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篇影评。或者只是观后感而已。
最首先的就是赵导确实出乎意料。研究生毕业作品。不光说能上映吧。水平也确实说得过去。
至于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堆高端黑。在吹毛求疵还是在凸显自己某些卓越的知识呢。
手法。剪辑。音效。终混。大致偶有观测。他们说如果开始带着专业的眼光来看电影,会让电影失去很多色彩与乐趣。所以,专心的看电影。看赵薇来讲故事。
在豆瓣上看到一个1L说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赵薇的名字写在导演后面已经是对青春最好的致敬。
说一说电影。
致青春,我没有看原著,我是为了看一看赵导作品,所以也不能看原著。说的也许很多可以被嘲讽的地方,请便。
细节情感渲染占了很重的篇幅。8个人的故事,揉到两个小时里,每一个人单看起来又都要让观众看到他们身上的故事,这很难。拍电影最难在讲清楚一件事。
整部电影,或者来说一说整个青春。充斥的大概就是爱情。友情。与自我。
最能理解的是阮莞。高中开始的最美好的恋爱。即使并不完美,在两个人的努力之下也变成了习惯,不忍割舍。她去借钱给那个女生打胎,还亲自去陪同,身边很多人唏嘘。但是我完全可以理解这有多么真实。任何一个女人在陷入爱情的时候,智商都为0。什么都可以容忍。即使全世界都对她说他配不上你。她依然会那么的义无反顾。车祸的片段我甚至抖了一下。太突然了。或者说声音铺垫的太好了。郑微对着她的尸体说你太自私了!为了一个小男人死你值得么!值得么。我突然发现自己没法斩钉截铁的说不值得。一个人与你相知相伴了十几年,却没有修成正果,见他最后一面,那以后的生活就真的不想不痛不难过了么。或许阮莞就是为了这一段爱而来到这个世界。在句号画到一半的时候离开这个世界。
青春,就是会执拗的坚持着某件被否定或者根本就不会有结果的事情。
青春,就是无数个冲动和不忿儿。
郑微。一开始看到通知书那的时候,瞬间就觉得,这是不是赵薇的自述啊……看过一段报道,说赵薇大学之前就是丢了准考证还是通知书,最后用一双大眼睛被破格录取。哈。一直有个疑问,就是确实不明白为什么阮莞去世之后她会去找林静,要嫁给他。想不明白。但是最后的结果是预料之中也是期望的。就算曾轰轰烈烈过,曾心焦期待过。过去了的爱情,错过的事情,再想要回去就会发现根本变不回原来的样子。最后,只能求一个安稳,在没有任何奢望。本片的亮点歌曲绝对是《红日》,小时候老听爸爸唱。那个时候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首歌,郑微唱的时候才第一次认真看了歌词: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
命运就算曲折离奇
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
别流泪 心酸 更不应舍弃
我愿能 一生永远陪伴你
青春期的爱。一定会有那么一次是这样的轰轰烈烈,没有任何恐惧的盼望着永远。
在街上大吵大闹引来围观。用上学前下学后仅有的那么点时间约会。在最难熬最辛苦的奋斗日子还在偷偷分心。第一次面对两人间不同环境的压力。最苦最穷的日子里为了能在一起去睡了一宿火车站。。这些回忆大概这辈子都不能忘记。但可能不是每个人都会那么幸运,总有大部分人会以悲剧收场。最痛的一次分离过后,一定会慢慢告别青春。
所以青春。就是会在一次真正的撕心裂肺甚至是绝望之后悄悄离去。
片中亮点。满天星。最不正经最老好人最最配角的那一个。却是爱的最深沉,最持久,最真的。一直很佩服暗恋的人。居然可以不动声色在心里装了那么满的喜欢。我做不到。我最怕苦涩。
笑点很多。其实感动点也挺多的。这部电影确实成功在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所以给好评的人都是有故事,并且来看故事的。
我现在就与青春时期相差太多。人最大的不变就是变。
有没有发现电影到后面各自长大后对话很少。不知道是不是故意这样,但至少我认为这很现实。长大了,郑微陪阮莞去堕胎,多熟悉的场景,在当时阮莞陪那个女生去堕胎时情景一样。没有抱头痛哭甚至没有过多交流,只是郑微最后说了句我陪着你呢。阮莞说要去见他最后一面,郑微没有说什么。因为知道无法阻止,无法让她不甘心。阮莞去世郑微找到林静,哭着只是说让我嫁给你。好朋友间亦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真正的明白另一个人的处境和心情。多说无益,不如一个安静的陪伴或者拥抱。这并不是虎头蛇尾。青春已逝,连语言都变得苍白。
长大以后,要学会装逼,为了一次聚会买A货皮鞋和皮包,社会就是这么现实。长大以后,要学会独立,很多事情烂在肚子里也好过与人分享,只是我还没学会烂了的如何排泄出去。长大以后,要学会接受和理解,可能不再有爱情的存在,包容和理解之后与一个可靠的人共度余生。长大以后,要学会逃避,在一个没有熟人的地方从新发展也许会更好。长大以后,只能怀念青春,再也回不去了。长大以后,开始害怕。再也受不了伤害了。
于是我遇见了现在这个人。知根知底的认识了十几年。放心的把自己交给他,只求一个安稳。在跟他看这场电影之前写过一句话。过了青春期,还和你在一起。青春期尾期的相遇,陪我迈出去,回头再等你迈出来。不确定可以等多久。
至于青春已逝的那个人,还会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