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里有句非常著名的话叫做“上工治未病”,并进一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讲高明的医生不是指能“治好病”,而是“使人不生病”。使人不生病,自然也就可以远离肿瘤。那应该如何做呢?
2007年10月,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在北京发布了《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的第二份专家报告,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在食物、营养、身体活动与癌症预防领域最全面、最新的研究结果,提出10条最权威的预防癌症建议:包括保持苗条、每天至少30分钟运动、少吃红肉、避免含糖饮料、多吃相对未加工的果蔬麦豆、限制饮酒、避免腌制食品、母乳喂养、拒绝烟草、不用膳食补充剂等。
其实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那就是《黄帝内经》提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围绕这个核心,人必须从起居、饮食、运动、精神等方面进行摄养,保持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保持健康,尽终天年。如在生活起居上要法天顺地,符合自然界阴阳的变化。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黄帝内经》中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均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因此,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变化,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与疾病斗争过程中,古人认识到,只有效法天地、适应自然,才能与其和谐相处,人们的生命、生活与生产才能够得到保障和持久。
在饮食上,古人的膳食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饮食有节”,二是“谨和五味”。
《黄帝内经》中提到:“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辟为痔”、“膏粱之变,乃生大丁”,指出饮食不节是导致疾病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只有这样,人体才能摄入合理的营养素,从而保证机体的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动则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养生的运动观,但运动也要中节,活了101岁的药王孙思邈在其《千金要方》中指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说明运动养生要注意掌握运动量的大小。
运动量太小则达不到锻炼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太大则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反而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情绪是人对各种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属于正常的精神生理现象。若能恰当而合理地使用感情,则有益于健康;反之,若情志波动过于持久,过于剧烈,超越了常度,则可使人气机逆乱,气血消损,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综上,按照中医理论,调整生活起居、调整饮食、调畅情志,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就有可能将疾病乃至肿瘤“拒之门外”。
概括起来,不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也就是调整生活,免受邪气,避免中“疾”;另一方面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调畅情志,恬淡虚无,避免患“病”。