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是使用吸痰器帮助患者排出痰液的一种治疗手段,为了保证吸痰顺利进行,在吸痰前要注意检查吸痰器,将吸痰压力调整为40-50kpa,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吸痰时间不宜过长,在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及吸出物。
临床上,吸痰主要用于痰液特别多且无法排出的患者,这些痰液如果不及时排出,可能会导致患者窒息,危及生命。
吸痰主要是通过鼻腔、口腔及人工气道进行,操作时要特别小心,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来了解一下吸痰的注意事项吧!
一、吸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吸痰之前,首先应检查吸痰器,比如性能是否良好,吸痰管是否畅通等等。
吸痰时的压力也应做好调整,一般保持40-50kpa的负压即可,压力过大,可损伤呼吸道黏膜。每次吸痰的时间也要注意,不应超过15秒,以免导致患者缺氧。
吸痰过程中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变化,并注意观察吸出物的性状及颜色是否有异常。
二、痰液过多怎么办
1、多喝水:多喝水可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帮助排出痰液。
如果没有心衰,每天尽量可以喝够1500ml。
2、增加空气湿度:痰液过于粘稠可增加排出的难度,而提高空气温度,吸入蒸气,可以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排出。
它还可以帮助缓解支气管或气管黏膜的瘙痒、水肿等症状,促进咳嗽的治愈。
3、拍背:即通过叩击背部,让附着于气管、支气管等部位的粘痰得以顺利排出。
患者可采取坐位或侧卧位,拍背者使用空掌拍击患者背部,坚持10-15分钟即可。在拍背的同时应配合患者自助咳痰,有更好的效果。
4、雾化:将药物溶解于水中,通过雾气的形式让患者吸入,可以帮助湿润气管、清洁气管、稀释痰液的作用。
5、祛痰药:祛痰药主要是通过稀释痰液来促进痰液的排出。
但它可能会引起痰液量的增多,因此不适合不会咳嗽的患者,比如婴幼儿。
6、抗炎症治疗:如果炎症未消失,即使痰液排出,还会有新的痰液生成,因此,可以采用抗生素治疗炎症。
由于抗生素对身体的副作用,它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