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9年,卫生部就发布了《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原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全国被划为七大区域,每个区域内设置1到3个国家综合性医疗中心,相关专科专业设置1到3个国家专科性医疗中心。
到如今,自上而下,从大到小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也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形式。目前各个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展如何?有没有一些新的发展模式可供借鉴?
3月29日,2014医疗协同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在分论坛“区域医疗中心的软实力与短板建设”上,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主任陈海啸指出,医联体用市场的方式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更为科学,在运营时可适当尝试集团化模式,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
区域医疗资源整合 “市场”方式更有优势
医联体在最初提出时,多是以行政命令为主导,通过行政指令要求大医院对基层医院进行帮扶。
陈海啸直言,对于这种通过全行政划拨、被称为“市长方法”的方式,往往不能和谐地实现成立医联体的初衷,这时候可以尝试以“市场”方式来进行区域医疗资源的整合。
何为“市场”的方式?其实,这主要是指“债转股”和“股转债”两种重组方式。
上级医院在兼并无法继续运转的扩建中的下级医院时,为了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可以在医院建设扩张的过程中让政府作为“债主”入股。
2003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第一人民医院成建制并入浙江省台州医院,由路桥区人民政府入股参与新建台州恩泽医疗中心(现更名为台州恩泽医院)。
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正是通过债转股形式,使两家分属不同区域政府的医疗资产实现了人、财、物的整合,统一了法人。
另外一种“股转债”的方式,则是指上级医院在并购股份制的医院时,将政府的股份变成债务,从而收回政府的股份。
台州医院经验:医联体的运营可尝试集团化模式
医联体其中一种模式是产权唯一,是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产权是统一的,即所谓的集团。
在集团化运营进程中,可基于资源管理网络系统对下属子公司(医联体成员)的财务、人事、物资采购、办公进行统一管理;实施财务现金收支二条线,单独成本核算管理;利用集团整体信用优势及专业化财务手段,实现中心紫金的高效使用和财务成本的有效控制;各院区取消行政级别,通过集团统一的干部聘任、员工聘任实现集团内人力资源的有效流转;通过集团专家门诊及院区间的病人转院;通过集团统一的各类培训加强文化融合、专项技术和管理共享;通过集团统一的各类培训加强文化融合、专项技术和管理共享;通过共享各类医疗设备物资源,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台州医院实现区域医疗资源整合经历了三个阶段:战略联盟、跨区域兼并重组、集团化运营阶段。
陈海啸介绍说,从在2001年台州探索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开始,经过7年的发展,台州医院联合体于2008年正式注册成立台州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
从台州医院联合体发展经验看,陈海啸总结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有的三个要点(难点):
1.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区域卫生资源应有不同的选择;
2.战略重要,执行更重要;
3.各类卫生资源整合的难度超人们想象。他认为,区域内卫生机构竞争最直接,但合作也是最直接,而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最重要的是超越自己,区域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应该是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目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