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 2017 年了,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自己的家庭影院。专门跑到影院看电影的人可能是为了陪女朋友看小鲜肉,那没有女朋友的你呢?
很简单,为了最棒的影音体验。众(mo)所(ming)周(qi)知(miao),我国每年只引进 34 部国外电影,其中好莱坞视效大片占绝对主流,这些影片只有在电影院才能看得过瘾。这样算下来,每个月都至少要去一趟电影院。现在北京靠谱的电影院一张票怎么也得六七十,赶上《速激 8》这种强势热片动辄两三张毛爷爷,一年到头一部红米手机的钱就这么扔给电影院了。但其实电影院里的影厅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不挑个牛逼的怎对得起日渐消瘦的钱包。
现在随便打开一个购票 app,在影院的选择里都能看到特效厅的数量和品种多得吓人。你肯定听说过名声最响亮的 IMAX,但是其他的这些都是什么意思?该如何选择?
某两个购票 app “特色厅”选项
我们要选择是拥有特色技术的影厅,所以“情侣座”、“可停车”和“Wi-Fi”直接无视。剩下的这些大体分为三类:真正值得看的、可看可不看的 和 坚决不能看的。
真正值得看的其实只有“IMAX”和“杜比影院”。“IMAX”有若干变种,常见的是“数字 IMAX”和“激光 IMAX”,后者的画面亮度、对比度、色彩空间和音响效果全面超越前者。“杜比影院”是电影院内的一个影厅,而非电影院本身。目前国内激光 IMAX 和杜比影院的数量很少,因此很多购票 app 不会单独将其列出。如果很不幸你所在的城市这三种影厅都没有,那么往下看。
可看可不看的包括“RealD 厅”、“杜比全景声厅”、“DTS:X 厅”和“Auro 11.1 厅”等,它们往往在某一方面比普通影厅更好,但是不能带来整体观感上质的提升。其他的如“巨幕”和“中国巨幕”属于定义模糊,“60 帧”片源太少,“4K”可有可无(除非你长着镭射眼=_=),对于影厅选择完全没有帮助。至于所谓“巴可厅”这种把投影仪品牌拿出来说事的就是耍流氓了。
坚决不能看的包括“4D”、“4DX”、“6D”、“7D”、“9D”、“VR”这种脸上喷水、眼睛里吹风、座位震动、屏幕前喷干冰的垃圾,“走过路过请一定错过”。
排除掉明显扯淡的影厅之后,接下来就要具体电影具体分析了。
你可能不信,但是电影的海报就可以作为影厅选择的参考。举例:
正在热映的《银河护卫队 2》电影海报
你需要注意的是最下方的一行字:“2D/3D/IMAX 3D/中国巨幕 3D”(在《谍影重重 5》事件之后,IMAX 2D 场次一般会特别说明,所以没写的就是没有),意味着:
1. 它排了 2D 版场次
2. 它排了 3D 版场次
3. 它在 IMAX 厅上映
但是只上映 3D 版,意味着要戴立体眼镜
4. 它在中国巨幕厅上映
但是也只有 3D 版,意味着要戴立体眼镜
只要海报上有 IMAX 字样,就意味着这部电影:要么真正用到了 IMAX 摄影机拍摄,要么经过了 IMAX DMR(数字媒体转制)处理,它在 IMAX 厅的体验就优于绝大多数影厅。IMAX 的画面和音响效果稳居第一梯队,并且 IMAX 厅只会上映 IMAX 格式的电影,没有“假 IMAX”一说。综合考虑 IMAX 是最稳妥的选择,可谓“金字招牌”。
IMAX 影厅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屏幕大”,但这里的大不只是指“面积大”,而是从比例上看,高度更高,因此画面内容更多。
上面这张图(点击放大)模拟了同一个电影在不同影厅里的表现,下面的数字是画面的长宽比,也称为“画幅”。激光 IMAX 厅的屏幕最大,数字 IMAX 上下有裁切,但是也比普通影院大很多。最右边的坑爹影院就是想要大画幅但是又拿不到原始数据,只能把普通影院的画面左右裁切再放大,把蝙蝠衣都切掉了,造成“Triple Kill”。据我所知“中国巨幕”是干过这种事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 IMAX 电影都会有特殊画幅,但是特殊画幅只能在 IMAX 厅看到。有一些电影只有几个片段会用 IMAX 特殊画幅,而其他部分还是普通 2.35:1 画幅,上下有黑边。那要如何判断某一个电影是什么画幅呢?这就需要去 IMDb (网页版和 iOS app)和或眼专业版 app 中,找到这个电影的“技术参数”,如下图:
