)。

兰利号航空母舰并不是一开始就以航空母舰为用途所建造的舰艇,其前身是1913年下水的木星号补给舰(USS Jupite1917年,英国按照航空母舰标准全新设计建造了r AC-3),美国海军看上它载运煤炭用的腹舱容量充足,因此将其改装为航空母舰。第一次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2年各海军强国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严格控制了战列舰建造,但条约准许各缔约国利用部分停建的战舰改建航空母舰,例如:美国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日本的赤城号航空母舰和加贺号航空母舰。

在航空母舰上装备重型火炮是这一阶段航空母舰发展的特色。但是,当时各国海军中有许多大人墨守旧观念,把重炮巨舰视为海战制胜的主要力量,而航母只是舰队的辅助力量,主要任务是侦察。

1930年代英国建造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采用了全封闭式机库、一体化的岛式上层建筑、强力飞行甲板、液压式弹射器,被誉为“现代航母的原型”。1936年《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失效,海军列强又展开了新一轮军备竞赛。

美国的约克城级航空母舰、日本的翔鹤级航空母舰、英国光辉级航空母舰,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度被广泛的运用。

它是一座浮动式的小航空站,携带着战斗机以及轰炸机远离国土,来执行攻击敌人目标的任务。这使得航空母舰可以由空中来攻击陆地以及海上的目标,尤其是那些远远超过一般射程之外的目标。

由航空母舰上起飞飞机的战斗半径一直不断地在改变海军的战斗理论,敌对的舰队现在必须在看不到对方舰船的情况下,互相进行远距离的战斗。这彻底终结了战列舰为海上最强军舰的优势地位。

航空母舰在战争中初建功勋是在1940年11月11日,英国海军的“光辉”号航空母舰出动鱼雷轰炸机编队攻击了塔兰托港内的意大利海军并且击沉一艘、击伤三艘战列舰。此举使美国等海上强国意识到航母时代的来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在太平洋战争战场上起了决定性作用,从日本海军航空母舰偷袭珍珠港,到双方舰队自始至终没有见面的珊瑚海海战,再到运用航空母舰编队进行海上决战的中途岛海战,从此航空母舰取代战列舰成为现代远洋舰队的主干。美国建造了大批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组成庞大的航空母舰编队,成为海战的主角。

战争期间廉价的小型护航航空母舰被大量建造,投入到反潜护航作战中。当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斜角飞行甲板、蒸汽弹射器、助降瞄准镜的设计,提高了舰载重型喷气式飞机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高性能喷气式飞机得以搭载到现代化的航空母舰上,排水量越来越大,美国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是第一艘专为搭载喷气式飞机而建造的航空母舰。 美国的1961年11月25日建成服役的企业号航空母舰(USS Enterprise CVN65)是世界上第一条用核动力推动的航空母舰,即核动力航母。

采用核动力的最大好处是提高续航能力。核动力燃料更换一次可连续航行数十万海里,使航空母舰具备了近乎。

1909年,法国著名发明家克雷曼·阿德第一次向世界描述了飞机与军舰结合这个迷人的梦想。

他在当年出版的《军事飞行》一书中,前无古人地提出了航母的基本概念和建造航母的初步设想。并第一次使用了"航空母舰"这一概念。

然而,当时法国军方正以极大的热情研制水上飞机,似乎没有多少心思去关心这种"异想天开"的航母。 阿德的创意却在英伦三岛得到了热烈的反响,并为英国人实现航母之梦带来了希望之光。

1912年,英国海军对一艘老巡洋舰"竞技神"号进行了大规模改装。工程技术人员拆除了军舰上的一些火炮和设备,在舰首铺设了一个平台用于停放水上飞机;另外在舰上加装了一个大吊杆,用来搬运飞机。

这样,"竞技神"号就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然而,它却并不是阿德所勾画的那种航空母舰,也不是现代意义上航母的雏型,因为舰上所载的飞机并不能够在舰上直接起降,所有飞机都需要从水上起飞和在水上降落,然后再从水中提升到军舰上。

1914年,3架索普威斯807式水上侦探机在英国"皇家方舟"号战列巡洋舰起飞获得成功。 很快,英国海军即将此舰改装成为水上飞机搭载舰。

次年底,这艘水上飞机母舰作为英国海军的第一艘正式的水上飞机母舰加入现役。后来,它改名为"柏伽索斯"号,也就是有些史料上所说的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舰。

但实际上,"柏伽索斯"号只能称之为可以在舰上起飞飞机的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因为飞机仍然不能在舰上降落。 水上飞机母舰问世后不久就在海战中初露锋芒。

1914年12月25日,以"恩加丹"号、"女皇"号和"里维埃拉"号三艘水上飞机母舰及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一支英国特混舰队,受命前去袭击库克斯港的德国飞艇基地,因浓雾弥漫,飞行员没有找到目标,遂改袭停泊在港内的舰队。 然而,由于水上飞机所携带的炸弹威力太小,最终也未能对舰队造成损害,只好无功而返。

这次袭击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它却向世人展示了用以母舰为主的特混编队从空中攻击敌舰的全新战法和光明前景。正如负责制定这次作战计划的塞西尔·莱斯克兰奇海军少校后来所指出的那样:"12月25日发生的事件是海军作战原则发生变化的明显证据。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的飞机携带的是鱼雷而不是小型炸弹,那么德国的军舰就有可能被击沉。" 时隔不久,水上飞机母舰在达达尼尔海战中开始大显身手。

