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中秋节儿童画画大全欣赏

中秋节儿童画画大全欣赏

中秋节一开始其实和月亮、嫦娥、月兔都没有关系,是“秋天的中间”的意思。中秋节代表各类谷物、瓜果、蔬菜争相成熟,人们会在这个日子庆祝丰收或者祭月、拜月。

农历是中国历史上长期使用的一种历法,其划分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工作。中秋节一开始其实和月亮、嫦娥、月兔都没有关系,是“秋天的中间”的意思——农历八月是秋季中间的月份,十五日是八月中间的日子。中秋节代表各类谷物、瓜果、蔬菜争相成熟,人们会在这个日子庆祝丰收或者祭月、拜月。在《礼记》上也有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即祭月、拜月,天子也会在中秋拜月,祈愿丰收。到唐、宋时期,中秋节已经不仅仅是拜月的日子,而发展出了各类文化习俗。《梦梁录》记载:“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 唐、宋年间的文人墨客常以中秋为题吟诗作对,留下无数绝美诗句,如杜甫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刘禹锡的“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白居易的“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如今,中秋节已经演化为象征合家团圆的节日。每逢中秋,人们都会举家出游,赏圆月、吃月饼、猜灯谜、饮桂花酒……中秋节的历史悠久,不仅成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也影响了亚洲其他国家。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都有过中秋的习俗,虽然各有不同,但都有吃月饼的习惯。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拜月

民间拜月,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