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人心上秋的意思
问题一:离人心上秋是什么意思? 出自《唐多令》
作者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 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谩长是、系行舟。
“何处合成愁”二句:愁自何来,怎么形成的?那是离别者心上的凉秋。巧妙地利用“愁”字由“秋”和“心”合成,点出自己心中的离愁。飕飕:风雨声。年事:年华,往事。淹留:羁留在外时间很长。裙带:指欲行的友人。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语带双关,点出自己心中的离愁,实是精妙。挚友分离,恰值秋日,此情此景,即使天不落雨,芭蕉也仍然发出飕飕的秋声,令人平添许多调怅。在此秋高气爽的秋夜,月色皎洁,“天街夜色凉如水”,正适合登楼赏月。但是“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事最易勾起游子的断肠之思,所以作者说“有明月,怕登楼”。一片凄凉、萧瑟之感涌满词人那颗敏感的心……问题二: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什么意思 哪里可以合成愁字呢,不过是离别的人儿心上的秋意罢了。(注意:愁字结构)望采纳!问题三:陌上一点愁,离人心上秋是什么意思 立秋的夏天
是海浪中翻涌的红色火焰
倒影在天空中
湛蓝的波光
随风而起
温柔如雪
秋枫
我喜欢秋天的阳光,淡淡的把满地的枯草黄叶晒干、晒暖。这时候,我常常沐浴在浅黄色的阳光之中,漫步于林间小径或草地之上,静静地倾听着秋语秋韵……
初夏未远,秋已来到
▼
给人萧瑟凄冷的秋
戏剧般的在酷暑中降临
在炎热干燥的盛夏划过一丝清凉
伴着八月的黄昏
诞生在摇曳的枝丫上
瑟瑟作响
秋意浓
离人心上秋意浓
一杯酒 情绪万种
离别多
叶落的季节离别多
握住你的手 放在心头
我要你记得 无言的承诺
秋天的童话 爱情它开花 上天最大
最重要的话 你要看着她 勇敢告诉她
让我看得见 别遮住视线 美丽的脸
我伸手触摸 那一片蓝天 并不遥远
思绪在思绪之外
视线在视线之外
我在自我之外
……问题四:离人心上秋,秋心一片愁,何日方可见春风?什么意思 就要分别了,心里如同秋天般萧条悲伤,不知什么时候能够春风吹过,快乐起来问题五:“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所析何字?表达何意? 出处
宋-吴文英(惜别)
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
有明月,
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
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
漫长是,
系行舟。
这首词的主旨是写与姬的离愁与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两句用拆字法,将愁字拆为心、秋两字。前代的文学作品,往往将秋与愁联系在一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离人的心上充满了忧愁。
开头两句虽近于字谜游戏,但并无离题之嫌,反而明快自然,富于风趣,格调上近似民歌,通俗易懂。并运用衬跌手法,先将秋季的天气往好处说,秋夜天清月朗,明月之夜,最宜登楼,可是词人却怕登楼。经过这样一衬一跌,衬托出词人心上忧愁之严重。从而铺垫了下片的与姬的惜别之情。问题六:何处合成愁 离人心上秋(惜别)意思 唐多令
(宋)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
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我找到这样的评析:
本词为惜别词,是感物悲秋,怀念情侣之作。全词以明畅清新的语言抒写游子悲秋之感和深重的离情别绪,不用丽词奥典,不涂浓墨重彩,接近民歌风格。前人评其“此词疏快,却不质实”,为自然轻俊之作。
词的上片开头两句用拆字法,婉抒离别后的秋怀。最后以“怕登楼”三字透露愁意。吴词的新意在于“心上秋”三字,心灵上的悲凉与秋深之时的冷落相感应,才令人更为愁苦,这就比单纯外界自然的秋增加离愁要深入一筹。另外“心上秋”也正是一个“愁”字,这种语意学的运用也很新巧地点明了愁上加愁的蕴意。
“心上秋”前加离人二字,准郸地表现出离人的心怕到秋天,遇秋则成悉的意韵。词题看,所写的内容是与一位友人的惜别。时值清秋季节,词人愁绪满怀地与朋友作别。劈头一句便以设问的语气写道:什么情况下最使人愁呢?离别之人正逢深秋。北宋词人柳永有句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的正是这样的意思。
“纵芭蕉”以下至歇拍以天好而不忍登楼的违反常规的行为暗示内尽的愁苦。下片就转而写离愁及离愁的具体内容。开头两句承前,抒韶光空逝之慨。“燕辞旧”两句以燕可还乡而已不能,写思乡。“垂柳”三句写恋人别已而去,写情人。在异地客居,又没恋人在身旁,是又重的忧伤。全词意脉清晰,语言明快,在梦窗词中别具一格。
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