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市一医院完成国内年龄最小肝移植术后ERCP治疗

市一医院完成国内年龄最小肝移植术后ERCP治疗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中心、消化内镜中心、儿科、急诊科、麻醉科等多科通力合作,成功为一位3岁幼儿及其父亲实施亲体肝移植手术,并刷新了国内年龄最小肝移植术后ERCP治疗的记录,彰显我院学科实力及MDT精神。

“我情愿用自己的身体换峰峰的命”。2个月前,39岁的蒋先生毫不犹豫地在肝移植手术同意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他口中的峰峰是蒋先生夫妇的第三个孩子,这对夫妇命运多舛,前两个孩子均因意外早夭。

因此,当峰峰因“胆道蛔虫病”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时,他们无论如何无法承受第三次丧子之痛,来到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寻求亲体肝移植术的帮助。

医院普外科肝移植与内镜诊治团队连克难关,成功为这对父子实施了亲体肝移植,目前父子均平安。在治疗过程中为患儿所施行的ERCP(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更是成为目前国内已报道的年龄最小的肝移植术后ERCP治疗。

父亲舍肝救子

9月初的上海,夏日的时光尚未褪去。在市一医院肝移植病房内,年仅3岁的峰峰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从窗口向外望去,象征的生命的绿色依然郁郁葱葱地在树木上绽放。

对于峰峰的父亲蒋先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兆头。

他的小半边肝脏通过手术移植到了自己3岁孩子的身体里,医生说孩子的肝功能正在好转,这让他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蒋先生一家来自贵州省从江县一座地处偏远的苗族部落,他与妻子之前有过两个孩子,均因意外而早夭。峰峰是这个苗族家庭的第三个孩子,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寄托了全家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然而,峰峰却于一年前皮肤巩膜黄染,先后在两家当地医院求医后均未明显好转,被诊断为“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

如此发展下去,峰峰性命难保,这个贫苦的苗族家庭无法第三次承受失子之痛,父亲决心用自己的身体换取儿子的生命,一家人来到上海寻求亲体肝移植术的帮助。

挑战禁区,父子平安

接待蒋先生一家的市一医院普外科主任彭志海教授,在详细检查峰峰的病情后,决定为这对父子施行亲体肝移植术。

幼儿肝移植手术的复杂程度与难度都极高,这是由于小儿腹腔窄小,操作空间局促。

血管、胆管等重要结构亦细小,解剖游离十分困难困难。

而具体到峰峰而言,手术难度更是让所有人都捏一把汗——之前的肝内感染和胆道手术史导致其肝脏周围严重粘连,肝门部结构解剖极为困难;其肝动脉管径较普通幼儿偏细,而胆总管内更是含大量泥沙样胆泥,胆管清理、重建亦十分困难。

8月29日,患儿被送入手术室,彭志海教授领衔的肝移植团队凭借肝胆胰外科和肝移植手术的丰富经验,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完成手术,患儿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

国内年龄最小ERCP治疗

患儿的生命得到了保障,不过,术后的肝功能检查却显示其肝酶及胆红素呈进行性增高,床边B超也显示其肝内胆管稍有扩张,肝脏血管血供良好。

专家根据经验,考虑其为胆管吻合口狭窄。这是一种肝移植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为明确病因,需要对患儿行ERCP检查。

诊断性ERCP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金标准,治疗性ERCP亦在成人的胆胰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

不过,儿童消化道管壁较薄且管腔较小,本身操作难度就大于成人;加上专用于小儿的十二指肠镜在国内鲜有应用,成人十二指肠镜管径相对较粗(镜身直径11-12毫米),增加了操作难度,而患儿刚行肝移植术一周更是增加了操作风险。

在市一医院内镜中心宛新建主任的带领及麻醉科的鼎力协助下,整个检查过程十分顺利,胆管造影后示胆管吻合口显著狭窄,肝内胆管显著扩张,明确病因后,又在吻合口处置入8.5Fr(9cm)塑料支架以解决梗阻问题。

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患儿肝功能正日渐好转。

目前,国内能够开展小儿ERCP的医院为数不多。

此例患者年纪小,仅三岁,且刚经历肝移植手术,及治疗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彰显了南部内镜中心团队的实力,同时也说明诊断性及治疗性ERCP在儿童患者身上同样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