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老年保健研究专家刘长喜教授 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

老年保健研究专家刘长喜教授 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

刘长喜,博士、教授,民革党员,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教育部养生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兼职教授,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兼职教授。

老年保健研究专家刘长喜教授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

由生活习惯与行为导致的疾病,药物、手术、医院、医生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唯一可行的是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积极行动起来。

摒弃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刘长喜

阴差阳错结缘太极

刘长喜的父亲是位将军,也是洪拳的传人,可是却不愿将一身武艺传给他,主要是怕孩子学会后好勇斗狠,四处惹事。

这让自小就对武术十分感兴趣的刘长喜只敢在父亲练拳时偷看,小学3年级那年,他实在忍受不了武术的诱惑,偷偷拜了父亲的徒弟为师,结果被父母发现,挨了好一顿“棍棒教育”,但这依旧无法让刘长喜放弃武学。

一直到研究生毕业,以技击、强身为主的洪拳都是他坚持不缀的练习项目,有段时间,他也曾练习过24式简化太极,但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学得当然也就不怎么样了。

1991年,28岁的刘长喜前往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留学,期间参加了学校的空手道俱乐部,本意是想学习下空手道,结果在练习踢木板时,由于武学功底太扎实,一脚下去,不仅把木板踢断了,还顺便把拿木板的人也给带倒了,这下,刘长喜在空手道俱乐部出名了,有两个习练多年空手道的日本学生把他堵在半路上,要求一试高下,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刘长喜让他们一起上,刚开始,讲究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学生不愿意,后来禁不住撩拨,一起上场,结果被打到在地,跪着用手拍地表示服输,并询问这是什么功夫。

刘长喜一时没想起洪拳用日文怎么表达,干脆说是太极拳!

震惊的日本学生连呼没想到太极拳打人这么厉害,强烈要求拜师学习。

阴差阳错,刘长喜成为东京大学空手道俱乐部的太极拳教练,而事实上,当时的他连24式太极拳都还打不全。

“这下骑虎难下了,又不好意思说穿,只好赶紧让父亲将太极拳的录像带寄到日本,开始一招一式照猫画虎,明天要教什么,头天就赶快学什么,越学越觉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出神入化,越研究越觉得深不可测、变化万端,非言语可以表述。

太极拳不仅成了我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也成为自己今生今世努力探究的事业之一。”说起当年的趣事,刘长喜显得很开心。

“24式太极拳我一个月就学会了,对当时的自己来说,钱是最大的动力——我的助学金是每月17万日元,包括房费、交通费、生活费等,算是非常高的了,而教太极拳的授课费是每人每月1万日元,最高时一个月收了39万,最低也有18万。

放假时回国又学了3个月的24式、48式太极拳,接着回日本继续教,不仅教拳有了底气,而且也因为太极拳而结识了很多朋友。”

养生功法修心为要

留学回国后,对太极已颇感兴趣的刘长喜四处寻访名师,学过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吴氏太极拳等,2004年5月份拜北京陈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田秋茂为师,开始正式学习,以前的各类太极拳都不再练了;

2009年又拜在青城派掌门人刘绥滨门下,习练青城玄门太极拳;后来拜吴氏太极拳传人高壮飞学推手;2011年又跟晋侯太极拳的创始人刘跃增学习晋侯太极拳。

可谓习得众家之长,对太极拳的感悟又更深了一层。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形体语言,它是集阴阳转换平衡为一体,刚柔相济,刚到极限便是柔,且内外兼修,练气习形,养心养神。

我已快50岁的人了,但一般的小伙子跟我动手不一定行。身体柔韧性也很好,这是刚柔相济、内外兼修、形神兼备的结果。

只要一练拳,我就能非常入静,旁边人、车、噪音等全然不受干扰,心态也在习练中越见平和,这是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武术所达不到的心境,练这些功夫,人是很容易浮躁的,与养生相悖。”刘长喜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太极拳才是最佳的有氧运动。

