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把握景物特征,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2.领略青年毛泽东的情怀,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把握景物的特征,理解景与情的关系。

2.了解时代背景,理解青年毛泽东的人生抱负。

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思想感情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想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同一词牌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两首词的艺术表现手法较为一致,基于此学习背景,当重点分析意象的选择与思想感情的关系,接触词的写作中景物描写的相关知识。

在高一新生走向成年之际,借助本文的学习,引导他们明白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于“中国梦”的意义。

●教学资源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年至1918年,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人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会。1919年起,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学校任教。“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人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写成这首境界开阔、气势恢弘的不朽诗篇。(《毛泽东诗词鉴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版)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借助ppt,教师导语引入新课,板书课题。观看ppt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走近作者观看pptppt简介毛泽东早年在长沙的活动。●解题听讲“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词的内容提示●导读课文主导学生活动:朗读词的上片,提问:1.开头三句交代哪些内容四个字罗列上片所写景物。哪个字领起景物描写的一句话概括景物特征。3.景物与作者感慨之间有何联系讨论,回答。1.开头三句交代地点湘江橘子洲头、人物是独自一人、时间是寒秋。2.林、舸、鹰、鱼。领字:看。一句话概括:万类霜天竞自由。(提醒学生注意作者描写林、舸、鹰、鱼时的用词,此句能概括作者眼中心里秋景的色彩与情态。)3、眼前景物自然引起作者的感慨:是谁创造出这一幅自由幸福的美景,也激发出青年毛泽东主宰天下、改变民族命运的豪情。或者说,正因为豪情在,眼前的寒秋之景也是如此热烈、自由,生机勃勃。展示ppt主导学生活动:朗读词的下片,提问:1.可以概括为哪两方面的内容。2.列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容。3.最后三句有何深意讨论、发言。1.①革命活动。②游泳。2.组织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等,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反动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3.最后三句写湘江游泳,以“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形象地表现革命活动所产生的改变时代的巨大力量,表现了青年毛泽东的自信与诗情。主导学生活动:朗诵整首词提问:上下片内容之间有何联系发言。1.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景与事都归属在题目“长沙”之下。2.景物热烈自由,正是革命活动中有志青年精神面貌的写照3.上片湘江自由美好秋景正是理想社会的象征,也是下片革命活动的奋斗目标。4.“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将上下片之间联系起来,正合乎词的写作上下片之间“岭断云连”的要求。展示ppt。主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不合理的现实论。独立思考,积极行动,努力改变,实现“公平、正义、自由、幸福”的中国梦。回顾中国近现代史,青年始终是社会变革的生力军,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会使当代青年追求更为崇高,青春熠熠生辉。l拓展延伸主导学生活动:1.介绍7岁毛泽东的《咏蛙》诗。2.背诵《沁园春雪》3.讨论以上诗词与本文的相同之处讨论、发言。1.ppt出示《沁园春雪》、《咏蛙》。2.都有主宰天下的意识。展示ppt.●课堂反馈主导学生活动:当堂练习练习、交流答案内容附后,要求当堂完成后,生生、师生之间交流答案。●课后测评布置作业课外练习内容附后●板书毛泽东谁寒秋之景:林、舸、鹰、鱼(热烈自由)主沉革命活动:峥嵘岁月稠浮游泳:浪遏飞舟

●课堂反馈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谈笑风生间或(jiàn)挥斥方遒(chì)

B.针灸仗义直言蹙额(chù)风华正茂(mòo)

C.蹂躏再接再励檄文(xí)百舸争流(gě)

D.垫付浪遏飞舟寥廓(kuò)乳臭未干(chòu)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ext>

①总领下划线文字的一个词是。

②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景物特征是

③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ext>

3.如何理解下片结尾:“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p>

4.请比较《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首词中景物的不同特征及形成不同特征的原因。

l课后测评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占据/倨傲咳嗽/瞌睡虫鞭笞/嗤之以鼻

B.扉页/绯红莘莘/西洋参猝然/一蹴而就

C.羁縻/糜烂咯血/卡脖子丰硕/数见不鲜

D.牛犊/渎职忏悔/颤巍巍古刹/叱咤风云

2.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比起秋天的枫林来,夏天的枫林没有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_________着的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2)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_________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们相隔的不是几小时的车程,而是一整块大陆,就像歌里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_________也隔不断彼此的思念。

A.萌动/调剂/地久天长

B.涌动/调节/地久天长

C.萌动/调节/山长水远

D.涌动/调剂/山长水远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仪器来观察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由此也改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B、新牌坊立交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交通高峰期的堵车问题。

C、由于适当的温度有助于化学反应速度,工期将选在气温较高的5、6月份。

D、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和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4.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三点修改意见。

⑴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⑵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⑶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⑷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⑸苍松翠柏环抱着它,⑹霞光丽日辉映着它,⑺青山绿水依傍着它。⑻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⑼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⑽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⑾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⑿重温先生的教诲吧!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6——7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6.用一个意思贴近的词代替“达达”,并讲明理由

7.为什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ext>

lPPT(见附件)

答案:●课堂反馈

1.A

2.①看。②山、枫林、江、舸、鹰、鱼。特征:热烈、自由、生机勃勃。③眼前景物自然引起作者的感慨:是谁创造出这一幅自由幸福的美景,也激发出青年毛泽东主宰天下、改变民族命运的豪情。或者说,正因为豪情在,眼前的寒秋之景也是如此热烈、自由,生机勃勃。3.既是回忆湘江游泳一事,也形象地表现革命活动所产生的改变时代的巨大力量,表现了青年毛泽东的自信与诗情。

4.《沁园春·长沙》中的秋景热烈自由,正是革命活动中有志青年精神面貌的写照,《沁园春·雪》中的冬景壮阔灿烂,正是艰难长征中一个领袖雄心的写照。

课后测评

1.B(Ajù/jùké/kēchī/chī;Bfēi/fēishēn/shēncù/cù;Cmí/míkǎ/qiǎshuò/shuò;Ddú/dúchàn/chànchà/zhà)

2.D

3.A

4.⑴①处改为“中山陵”⑵⑦处与⑥处对调,或⑥处与⑤处对调⑶⑩处删去”,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

5.A【解析】解答此题,要根据对仗的规律(上下联结构要对应相同,词性要大体一致,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等)进行分析。对联讲究句式相同,词性相同,意义相对或相反,上下句用字不能重复或词义不能重复。题中,B项“荷花”与“芙蕖”重复,在传统上也是“秋月”对“春风”更合意境;C项“鲲鹏”属于动物,“飞”是动词;D项“冬雪松竹”和“秋月芙蕖”不相对。

6.比如“响亮”。思妇日思夜想,街巷的每一阵马蹄声对她都是鲜明的刺激,都让她误以为游子归来,因而马蹄声应该是“响亮的”。

7.就我而言,給思妇带来了短暂的欣喜;就思妇而言,其因错觉流露的真情挚爱让人赞叹;就过客而言,那一份念念不忘的乡思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