IMDb《变形金刚 5:最后的骑士》技术规格
以即将上映的《变形金刚 5》为例,其 IMDb 技术规格的“纵横比”中可以分别提取出以下信息:
在 IMAX 厅中,部分场景会以 1.90:1 画幅展现;
在 IMAX 厅中,部分场景会以 2.00:1 画幅展现;
在其他所有影厅中,全片会以 2.35:1 画幅展现
如果你想看的电影有 IMAX 特殊画幅,那就一定要去 IMAX 厅,不用考虑其他影厅了。
且不提 3D 能不能提升影片的沉浸感,至少目前为止,3D 电影还是得戴着立体眼镜看。立体眼镜分很多种,有的能忍,有的真的不能忍。主流的 3D 眼镜分四种:线偏振、RealD 3D 眼镜、主动快门式和杜比 3D。
线偏振是指偏振光的方向是“一行一行的”,左右眼镜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分别会过滤另一只眼的偏振图像,数字 IMAX 厅便使用这种眼镜。外观上很容易判断:镜片为灰色,镜片薄,眼镜重量轻。它造价低廉,亮度损失较小(但也至少会损失一半以上),可以做成夹式镜片夹在自己的眼镜上。但是不是所有的影院都提供夹式镜片,好在淘宝上买一副也不贵。如图:
夹片式偏振光眼镜
RealD 3D 眼镜应用最广泛,也是偏振光的原理,但是偏振方向是“一圈一圈的”,即“径向偏振”,左右眼镜片的偏振方向一个顺时针一个逆时针,分别会过滤另一只眼的偏振图像。这种眼镜同样造价低廉,亮度损失和线偏振相当,可以做成夹式镜片。和线偏振一样镜片为灰色,薄且轻。
主动快门式眼镜内置电池,使用时左右镜片会交替阻挡光线。当眼镜的交替速度和投影仪交替投射左右眼图像的速度同步时,便能看到 3D 图像。由于投影仪在每一瞬间只需要投射一只眼的图像,用一个投影仪就可以投射 3D 内容,也不需要为投影仪加装滤光片,因此一些老影院改造 3D 时会用这种眼镜。这种眼镜又大又重,严重削减亮度(75%以上),还不能做成夹式镜片,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NVIDIA 3D Vision 眼镜便是主动快门式。
杜比 3D 眼镜的本质和红蓝 3D 一样是分色,只不过精度和色域要高得多。左右眼图像分别使用不同波长的红色、绿色和蓝色来组成颜色相同的图像,眼镜上的二向色滤光片只接受这只眼所对应波长的红绿蓝三基色,从而过滤掉另一只眼的图像。这样一来虽然两眼的色域会有轻微的偏差,但是其重合部分也可以称得上是“全彩”。杜比 3D 眼镜的造价非常高,镜片更厚,亮度损失一半左右,并且由于是专利技术,淘宝上买不到第三方镜片,杜比也不制造夹式镜片。杜比 3D 眼镜最大的缺点不是镜片小也不是眼镜重,而是反光很严重(下图能看的到),非常影响观感。这种眼镜在激光 IMAX 厅和杜比影院中使用。
杜比 3D 眼镜
这样总结下来,只要是 3D 电影,其亮度就最多相当于同影厅 2D 电影的一半,不同的 3D 眼镜还有各自的缺点。所以如果你很在意画质,或者你晕 3D,那么真的要慎重考虑。就我个人而言,偏振光的眼镜还算能忍,主动快门和杜比 3D 眼镜就真的不能忍。刚才提到激光 IMAX 厅和杜比影院都用到杜比 3D 眼镜,因此遇到 3D 电影我都不会选择这两种影厅。这个时候使用线偏振的数字 IMAX 就是个很棒的选择。
这里多说一句关于“伪 3D”的讨论:一般来说,把没有用 3D 摄影机拍摄,而是通过后期处理将 2D 画面转换成 3D 画面的电影,称为“伪 3D”电影。由于是后期转制——取决于转制的质量——相比直接拍摄会缺少一部分立体信息,某些影片的立体效果就很差。比如《哈利波特 6》的 3D 版本就像是几层纸片拼接起来的,人物都没有“体积”;《谍影重重 5》干脆因为 3D 重影严重被戏称为《重影叠叠 5》,最终逼得片方道歉、加映 2D 场次。但是“伪 3D”并不绝对意味着“烂 3D”,《美国队长 3》完全没有用到 3D 摄影机,立体效果却非常出色。片方将明明不是 3D 的电影或者没必要做成 3D 的电影,仍然后期转制 3D,唯一的目的就是涨票价,这是极端无耻的行为。