说得兴起时,刘长喜开始现场示范,“练功时,呼吸吐纳非常重要,得训练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呼气肚子扁是顺腹式呼吸,适宜静养,如睡功、静功等,反之则为逆腹式呼吸,适宜动养,如散步、跑步、太极拳等。

很多人喜欢散步,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养生运动,其实不然,散步要配合逆腹式呼吸,如果一边走一边聊天,这叫一般性运动,达不到养生目的。”

刘长喜一边讲,一边让我仔细看腹式呼吸的动作,只见上腹部和下腹部中间不断随着气息的变化,时而凸出,时而凹下,鼓出来的地方大概有1个半拳头大小,很硬,其余的地方还是软的。

据刘长喜说,这就是“宗气”,即水谷之精气和人体内腑之气的结合,生成后聚积于胸中,其运行可上至喉咙,以助肺的呼吸,进一步增强肺的呼吸功能;下蓄丹田,贯注于心肺之脉以行气血,为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原动力。

此外,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内家拳以及静气功等时,舌尖还须轻轻抵住上颚。

刘长喜特别强调:“至于具体抵于什么位置,说法有些不一,我个人的体会是用舌尖轻轻舔上颚觉得特别痒的位置。

舌抵上腭是交通阴阳,沟通任督二脉的桥梁,俗称‘搭鹊桥’,以形成一个‘周天循环’。这时,口腔会分泌大量的津液润喉,练功时不会觉得口干、口渴;其次是津液为人体之精华,咽下至丹田还有滋润与濡养、化生血液、调节机体阴阳、排泄废物等作用。”

自我管理提高健商

在谈到刘长喜所著的《生态养生诠论》一书时,我问他为什么会提出生态养生这一概念,他说:“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个健康概念——健康是指身体没有疾病或者不羸弱,而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均处于良好的状态。但其中没有提到对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也不足以代表环境。

记得我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工作时,很多刚装修完房子的人来找我们帮忙检测,看看二甲苯等是不是超标?这说明大家都知道环境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于是我就提出了生态养生,即是在遵循生物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调理、管理或者调整的全过程,其核心内涵是人体生态平衡,包含如下内容:一是对人体自身内环境变化的调养和调整,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是对疾病的诊治与康复管理;三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生活、工作环境的适应以及和谐共处;四是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与良性互动。”

对于“生态养生1236健康新法则”,刘长喜解释道:“这是结合卫生部陈竺部长提出来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一期计划就是‘健康121行动’——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我们知道,决定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生活方式,所以这个‘1’就是学习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生命常青树的根,根盛才能叶茂;

我大学学中医,研究生学免疫学,博士又学营养学以及药理学,各方面都有涉及,我认为中医不全面,西医也不全面,科学要整体全面的,最好是中西医结合,所以我就提出了‘2’,即中医养生文化和西医的健康管理相结合;

‘3’是遵循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三步骤,很多人只知道运动、饮食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体检,或是在体检完了就把体检报告丢掉了,没有很好的记录自己的健康状况,自己的健康曲线如何?发展趋势怎样?如何进行干预等,全然不知。

健康监测就是要先重视体检,体检完后要懂得体检的内容,哪些指标符合标准,哪些是危险指标,哪些已经处于亚临床状态,必须及早干预,若发现疾病就必须进行药物治疗,这叫评估、分析。接着还得有科学合理的健康综合促进方案,如合理运动、饮食、用药等,这就是健康干预;

“6”则是要掌握具体的生态情志养生、生态饮食养生、生态运动养生、生态起居养生、生态中药/保健食品养生、生态四季养生6大养生技术和方法。”

刘长喜笑着说:“都在说要提高智商、情商,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是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健商,也就是健康管理、疾病管理的知识,生态养生必须是整体的、全方位的综合养生,单独的某一方面无论如何也达不到养生的目的。

只要做到了,你就能保八十,冲九十,创一百,上不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