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有十种,分别为压抑、否认、退行、投射、反向形成、置换、合理化、认同、理智化和升华。
1、压抑: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御机制,也是其他防御机制的基础。压抑将那些危险的或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感受排除在知觉范围之外。
2、否认:否认现实也许是所有自我防御机制中最简单的一个,它让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例如,拒绝承认亲人的死亡。
3、退行:是指倒退到一个早期的人格发展阶段。面对强大的压力焦虑时,个体可能会采取过去适宜,但是现在已经不成熟的行为。例如,成年人在内心焦虑时可能不自觉地咬手指等。
4、投射:即把自己产生的无法接受的情感或意念归因于他人。当个体感受到强烈的性驱力、破坏驱力或道德律令的威胁时,可能不会容忍相应的焦虑,而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他人身上。
5、反向形成:人们通过采取与令人不安的欲望相反的有意识的态度和行为,从而避免自己去面对无法接受的冲动,使自己无需去应对本应出现的焦虑。
6、置换:当个体感到焦虑时,他可能不把自己的冲动情感发泄到危险的物或人身上,而把它转移到更安全的物或人身上。
7、合理化:某个已经发生而不被个体所接受的糟糕的、失败的行为或观念,人们就找出看似合理正当的理由来解释它,从而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失望感。
8、认同:通过呈现出他人的特征,人们可以减少自己的焦虑及其他消极情感。人们能通过认同成功的因素来提升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价值,从而提高个体的自尊感,并使个体摆脱失败感。
9、理智化:不直接应对情感的问题,而采用抽象思维间接地处理。例如,某人被公司降职了,但他却貌似超然地说事情本来可能会更糟。
10、升华: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它把内驱力改造成社会可接受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