1915年8月12日,英国海军飞行员埃蒙斯驾驶一架从水上飞机母舰上起飞的肖特184式水上飞机,成功地用一枚367公斤重的鱼雷击沉了一艘5000吨级的土耳其运输舰。 这是水上飞机诞生后所取得的第一次重大战果。

1916年,英国的航母设计师总结水上飞机参战以来的经验教训,重新提出了研制可在军舰上起降飞机的航母的问题,并建议把陆基飞机直接用到航母上去。 此后,英国的设计师们开始对航母的结构进行新的重大修改,并由此导致了世界上第一艘全通甲板的航母--"百眼巨人"号的诞生。

"百眼巨人"号原名"卡吉士"号,是英国造船商为意大利造的一艘客轮,开工不久即被英国海军买下,准备改建成航母。改建工作始于1917年,次年9月方告完成。

在改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不定常涡流"的问题。正当英国的造船专家们一筹莫展之时,一名海军军官却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把舰桥、桅杆和烟囱统统合并到上层建筑中去,然后把整个建筑的位置从飞机甲板的中间线移到右舷上去,这样,起飞甲板和降落甲板就能连为一体,而"不定常涡流"的影响也将不复存在。这位海军军官把自己的高招称之为"岛"式设计。

"百眼巨人"号的舰载机采用了一种原来在陆基起降的"杜鹃"式鱼雷攻击机,它有折叠式的机翼能携带450公斤重的457毫米鱼雷,具有很强的进攻能力。 由于这种飞机建造的速度太慢,以致于第一批准备上舰的飞机,未能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今天的航母霸主美国也一直在做不懈的努力,美国飞行员尤金-伊利于1910年11月14日驾机从“伯明翰”号轻巡洋舰起飞,2个月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号重巡洋舰上实现了降落。 1922年3月美国人将运煤船“木星”号改建成“兰利”号航空母舰。

而世界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却被日本海军捷足先登,日本于1922年12月建成了“凤翔”号,由于它不是改装的,因此它被认为是世界上专门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航空母舰的初创阶段。

1922年初,华盛顿海军裁军会议签约,协定除对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作了分配外,还给航空母舰第一次正式下了定义。当时把标准排水量在1万吨至2。

7万吨、为装载和起降飞机的专门目的而建造的军舰定义为航空母舰。根据条约规定的特别条款,美国把在建的2艘战列舰改建成了“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日本改建成了“赤城”号和“加贺”号,英国改建成了“勇敢”号、“光荣”号,并对“暴怒”号进行了翻新大改装;法国则改建了“贝亚恩”号。

20年代是航空母舰的改建阶段。 30年代,美国建成了“突击者”号等共5艘,并着手埃塞克斯级的研制;英国于1935年3月开工建造性能优良的“皇家方舟”号(II),随后。

中国人开始航母梦的时间并不算晚。

早在1928年底,时任 ... 海军署长的陈绍宽,便在呈文中首次提出要建造航空母舰。这离英国人建成世界上第一艘具有全通式飞行甲板的“竞技神”号航母,仅仅10年。

第一次提出建造航母 南京国民 ... 建立之初,一度想扩充海军。1929年8月14日, ... 二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军事案》指出:“吾国海防线既长,版图又大,现在海军实力微弱,……。

今后之国防计划中,必须实事求是,发展海军,……俾使国防计划归于完成。”2天后,江南造船厂自制的“咸宁”炮舰成军,军事 ... 会 ... 蒋介石于“咸宁”舰成军仪式上讲演说:“要挽回国家的权利,必须建设很大的海军,使我们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上一等海军国,全在诸位将士身上。

我们预计15年内就有60万吨的海军,作了世界一等海军国家。” 1930年,海军部提出了一份包含航空母舰、装甲巡洋舰、潜水艇的庞大六年造舰计划(见下表)。

不过事实上当时内战不断, ... 的财政极度困难,这份空中楼阁式的造舰计划根本就没有执行的可能。 海军六年造舰计划案 1930(民国十九年)提出 建造航母是中国海军几代人的梦想,是大国的象征。

1930年(民国十九年),中国 ... 提出了第一次要建立中国航母的计划;1937,中日江阴海战惨败后,前 ... 海军上将陈绍宽提出20艘航母建造的计划,可是由于各方原因都未能成功建造。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2011年8月14日,中国人民共和国人民海军通过改装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的首艘中国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至此,我国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

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建造航母是中国几代海军人的梦想,是大国的象征,很有必要建造航母。日本军事问题专家平松茂雄在《产经新闻》上发表文章称,中国深受苏联航母的影响。

苏联解体后,中国先后从俄罗斯购买了“基辅”、“明斯克”、“瓦良格”号等退役航母,并正式开始对航母的研发。中国将购买的“瓦良格”号航母修理好后作为练习用航母;然后根据修理经验再建造两艘排水量在4万-6万吨的中型航母,从而形成3艘航母的体制。

中国计划建造两艘拥有几乎无限续航力的核动力航母,显示中国有意朝远洋积极发展。到2020年之前,中国将确立航母的运用体制,跨越“第一岛链”,从而突破只限于沿岸防卫的现况。

2011年8月10日,中国航母平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按照试验计划,航母返回后将继续在船厂进行改装和测试工作。

2011年8月14日,中国首艘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停靠原码头,海军“88”舰也随后返港。至此,我航母平台首次出海航行试验顺利结束。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