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这首诗写尽天下父母的心酸:“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上句是啥?

这首诗写尽天下父母的心酸:“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上句是啥?

导读:慈禧母亲七十大寿的时候,慈禧没有时间去参加母亲的大寿,就让侍臣给母亲送了很多的东西,同时,亲笔写了一幅书法,裱好后送去了。那是慈禧写给母亲的一首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在有许多人都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却不知道它的出处,实际上这句话出自慈禧的诗句.”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

译文:

子女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有时甚至误会父母的苦心。

而父母仍然义无反顾的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

慈禧太后是一个凶狠残暴、顽固守旧、丧权辱国、阴险狡诈、玩弄权术的民族罪人,被永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也有人在分析史料之后认为,慈禧自有一套安邦之术,开展了部分改革,延长了大清的国祚。

暂且抛开治国理政的是是非非,看看在家庭生活中,慈禧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慈禧的后人叶赫那拉·根正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讲过一件小事,颇能体现这个政治强人柔软的一面。光绪二年(1876年),慈禧母亲过七十大寿,按照常理,慈禧应该是必到的。 

但那天正赶上有国外使节到宫里拜会,实在是离不开,于是慈禧就筹备了一些过寿的礼品,并亲笔写了一幅书法,裱好后送去了。这副书法一直保存了几代人,最后毁于文革。

慈禧写了一个大“寿”字,还在“寿”字的下方,用满、汉双语写了四句诗。诗的内容是: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融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首诗写下来,真是不讲究,但是最后一句话,成了经典了!我们现在使用它,何其频繁、何其日常,不过已很少有人知道它出自慈禧的手笔。

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触动了无数人深藏心底的感受,所以跨越了一百多年的时空,我们仍然觉得它所表达的意蕴恰如其分,仍然能够接受它。 

炳哥认为,这七个字,不是源于慈禧的诗才,而是她的肺腑之言。凭此贡献,慈禧母仪天下的职分就算尽到了。

这一年的慈禧四十一岁,自己也养育过孩子,对为人父母之含辛茹苦应该感同身受。她在用诗句向老母亲表达敬意的同时,可能也传递着自己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失去儿子的母亲的心酸。

撇开大的是非,慈禧不失两大特色:一是才情,诗书画皆能,书画有一定的功力,耳熟能详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即出自慈禧为其母的祝寿诗;二是歹毒,对政敌自不必说,即便对侄子光绪帝的嫔妃也痛下杀手。

其实,无论是才情还是歹毒,对慈禧来说都有放大的一面:慈禧的书画,有不少为缪嘉蕙、屈兆麟代笔;珍妃被慈禧处死,实则咎由自取。

慈禧与珍妃之间的矛盾

慈禧为同治帝生母,同治帝逝后无子,选择了慈禧的侄子,同时也是其亲妹的儿子载湉继位,是为光绪帝。真正隆重举行“大婚”之典的,清代帝王中只有顺治、康熙、同治、光绪四个,可见慈禧对光绪帝的器重。 

光绪帝有三位后妃:隆裕皇后是慈禧弟弟的女儿,“姐妹花”瑾妃、珍妃是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都是慈禧选定的,原无亲疏之分。隆裕皇后与珍妃交恶,很好理解。

进一步论就原由,隆裕皇后与慈禧有亲缘关系,慈禧与光绪帝也有亲缘关系,认为慈禧因为隆裕皇后而恶光绪帝与珍妃,很难解释,何况慈禧是个“政治家”,“婆婆”计较“儿媳”之间的问题就太简单了。

慈禧给予珍妃的警告

珍妃让慈禧生厌,首先在其个性。珍妃与其姐瑾妃,自幼随伯父长善在广州长大。长善为两位侄女选的老师,就是后来的榜眼文廷式,也是后来“帝党”的重要人物。珍妃早年的生活环境,相对开放,不是隆裕皇后的传统型。同时,珍妃性格外向,几乎清朝后妃年俸分为九等,除皇太后特殊外,待遇都比较低:皇后银1000两,皇贵妃银800两,贵妃银600两,妃银300两,嫔银200两,贵人银100两,常在银50两,答应银30两。珍妃年俸最高时,亦不过300两银子。花钱大方,收入不足,珍妃便卖官。

珍妃卖官

胡思敬《国闻备乘》记载:“鲁伯阳进四万金于珍妃,珍妃言于德宗,遂简放上海道。江督刘坤一知其事,伯阳莅任不一月,即劾罢之。”珍妃卖官给鲁伯阳,挣了一笔大钱,对方出了问题,自己也被人赃俱获。 

光绪二十年(1894年),珍妃又将四川盐法道的官帽卖给卖给了玉铭。光绪帝召见玉铭时,发现这个人居然是个文盲!珍妃卖官,涉及其堂兄志琮,以及宫中太监多人,这种内外勾结,都是历朝历代的大忌。珍妃做事,实在太离谱。较之于生活上的违反礼制,珍妃显然是在干政了。这个时候,慈禧如果将珍妃杀了,完全是在执行祖宗之法。但是,慈禧震怒之余,是将太监高万枝处死,太监永禄、宣五、王长泰、聂德平等数十人毙杖或充军,有关宫女驱逐出宫。对珍妃“褫衣廷杖”,降为贵人,等于是“行政降级”处理,有大事化小的一面,但让珍妃就此感激慈禧,那是不太可能的。

紧张的婆媳关系

慈禧与珍妃之间这种紧张的“婆媳关系”,显然来自珍妃严重违反礼制与祖宗之法。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所谓“帝党”“后党”之间的政治斗争。而“帝党”中的骨干成员,文廷式是珍妃的老师,志琮是珍妃的堂兄,关系错综复杂。慈禧与珍妃之间由“婆媳”演变为政敌,珍妃之死便在情理之中。 

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紫禁城,珍妃死亡。末代皇帝溥仪之父载沣认为,珍妃是为避免受辱而主动跳井殉节,《清史稿》采有了这种说法。但诸多回忆录性质的文字,认为是慈禧下令将珍妃处死。

慈禧与珍妃间的恩怨,就此结束。在清宫戏中,常见的艺术场面,都是极力渲染珍妃的“美”,慈禧的“恶”,而观众宁肯娱乐也不肯思索。可见,一个恶贯满盈的人,要找回自己的公信力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