上文看起来是在吹捧 IMAX,但其实它的对手——杜比影院也不容小觑。其核心技术,杜比视界(Dolby Vision)和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给予其比肩 IMAX 的实力。
画面方面,虽然杜比并没有像 IMAX 一样研发专用摄影机,但是“杜比视界”技术可以用来充分发挥现有摄影机的性能。现在的高端摄影机可以拍到远超过普通影院和消费级显示器能显示的色彩范围,因此这些信息在最终展示到消费者眼中时,其实是大打折扣的。“杜比视界”不但提供了保存这些信息的格式,还能通过杜比影院中的双激光 4K 投影仪来显示这些色彩。对于优化得当的影片,杜比影院在画面亮度上超过数字 IMAX,直逼激光 IMAX;在对比度上超过激光 IMAX 数倍,高达百万比一。在屏幕尺寸上杜比影院要求没那么严格,但是大体上面积基本和数字 IMAX 相当。唯二的缺点是杜比影院没有特殊画幅,并且使用了反光严重的杜比 3D 眼镜。
音响方面是杜比一直以来的长项,杜比全景声则是影院音响的一次革命性进步。传统影院在设计之初便固定下来声道的数量,以 IMAX 为例,数字 IMAX 厅有 6 声道、激光 IMAX 厅有 12 声道。电影的混音师也一般按照特定的声道数来进行混音,这样的弊端在于一旦影厅升级、扬声器的数量和排布有变动,那么旧的音频格式就不能适应新的硬件。杜比全景声以“对象+位置”的方式储存声音。
举一个不太严谨的例子,传统“基于声道”的音轨这样描述声音:“中置声道的直升机声音越来越小,后置环绕声道的直升机声音越来越大”;而杜比全景声这样描述:“正前方一辆直升机飞到正后方上空”。在实际播放时,影院中的杜比全景声处理器会实时将声音渲染到对应的扬声器上,这样就摆脱了固定的扬声器数量和分布方式,使得杜比影院可以安装惊人的 64 声道扬声器,同时渲染高达 128 个对象,让声音的方位和移动变得前所未有得精确,并可以让声音从头顶上方传来。通过这种“人多力量大”的方式,杜比影院的全景声音响可以在功率上媲美 IMAX 影厅,定位的精度上直接就是秒杀。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中场演出场景的声音完美地还原了现场的感觉;《星际迷航3》的结尾大战场景中,飞船的声音定位非常精确。
但是杜比影院的问题在于它不像 IMAX 那么较真,因此在杜比影院上映的电影可能并没有用到所有的杜比技术,这就需要买票之前去查一下这个电影有没有为杜比影院做专版。这个信息在影片海报上是不会展示的,但是可以在杜比官网(英文)或者维基百科(英文)查到。如果你想看的电影为杜比影院做了专版(同时使用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并且放映的是 2D 场次,那么它也是一个很棒的选择。相较于 IMAX,阻止你选择杜比影院的两个原因就只有特殊画幅和 3D 眼镜了。
好奇的话,杜比影院、激光 IMAX 和数字 IMAX 参数如下:
遵循上文的思路,针对即将上映的《加勒比海盗 5:死无对证》,这样选择影厅:
排除明显扯淡的选项,剩下 IMAX、杜比影院和可看可不看的;
看海报,写着 IMAX 3D,排除可看可不看的,剩下 IMAX 和杜比影院;
看画幅,全片只有 2.35:1 普通画幅,没有 IMAX 特殊画幅,选项不变;
看 3D,该片在 IMAX 厅只播放 3D 版,而杜比影院只有排片信息出来后才能确定,所以排除激光 IMAX(眼镜烂),剩下杜比影院和数字 IMAX;
看杜比,该片同时采用“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所以是否筛掉杜比影院就取决于第四点了。
再举个例子,针对即将上映《神偷奶爸 3》,这样选择影厅:
排除明显扯淡的选项,剩下 IMAX 、杜比影院和可看可不看的;
看海报,没有 IMAX 字样,意味着不在 IMAX 厅排片,剩下杜比影院和可看可不看的;
