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的意思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的意思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是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一、出处:《论语·里仁》

二、创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创作年代:春秋

三、解析:贤:,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与......看齐。焉:于加之。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思:思考,心里想。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四、原文翻译: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五、原文: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扩展资料:

1.《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2.《论语》鉴赏: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参考资料来源: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意思是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一、出处:《论语·里仁》

二、创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创作年代:春秋

三、解析:贤:,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与......看齐。焉:于加之。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思:思考,心里想。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四、原文翻译:遇见有才能的人,要选择他的长处向他学习,遇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学会反省自己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五、原文: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扩展资料:

1.《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2.《论语》鉴赏: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① 贤: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亦即贤士;

② 齐:即相等,也可释为“看齐”

③ 省:反省,亦即比照别人不足之处,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

【翻译】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看齐,如果见到有人做不好,也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解读】

无数事实证明,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并非投机取巧,而是开明聪明之举,是走向成功的捷径。这是因为,学习借鉴必须冲破门户之见的思想樊篱和自以为是的偏狭心障,对别人的成功的经验采取明智的选择,巧妙地“拿来”,取长补短,为我所用,进而使自己的胸襟更加宽阔,眼界更加开阔,思路更加宽广。学习借鉴的聪明之处还在于,只有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才能使自己在探索的实践中少走弯路,少受挫折,进而提高成功的概率,加快进步的步伐,缩短与先进的距离。总之,创新和发展需要学习借鉴,学习借鉴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只有学习别人才能丰富自己,超越别人。

如果在学习中不动脑筋,一味机械模仿,就只会使自己永远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永远落后于时代的潮流。因此,见贤思齐,决不能满足于学到了多少经验和高招,而应该学根本、学实质,在做好自身的“下篇文章”上下功夫;决不能满足于学习个别的零散的大成果,而要在系统性、规范性上力求新的突破;决不能满足于学习一些具体的经验做法,而要深化认识、把握规律,寻求新的突破。日本已故的经营大师松下幸之助曾说:“心灵所见,一切事物均为吾师。”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物蕴含着真理的启示,只是因为稍纵即逝,人们很容易就忽略掉了。举例来说,当初牛顿因为从在苹果树下,被掉落的苹果打到头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也有许多人被掉落的东西砸过,为什么却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呢?因为惟有牛顿将“被苹果砸到”这件事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来思考,所以他发现了别人都不知道的真理。

“见贤思齐”为我们明确地指出了每天进步的度量。“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为自己时时敲响了警钟。这句话不但给人以催人上进的鞭策,也显示了与强者看齐的不服精神与无畏斗志,同时也教人处世做人要低调,时时小心,勿多话语,勿擅行动。其实,这正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处世以柔,柔中见刚,不卑不亢,自强不息,真君子也!

正是在这种传统精神的感召下,使无数古圣先贤几十年如一日,一生苦修行,懿行千古流。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赋予其以新的时代内涵,这就是要保持自谦的精神、自信的状态、自律的意识和自责的勇气,以无私坦荡的胸襟、虚怀若谷的品格,尊荣弃耻 ,学习借鉴,持之以恒,开拓创新。

孔子说:“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应该是这个意思。

孔子说:“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应该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