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六经辨证的思路(一)我们的许多中医,在给病从进行诊断时,思路十分零乱,不知所遵循的程序到底是什么。有的中医更是病人一来,就直接进行切脉,然后直接开出药方;有的医生,一问是什么病,便直接给出药方,没有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简直是对病人的不负责。
一、常用的六经辨证步骤:病位--病性--病态--其它--结论--方药不少人在进行六经辨证时,均认为六经辨证应是如下的步骤:第一步,先辨病位(表、里、半表里);第二步再辨病性(寒、热、半寒热);第三步再辨病态(虚、实、半虚实);第四步,综合前三步,辨出为何经之病;第五步,步再辨其它,如水、湿、痰、饮、痞、郁、瘀、燥、痹等。第六步,根据所患何经这病,综合其它,确定所用何方,再和加减。
二、中医四诊合参的步骤:望、闻、问、切几千年以来,中医讲究给病人诊断时,都认同并没有争议地遵循着同样的一个步骤:望、闻、问、切四诊合一,“望”排在第一,“闻”排第二,“问”排第三,“切”排第四。既然是都认同的,没有争议的,并共同遵循的,那么,“四诊合一”的步骤,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诊断的程序。也谈六经辨证的思路(二)“望”诊1、“望”诊的核心是判定阴阳“望”诊可以判定阴阳,可以判定寒热,可以判定虚实,但其核心仍在于判定阴阳。病人来就诊时,我们总是先进行“望”诊。一望精神,精神状态如何,是精神饱满,还是精神疲倦;望穿衣,穿衣多少,是怕寒还是怕热;三望肥瘦,是肥是瘦;四望步履,步履轻盈有力,还是软弱无力。五望面色,是满面红光,印堂发亮,还是面青唇紫。六望舌头,红、黄、谈、白、紫、湿、燥等。总之,“望”的就是其人是阳多还是阴多,是阳证还是阴证。其根本就是“望”其阴阳。2、“望”诊同样可以判别虚实、寒热判定阴阳虽然是“望”诊的核心任务,但“望”诊同样可以判定病人的虚实、寒热。如通过精神状态的饱满程度如何,步履的有力与否等,我们可以判定出病人的虚实。通过病人穿衣的多少、面色的情况、舌头的反映,我们可以判定病人的寒热。3“望而知之谓之神”并不是神话中医界里有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望而知之谓之神”,并把它作为中医的最高境界。但这确定是存在的,我们经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望”诊至少可以诊断出病人的阴阳、寒热、虚实。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果能判定出病人的阴阳、寒热、虚实,往往已经能确定药方的大方向了。“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我还要加上一句“阴病则治之以阳药,阳病则治之以阴药。”郑钦安所胃“万病先分阴阳”。四、“闻”诊“闻”诊的核心是判定虚实。
1、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来判定虚实。声音高亢、有力,甚至有点狂躁,则可判定为实证;声音低微、无力,则可判定为虚证。
2、根据气息来判定虚实。气粗、气热,则为实证,气短、无热气,则为虚证。
3、闻而知之。高明的医家,能通过病人的声音来判定病情的发展。如经过治疗后,病人的声音由微弱逐步有力,则可判定病人的病情正在由虚向正、向实发展,亦可由此可判定病人的病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好转。高明的医生,即使是闭着眼睛,也能做到这一点,也能判定病人的虚实,做到“闻而知之”。我在给某一肝肿瘤患者治疗地过程中,就把患者的声音力度的变化过程,作为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依据也谈六经辨证的思路(四)五、“问”诊“问”诊的核心是寒热。当然,“问”诊也能问出表里、寒热、虚实。但我认为,“问”诊的核心任务是判定“寒热”。
1、问冷暖。怕冷,欲得衣者,为寒证;怕热,不欲得衣者,为热证。
2、问饮水。寒者则不爱饮水,饮亦少少,或爱饮热水;热者爱饮水,爱饮冷水。
3、问二便。小便黄多为热,小便清多为寒;大便青、糖、稀,多为寒,大便黄、硬、秘多为热。
4、根据六经总纲进行问诊,确定为那一经之病。
5、问而知之。问是也是一个较为全面的诊断方法。除了寒热,也可以问出虚实,如有力无力等。同时,最主要的是根据六经总纲来问诊,确定为那一经之病。如能通过部诊,确定病从之寒热,确定六经之病,则也可以做到“问而知之”了,甚至做“问而知之谓之神”了。也谈六经辨证的思路(五)六、“切”诊
1、病位。把脉的核心任务是判定表里、寒热、虚实。其中最核心的是病位的判定,即青里的判定。
2、神秘。把脉是中医诊断最后的一道关口,也是中医最具传奇色彩、最具神秘感的一个诊断方法。如果懂得把脉,人们往往就认为你是一个中医水平很高的人。
3、重要。医圣张仲景就非常注重把脉,无论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每个章节中均有“脉证并治”几个字,说明张仲景诊断病情靠的就是两手绝活:一是脉,二是证。也说明了把脉的重要性。
4、全面。把脉能判定人的阴阳寒热虚实表里,李时诊把其总结为二十八种脉象,是一种相当全面的诊断方法。如迟数表示寒热,浮沉表示表里,强弱表示虚实,大、洪、长、滑等表示阳证,小、弱、短、涩等代表阴证。
5、切而知之。把脉是四诊里面最后的一道关口,熟悉掌握此种方法,可以做到“切而知之”,可以“谓之神”了。6、“切”诊还包括对腹部的触摸诊断等。也谈六经辨证的思路(六)最后诊断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确定中医诊断的一个程序,它包含六步:望(重点定阴阳)---闻(重点判虚实)----问(重点定寒热,问六经总纲,问何病症)----切(重点定病位,定表里、虚实、寒热)----判(判定为何经之病)---方(确定用何方之药)。通过望诊,我们重点诊断其阴阳病类。通过闻诊,我们重点诊断其虚实病态。通过问诊,我们可以重点诊断其寒热病性,同时可以重点诊断其所归何经,同时可以问出其所患何病(不是指六经病之“病”)通过切诊,我们可以重点诊断其表里病位,同时可以进一步诊断其阴阳病类、虚实病态、寒热病性,所归何经。如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病人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得出病人所患何经之病,得出病人所患何病(不是指六经病之“病”),从面确定用何方之药,加减什么。做到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141180094/blog/142110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