看画幅,全片只有 2.35:1 普通画幅,没有特殊画幅,选项不变;
看 3D,动画片绝对是 3D,排除杜比影院;
看杜比,该片只采用“杜比全景声”而没有“杜比视界”,所以可以去杜比全景声厅观看;该片也有 Auro 11.1 音轨,所以也可以去 Auro 厅看;DTS:X 同理(文章结尾处会解释 Auro 11.1 和 DTS:X)。
最后的栗子🌰,针对已经上映的《拆蛋·砖家》,这样选择影厅:
排除明显扯淡的选项,剩下 IMAX 、杜比影院和可看可不看的;
看海报,没有 IMAX 字样,意味着不在 IMAX 厅排片,排除 IMAX;查影院的排片信息,也没有排杜比影院场次,剩下可看可不看的;
看画幅,全片只有 2.35:1 普通画幅,没有特殊画幅,选项不变;
看 3D,全片 2D,选项不变;
看杜比,人家根本没列这个电影;
而且你看海报上只有“中国巨幕”和“4DX”这种明显扯淡的;
别看了。
接下来要说的这些,就是某一个方面的技术了。这些技术只能定义某些影厅的一部分技术规范,不足以作为“痛点”直接影响决策。使用这些技术的影厅也往往不敢把票价抬到 IMAX 级别。
顾名思义,对比杜比影院,全景声厅就只有全景声音响系统,而没有杜比视界。关于全景声的解释可以参考上文杜比影院的段落。所以根据上文第五步“看杜比技术”的方法,如果找到某个影片只采用杜比全景声音轨,而没有采用杜比视界技术,则可以去杜比全景声厅看。
但是经过我的多次对比,虽然都号称是杜比全景声系统,但是普通全景声厅的音响效果不如真正的杜比影院。而且全景声厅也没有很严格的要求说所有该厅上映的电影都必须要用全景声音轨,普通音轨也是兼容的。因此就需要去之前查好电影是不是真的有全景声音轨。这个信息很好查,在猫眼专业版、IMDb 的网页和 iOS 客户端、杜比的官网都可以查得到。
猫眼专业版的截图,《疯狂动物城》技术参数,“混音”中有 Dolby Atmos 即表示有杜比全景声音轨。
Auro 11.1 是巴可公司的一套音响技术,使用 11.1 声道扬声器来让声音能从上方传来。但是本质上 Auro 11.1 还是固定声道扬声器系统,而非杜比全景声那样“基于对象”的动态音响系统。影片是否使用 Auro 11.1 音轨同样可以在猫眼专业版、IMDb 的网页和 iOS 客户端查到。
DTS 一直是杜比相爱相杀的好伙伴、老对手,二人也是媒体音频标准的最直接的竞争者。DVD 时代的 DTS 音轨和蓝光初期的 DTS-HD MA 占了上风,全景声时代就被杜比抢了个先手。
DTS:X 和杜比全景声一样是“基于对象”动态渲染的,但是它还同时向下兼容了 Auro 11.1 的格式。杜比全景声包含侧面一圈环绕音响和头顶音响阵列,而 Auro 11.1 则还有一圈“高(Height)”音响分布在二者中间。DTS:X 的音响组合是杜比全景声和 Auro 11.1 的合集,因此可以保证最大的兼容性。但是目前在影院中应用远不如杜比全景摄功能广泛,采用 DTS:X 音轨的影片也不多,查询方式同上。
IMDb iOS 版的截图,《爱乐之城》的技术规格,其混音使用了 DTS:X。
中国巨幕是中影财团推出的山寨版 IMAX,其特色是大屏和低价。从技术上来说,中国巨幕和 IMAX 没有任何可比性,既没有专利拍摄技术,也没有专业转录技术,更没有专业放映技术。甚至,中国巨幕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好一点的可能会配一台巴克激光投影仪,差的为了模仿 IMAX 的 1.89:1 大画幅,干脆把画面左右裁切,强行放大,导致画面反而有损失。即,坑爹影厅(参考第三步:看影片的画幅)。
中国巨幕厅的音响配置不固定,有的影厅会配 Auro 11.1 音响,也有普通 7.1 声道的。北京华星 UME 中国巨幕厅的音响效果就不错,但是张家口中乐影城中国巨幕厅中置音响的高频单元坏了半年多都没人修,可见品控之差。相对应的 IMAX 音响每天都激光校准,知道票价差在哪里了吗?
可以这么说:如果你附近的中国巨幕厅有 Auro 11.1 那就当作 Auro 特色厅看待,忽略“巨幕”的成分就好。票价超过 30 就算坑,超过 40 就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