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华诗词曲赋”,就要说诗词曲赋的平仄韵,才能进一步了解诗词曲赋的传承与光大。
一是平仄韵,是中华诗词曲的精髓所在。中华诗词曲有千种以上的诗体,词牌,曲调。起源于汉,形成大势在唐,盛行光大在宋、元。
二是平仄韵,是古诗、词、曲,律、调、吟、唱的一种转换,也是为文字起伏、对仗工正,更为体现出弹、唱之韵味之美。
三是古汉语的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消失,分派到了其他四声调之中。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换成“平仄韵”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为古汉语诗、词、曲的“平韵”;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上声、去声为古汉语诗、词、曲的“仄韵”。
四是诗词曲赋产生于民间,大雅于宫廷,传播于吹、拉、弹、唱等演释。尤其是词的“词牌",与曲是无法分割的。词大都按固定的平仄韵调,通过古乐器用“宫、商、角、直、羽”五调谱曲传唱开来!
创建于2017.11.28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