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 ,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之一。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越剧。
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的名称由来
【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后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第一次称【越剧】,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但各戏报上的称谓依旧不统一,记者与投稿者经常各用各的。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兼为姚水娟之【越吟舞台】的编导,受李白《越女词》之启发,兼考虑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击败吴国的复兴基地,而越剧发源地嵊县是绍属之一,又受越剧名伶姚水娟【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之豪言触动,遂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写稿,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诸观众。自此以后,各报【女子文戏】的广告陆续改称为【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更是统一称为【越剧】。
因越剧早期曾用】绍兴戏剧【、】绍兴文戏【为名,故有将越剧称为【绍兴戏】的说法,实是因当时无【越剧】之名而借用【绍兴戏】之称,但【越剧】实际上并非【绍兴戏】。 然因讹传讹,越剧剧名的翻译中也有了【 Shaoxing Opera】一词。但正规表述,对【越剧】剧名的翻译,应是【Yue Opera】(亦有翻译成【YueJu Opera】者),此称谓已被越剧专业书籍及官方文档广泛应用,亦被报刊媒体所接收并使用,而当日误翻之【 Shaoxing Opera】则成为了一个历史。
越剧的剧目举要
至2006年,越剧有大量上演剧目,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何文秀》《碧玉簪》《追鱼》《情探》《珍珠塔》《柳毅传书》《五女拜寿》《沙漠王子》《盘夫索夫》《盘妻索妻》《九斤姑娘》《山河恋》《玉堂春》《血手印》《孟丽君》《打金枝》《玉蜻蜓》《荆钗记》《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李娃传》《白兔记》《汉宫怨》《红丝错》《花中君子》《汉文皇后》《三看御妹》《金殿拒婚》《孔雀东南飞》《王老虎抢亲》《穆桂英挂帅》《陆游与唐琬》《狸猫换太子》《家》等。
《中国越剧大典》记载的代表性优秀剧目共有375个。
具体名单请进入词条中国越剧大典查阅《名剧卷》。
越剧的唱腔基础
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了全面的改革,称为【新越剧】。新越剧改变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跃的主腔【四工腔】,一变为哀婉舒缓的唱腔曲调,即【尺调腔】和【弦下腔】,把越剧唱腔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越剧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调腔】和【弦下腔】的基础上发展并丰富起来的。后来这两种曲调成为越剧的主腔,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二胡,主要伴奏乐器,一人为主胡,二到三人为二胡
越剧的艺术特色
越剧流派唱腔由曲调和唱法两大部分组成,在曲调的组织上,各派都有与众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过旋律、节奏以及板眼的变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风格。特别是起调,落调,句间、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断反复、变化的特征乐汇和惯用音调等,更是体现各流派唱腔艺术特点的核心和关键。在演唱方法上,则大都集中在唱字、唱声、唱情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独特个性,通过发声、音色以及润腔装饰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美。有些细微之处,还包括着不少为曲谱难以包容,也无法详尽记录的特殊演唱形态,却更能体现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
越剧的装扮艺术
化妆
越剧早期演出男角多不化妆;男演女角时把脑后的辫子散开,梳成发髻,上搽胭脂和铅粉;有些草台班的女角化妆,两颊用红纸沾水搽腮红,不画眉,或用锅底灰画眉,称【清水打扮】。进入上海后的初期,向绍剧、京剧学习演传统老戏的水粉化妆法,白粉底,红胭脂,墨膏描眉眼。后来演古装戏仿效绍剧学,大花面开脸,小丑画白鼻梁。1942年10月雪声越剧团上演《古庙冤魂》时,韩义首次给袁雪芬试化油彩妆,之后编导于吟又邀请电影明星为该团作化妆指导,全部废除水粉上妆,改用油彩。此后数年间,尹桂芳、竺水招、傅全香、钱妙花、吴小楼等在演出新编剧目时,均改为油彩化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越剧在编演现代题材剧目时又吸收了美容方法和绘画化妆法、毛发粘贴法,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历史伟人形象。
发式和头饰
男班初期,男演员解开自己头上的辫子梳上发髻插朵花,这是最早的发式与头饰。后演古装戏仿照绍剧。用小玻璃管串成排须装饰发髻,在发髻上用顶花装饰。20世纪20年代学京剧,包大头,因无条件制备全套【头面】,改用木质或铁皮做成定型水片,很少使用全副头面来装饰演出。自女班诞生后因女演员留有辫子,就用作【包头】的【发帘子】和顶级假发,并与服装的【私彩行头】相配合,学习京剧使用【铜泡包头】(如《别窑》中的王宝钏)、【水钻包头】(如《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点彩包头】(如《碧玉簪》中李夫人)所使用的头饰。20世纪40年代初,袁雪芬演《恒娘》时,改为用自己的头发梳古装头,把头面饰件按需选择使用。之后演员们纷纷改革头饰,从古装仕女画中找根据,开始创造越剧旦角特有的古装发式和头饰,头饰改繁为简,改华丽为清丽,头上以戴珠凤为主,装饰花不多,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为发式的需要和化妆省时始做假发头套。
髯口
在小歌班初期演古装戏中男角,有用庙里泥塑神像的髯口,亦有用黑白纱线制成一排当髯口。开始租用演出行头后即采用绍剧的髯口。1917年男班进入上海后采用京剧的髯口,后女班演出仍然沿袭之。20世纪30年代末,越剧兴起改革,髯口也开始改良。将髯须改短、改轻。20世纪40年代初,老生不用传统挂须,学习话剧的【粘胡】。后因【粘胡】化妆法既不方便又化时间较多,遂改用铜丝作架子制作各种胡须。大面需用满腮胡须时不再用【虬髯】,改用【套胡】,小丑不再用【八字胡】、【吊搭】,而用【夹鼻胡】、【翘胡】,被统称为【改良胡】。传统【满口】不见嘴唇,改良胡用粗铜丝弯曲成型,嘴唇外露可见。20世纪60年代上海越剧演古装剧时全部用改良胡,胡须原料以人发和牦牛毛为主,掺入羊毛,后将毛发勾在肉色丝绢或网眼纱上。演现代剧目:少数民族剧目及外国题材剧目时,一般均采用粘贴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